演講人:胡可先 演講地點:寧波圖書館 演講時間:二〇二二年五月
宋代的著名文人往往集官僚、學者與文學家于一身,,舉其犖犖大者,,就有范仲淹、歐陽修,、宋祁,、晏殊、王安石,、蘇軾,、范成大、陸游等等,,若要在這里舉出一位最有代表性的人物,無疑要數歐陽修,。
歐陽修是北宋集政治家,、文學家與學者于一身的杰出人物。從政治上說,,北宋前期諸多重大的政治活動,,都與他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從文學上說,,他對詩文詞賦等各種體裁都具有開拓性,;從學術上說,他在經學、史學,、金石學,、目錄學等諸多方面都有卓著的貢獻。歐陽修作為北宋士大夫的代表,,他的生活是多側面的,,也是多元化的,我們本次講座的重點,,主要從政治生活,、學術生活、日常生活,、文學生活四個方面介紹歐陽修,。
胡可先 浙江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唐宋文學,。著有《新出石刻與唐代文學家族研究》《出土文獻與唐代詩學研究》《唐代重大歷史事件與文學研究》《歐陽修詞校注》等二十余種。
歐陽修的政治生活
歐陽修生活于北宋的多事之秋,,他的政治生活一直是動蕩不定的,,從入仕到退居,經歷了多次從中央到地方的遷謫,。我們今天就從科舉入手,,大致談一下歐陽修的政治生活。
1.科舉
歐陽修的科舉特點,,我們可以概括為四個字,,就是“三試得第”。第一,,鄉(xiāng)試黜落,。他第一次參考科舉考試是天圣元年(1023)參加地方鄉(xiāng)試。其中一道考題是《左氏失之誣論》,,要求考生論證《左傳》的荒誕不實之處,。歐陽修熟讀《左傳》,列舉了《左傳》鬼怪神異之說法不可信:“石言于晉,,神降于莘,。外蛇斗而內蛇傷,新鬼大而故鬼小,?!狈浅G蓄}。但歐陽修這次“鄉(xiāng)試”未中,,原因是試詩時疏忽大意,,押韻的字超出了官韻限定的范圍,;第二,禮部黜落,。天圣五年(1027)歐陽參加禮部考試,,又被黜落。但歐陽修此時的影響已經很大,,落第離京還鄉(xiāng)的時候,,很多朋友為他送行。當然,,對于歐陽修來說,,落第的心情還是憂傷的,故而在歸途經過江州時,,他作了《琵琶亭上作》深為感嘆:“九江煙水一登臨,,風月清含古恨深。濕盡青衫司馬淚,,琵琶還似雍門琴,。”以此抒寫自己的孤寂悲憤,;第三,,禮部登第。天圣八年(1030),,歐陽修又赴京參加禮部考試,,主考官是時任御史中丞的詞人晏殊??碱}是《司空掌輿地圖賦》,,按照“平土之職,圖掌輿地”依次用韻,。歐陽修寫的是四六駢文,,平穩(wěn)工整,獲得第一名,,成為天圣八年這一科的省元,。殿試考題是《藏珠于淵賦》《博愛無私詩》《儒者可與守成論》。結果歐陽修取得第十四名,?!叭嚨玫凇敝猓档梅Q道的是歐陽修主持嘉祐二年(1057)的禮部貢舉,,排抑“太學體”險怪奇澀之文,從此改變文風,。這次知貢舉,,錄取了蘇軾,、蘇轍兄弟二人,曾鞏,、曾牟,、曾布兄弟三人,成為文壇佳話,。
2.升遷
歐陽修進士及第后,,就進入了仕途,歷仕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中途曾經擔任過幾任地方官,,而最重要的地方官是鎮(zhèn)守揚州和權知開封府,。我們選取知揚州情況敘述一下:他在揚州為政寬簡,吏治井然有序,,所以離開揚州以后,,揚州人民非常懷念他,就為他建了生祠,,同時他在揚州文學影響很大,,被譽為“文章太守”。
歐陽修在揚州還有一項值得稱道的事務,,便是建了平山堂,,高據蜀岡,下臨江南數百里,,壯麗為淮南第一,。歐陽修晚年回憶時還寫了《朝中措》:“平山欄檻倚晴空。山色有無中,。手種堂前垂柳,,別來幾度春風。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此作亦成詞中經典,。
3.貶謫
歐陽修一生的政治生活,,經歷了多次貶謫,。這里我們選取兩次貶謫加以說明。一次是貶官夷陵,。據《宋史·歐陽修傳》記載,,貶謫的原因是諫官高若訥等挾私誣陷。一次是貶官滁州,。原因也是在官場受到楊日嚴的報復,。無論是在夷陵還是滁州,歐陽修都接受以前的教訓,,“不見治跡,,不求聲譽,寬簡而不擾,,故所至民便之”(《宋史·歐陽修傳》),,出言審慎,行事穩(wěn)健,。
《韓熙載夜宴圖》局部,。資料圖片
歐陽修的學術生活
在中國學術史上,歐陽修于文學,、經學,、史學、金石學,、目錄學,、譜牒學等多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政治生活之外,,他的學術生活是非常值得研究和關注的問題?,F(xiàn)就經學、史學,、金石學三個方面談談他的學術生活,。
1.經學
宋代是經學發(fā)達的時代,歐陽修置身其中,,其重要貢獻與影響力,,一直在中國經學史上占據重要地位,突出表現(xiàn)是《易》學和《詩》學,?!兑住穼W的代表作是《易童子問》,論述以《易經》為正,,而懷疑《系辭》,。《易經》是孔子作,,“其言愈簡,,其義愈深”,,而《系辭》《文言》則意思前后重出,相互抵牾,,其說自相乖戾,彼此矛盾,,故而不是孔子所作,。在《易》學史上,歐陽修是非《系辭》的第一人,,并且論述較為完備,,開了宋代疑古從疑經開始的風氣?!对姟穼W的代表作是《詩本義》十五卷,,其體例是不錄經文,皆作論體,。主要論《詩序》及毛,、鄭是非,講述詩篇大旨,。這部著作,,與以前《詩經》章句注疏之學完全不同,開宋人以己意說《詩》之端,。其后新說日出,,舊義漸微,實際上是歐陽修打開《詩經》學研究的新局面,。
2.史學
歐陽修史學方面的代表作是《新唐書》和《新五代史》,。《新唐書》是歐陽修與宋祁,、范鎮(zhèn),、呂夏卿合撰的著作,在體例上第一次寫出了《兵志》《選舉志》,,系統(tǒng)論述唐代府兵等軍事制度和科舉制度,。這是我國正史體裁史書的一大開創(chuàng),為以后《宋史》等所沿襲,。其書初成時呈宋仁宗審閱,。仁宗覺得體例與文采均不盡相同,令歐陽修刪改修飾,。歐陽修說:“宋公于我為前輩,,且人所見不同,豈可悉如已意,?”最后沒有修改,。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卷四說:“舊例修書止著高官一人名銜,,歐公曰:‘宋公于我為先輩,且于此書用力久且深,,何可沒也,。’遂于紀傳備著之,。宋公感其退遜,。”這兩件事說明歐陽修學術上的堅守和謙遜,?!缎挛宕贰肥菤W陽修所撰的一部私修正史,它有兩個明顯的特點:一是提倡“春秋筆法”,,將作者的意見貫穿于歷史的敘述當中,;二是設立類傳,如《家人傳》《死節(jié)傳》《死事傳》《唐六臣傳》《義兒傳》《伶官傳》《宦者傳》《雜傳》等名目,。每類傳目,,內寓特定涵義,用以貫徹作者的“褒貶”義例,。歐陽修是大古文家,,《新五代史》是一人所撰,故而文學才能在史學著作中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
3.金石學
《宋史·歐陽修傳》記載:“好古嗜學,,凡周、漢以降金石遺文,、斷編殘簡,,一切掇拾,研稽異同,,立說于左,,的的可表證,謂之《集古錄》,?!睔W陽修的生活一直與金石學聯(lián)系在一起,他在跋《唐孔子廟堂碑》時說:“余為童兒時,,嘗得此碑以學書,,當時刻畫完好。后二十余年復得斯本,,則殘缺如此,。因感夫物之終敝,雖金石之堅不能自久,于是始欲集錄前世之遺文而藏之,。殆今蓋十有八年,,而得千卷,可謂富哉,!”可以說歐陽修一生的生活,,是與收集金石聯(lián)系在一起的,故而《集古錄》成為金石學開山之作,。
清《晚笑堂畫傳》中的歐陽修像,。資料圖片
歐陽修的日常生活
歐陽修在《六一居士傳》中說:“六一居士初謫滁山,自號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將退休于潁水之上,,則又更號六一居士,。客有問曰:‘六一,,何謂也,?’居士曰:‘吾家藏書一萬卷,集錄三代以來金石遺文一千卷,,有琴一張,,有棋一局,而常置酒一壺,?!驮唬骸菫槲逡粻枺魏??’居士曰:‘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間,是豈不為六一乎,?’”他的政治生活是規(guī)則的,,而他的日常生活則是藝術的,也是豐富多彩的,。有關金石,、藏書,上面已經述及,,這里再講一下歐陽修的琴,、棋、酒,。
1.琴
歐陽修的《六一居士傳》稱“有琴一張”,,成為生活的重要部分。他的《三琴記》說:“吾家三琴,其一傳為張越琴,,其一傳為樓則琴,,其一傳為雷氏琴……其一金徽,其一石徽,,其一玉徽,。”三琴都是著名的古琴,?!坝葠邸缎×魉贰F缴茧y,,南北奔馳,,琴曲率皆廢忘,獨《流水》一曲,,夢寢不忘,,今老矣,猶時時能作之,。其它不過數小調弄,,足以自娛?!彼脑娮饔小督蠌椙佟贰稄椙傩зZ島體》《贈無為李道士二首》,,文有《三琴記》《試筆琴枕說》。在這些詩文當中,,后人可以看出,,琴之于歐陽修,不僅有養(yǎng)心功能,,還有養(yǎng)生功能,。
2.棋
歐陽修熱衷于棋,其《劉秀才宅對弈》詩說:“六著比犀鳴博勝,,百嬌柘矢捧壺空,。解衣對子歡何極,玉井移陰下翠桐,?!边@是歐陽修對弈的情景。歐陽修《新開棋軒呈元珍表臣》詩:“竹樹日已滋,,軒窗漸幽興,。人間與世遠,鳥語知境靜,。春光靄欲布,,山色寒尚映。獨收萬籟心,于此一枰競,?!边@是開軒下棋的環(huán)境。有關弈棋歡樂之事,,歐陽修還經?;貞洠凇都配洶衔病肪砭胖姓f:“六人皆知名士也,。時余在翰林,,以孟饗致齋《唐書》局中,六人者相與飲弈歡然,,終日而去,。蓋一時之盛集也?!边@一段是回憶擔任翰林學士時與吳奎,、劉敞等六人相與飲弈的情況,盛集弈棋,,為人生的一大樂趣。
3.酒
歐陽修與酒的關系最為密切,,他自號“醉翁”,,就是他將酒融入人生、融入生命的見證,。他在《醉翁亭記》中說:“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誰,?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太守與客來飲于此,飲少輒醉,,而年又最高,,故自號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間也,。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边@是歐陽修與酒關系的夫子自道。他的作品中到處有酒,詞作《漁家傲》:“酒闌莫遣笙歌放,。此去青春都一餉,。”《浪淘沙》:“花外倒金翹,。飲散無憀,。柔桑蔽日柳迷條。此地年時曾一醉,,還是春朝,。”酒盞,、笙歌,、青春都與酒相互連接在一起,通過酒而及時行樂,,是歐陽修人生的重要部分,。近年發(fā)現(xiàn)的歐陽修佚簡96封中,有一封說:“前日飲酒殊歡,,遂至過量,,醉中不能相別,還家遽已頹然,。小兒生六七歲者,,未識乃翁醉,皆驚呼戲笑之,。凌晨食肝生,,頗覺當年情味猶在,但老不任酒力矣,?!边@是歐陽修記述酒與日常生活的生動文字,也因為愛酒之心,,影響其性格,,鑄造成風格。因為與酒的關系,,使得他在失意貶謫的時候,,也能夠保持心理的平衡。
歐陽修的文學生活
歐陽修在詩,、文,、詞等各個方面成就都很高,在講座中我們有所側重,,這里重點講其詞,。
顧隨《駝庵詞話》卷五云:“宋代之文,、詩、詞,,皆奠自六一,,文改駢為散,詩清新,,詞開蘇,、辛……歐則奠定宋詞之基礎。蓋以文學不朽論之,,歐之作在詞,,不在詩文?!痹谠~的發(fā)展歷史上,,歐陽修堪稱一位繼往開來的領袖人物。他雖以余事作詞,,但卻取得了很高的成就,。他的詩文與其政治活動緊密相連,而詞則有所不同,,往往是個人生活與情感的流露,。
1.將寫詞作為閑暇之余的游樂活動
他最著名的組詞《采桑子》就是這樣的典型,這組詞吟詠潁州西湖,,篇首《西湖念語》交代作詞緣起:“況西湖之勝概,,擅東潁之佳名。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而清風明月,,幸屬于閑人,。并游或結于良朋,乘興有時而獨往……因翻舊闋之辭,,寫以新聲之調,。敢陳薄伎,聊佐清歡,?!边@里的“薄伎”是指寫作詞和演奏詞,“聊佐清歡”則說明了詞的演唱功用和效果,。詞所表現(xiàn)的是歐陽修官場以外的一種生活狀態(tài),。這組《采桑子》詞,并非一時所作,,但可以連綴起來,,作為聯(lián)章歌唱,,以“聊佐清歡”。如其中兩首:
天容水色西湖好,,云物俱鮮,。鷗鷺閑眠。應慣尋常聽管弦,。
風清月白偏宜夜,,一片瓊田。誰羨驂鸞,。人在舟中便是仙,。
平生為愛西湖好,來擁朱輪,。富貴浮云,。俯仰流年二十春。
歸來恰似遼東鶴,,城郭人民,。觸目皆新。誰識當年舊主人,。
前一首描寫西湖風光,,表現(xiàn)詞人游賞時心與物游的精神境界。后一首抒發(fā)二十年后重歸西湖的感受,,既有富貴如云之嘆,,又有物是人非之感,更有家國鄉(xiāng)園之思,。這些詞是歐陽修生活的表現(xiàn),,也是情感的流露,并在友朋聚會時讓歌伎們配樂歌唱,,以增添游賞的興致與歡樂的氛圍,,這是歐陽修為代表的北宋士大夫日常生活情態(tài)的一種展現(xiàn)。
詞由于演唱的因素,,宋代詞人與歌妓的關系也就非常復雜,,由詞而產生的有關歐陽修的詩酒風流之事也就常見于文獻記載。如宋錢世昭《錢氏私志》載:
歐文忠任河南推官,,親一妓,。時先文僖(錢惟演)罷政為西京留守,梅圣俞,、謝希深,、尹師魯同在幕下,惜歐有才無行,,共白于公,,屢微諷而不之恤,。一日,宴于后園,,客集而歐與妓俱不至,,移時方來,在坐相視以目,。公責妓云:“未至何也,?”妓云:“中暑往涼堂睡著,覺失金釵,,猶未見,。”公曰:“若得歐推官一詞,,當為償汝,。”歐即席云(即《臨江仙》),,坐皆稱善,。遂命妓滿酌賞歐,而令公庫償釵,,戒歐當少戢,。
這一記載說明,北宋詞產生的背景是筵席上的輕歌曼舞,。酒筵上自由放浪的氣氛下,,為了娛樂效果,宋初的文人詞往往摻雜著樽酒娛賓的成分,,并以艷詞作為重要的內容,。歐陽修在政治生活之外,醉心于這種歡暢熱鬧的娛樂,,他也毫不辜負這類信筆騁才的場合,,以致為其政敵所利用而作為政治攻擊的對象。北宋詞史上很少有文士出身的詞人像歐陽修一樣因為寫作艷詞而遭受詬病與調侃,,也很少有詞人能像歐陽修一樣擁有為數眾多且層出不窮的辯護者。
2.歐詞表現(xiàn)的真實情感
“人生自是有情癡,,此恨不關風與月”,,將別洛陽在離筵之上撰寫的這首《玉樓春》詞,正是歐陽修心聲的迸發(fā),。顧隨《駝庵詞話》稱:“‘恨’是由于‘情癡’,,于‘風月’無關,即使無風月也一樣恨,?!睔W陽修的詞,,無論是寫人,寫蟲鳥,,寫山水,,都一樣的用情,情的蘊涵,,情的流露,,是其詞的生命力所在。他沒有為作詞而作詞故弄技巧的地方,,也沒有為言情而言情無病呻吟之處,,他以風流自命,甘為“情癡”,,這是歐詞情感底蘊最為真切也是最為生動的一個側面,。且看下列詞句:
青門柳色隨人遠,望欲斷時腸已斷,。洛城春色待君來,,莫道落花飛似霰。(《玉樓春》)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熏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踏莎行》)
文章太守,揮毫萬字,,一飲千鐘,。行樂直須年少,樽前看取衰翁,。(《朝中措》)
記得金鑾同唱第,,春風上國繁華。如今薄宦老天涯,。十年歧路,,空負曲江花。(《臨江仙》)
《玉樓春》見柳色而思歸故土,,是寫鄉(xiāng)情,;《踏莎行》在春色中卻遠別佳人,是寫離情,;《朝中措》揮灑為文,,盡情飲酒,人至暮年而思及時行樂,,是寫豪情,;《臨江仙》憶及當年進士及第,,意氣風發(fā),而今天涯遠隔,,沉淪下僚,,人生慨嘆,莫過于此,,是寫愁情,。歐陽修的詞,無論何種題材,,何種格調,,無一例外地都有著“情癡”的表現(xiàn)。
3.歐詞的情感表達具有傷感加熱烈的特點
較詩而言,,詞是銳感靈心的細膩表達,,因而總體上以傷感為基調。詞人要凸顯自己的個性,,就不能僅局限于傷感方面,,而要力求在傷感的基調上呈現(xiàn)創(chuàng)新。顧隨《駝庵詞話》卷五云:“馮延巳,、大晏,、六一,三人作風極相似,,而又個性極強,,絕不相同。如大晏多蘊藉,,馮便絕無此種詞,。惟三人傷感詞相近。其實其傷感亦各不同:馮之傷感沉著(傷感易輕?。?;大晏的傷感是凄絕,如秋天紅葉,;六一的傷感是熱烈(傷感原是凄涼,,而歐是熱烈)?!边@里點出了歐陽修詞的最大特點是熱烈,,確實抓住了歐詞的精髓。傷感和熱烈本是兩個范疇的情感,,卻在歐陽修詞中得到了完美的統(tǒng)一,,這在中國詞史上是較為獨特的現(xiàn)象,。
對酒追歡莫負春,。春光歸去可饒人,。昨日紅芳今綠樹。已暮,。殘花飛絮兩紛紛,。
粉面麗姝歌窈窕。清妙,。樽前信任醉醺醺,。不是狂心貪燕樂。自覺,。年來白發(fā)滿頭新,。
——《定風波》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fā)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人生何處似樽前,。
——《浣溪沙》
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爭道誰家,。綠柳朱輪走鈿車。
游人日暮相將去,,醒醉喧嘩,。路轉堤斜。直到城頭總是花,。
——《采桑子》
前面兩首的總體基調是夠傷感的了,。《定風波》一首,,昨日紅芳今日變?yōu)榫G樹,,只有殘花飛絮伴隨著將逝的殘春,作者驚呼,,不要辜負青春,,而須對酒追歡,他一面欣賞“粉面麗姝歌窈窕”,,一面“樽前信任醉醺醺”,,無論是景物還是情感都是動態(tài)的,都是熱烈的,?!朵较场芬皇祝瑢懘鼓褐甓斡[西湖,面對美景也非常傷感,,但作者既目擊拍堤春水,,又觀賞岸上秋千,由此激發(fā)童真之趣,、行樂之思,,故而“白發(fā)戴花”“六幺催拍”、頻繁傳盞,,這樣的情懷仍然是熱烈的,。《采桑子》一首則基調與情懷都是熱烈的,,熱烈到了“滿目繁華”“醒醉喧嘩”,,即使是回來的傍晚,經過了“路轉溪斜”,,見到的仍是滿路繁花,。
歐陽修詞的好處,就在于熱烈,,傷感加熱烈,。傷感是秋天,而熱烈既不是秋天,,又不是春天,,而是夏天,但歐詞卻又能給人以春天的清新,。其主流是夏天,,而又融合了春天和秋天的情懷。故而歐詞在北宋初期詞壇最為杰出,,與晏殊相比,,晏殊僅有傷感而無熱烈,故顯得衰颯,,其于宋詞的推進,,當然不如歐陽修。
宋代士大夫生活舉例
歐陽修之外,,我們再選取晏殊和蘇軾作為實例談談他們的生活,。歐陽修的詞與晏殊并稱“晏歐”,晏殊對于歐陽修有知遇之情,,又作為官場同僚,、文壇巨擘影響著宋代政治的走向和文學的發(fā)展。蘇軾是歐陽修的弟子,,一生都在追慕歐陽修,,為人,、為學、為文都以歐陽修作為楷模,,文學上同作為“唐宋八大家”的領袖,,并稱“歐蘇”。
1.晏殊
晏殊也是宋初文人士大夫的代表,,他的生活看起來雖然沒有歐陽修豐富,但其政治生活與文學生活也呈現(xiàn)出自己的特點,。
晏殊自幼能文,,真宗景德初,他還是十三四歲的少年,,因張知白推薦,,以神童召試,賜同進士出身,。仁宗時位至宰相,,他執(zhí)政時在人才的識別與汲引上,是很值得重視的,。因此也被稱為賢相,。晏殊一生,遍歷華要,,掌管朝廷政務,、軍事、財政,、監(jiān)察等最高機關職務,,位高望隆。北宋的政治革新與文學革新,,與他有極大的關系,。主張新政的代表人物范仲淹,核心成員富弼,,以及歐陽修等人,,或為其門生,或為其愛婿,,尤其是思想政治主張上的相近,,聚合為一股進步的政治勢力。隨著晏殊的罷相,,新政也隨之消亡了,。
晏殊的政治生活是平淡的,規(guī)則的,,他的家庭生活是多樣的,、藝術的。他的許多小詞,就產生在政治生活以外酒后歌殘的環(huán)境里,,大多是流連光景,、抒寫個人情懷和表現(xiàn)游樂生活的作品,格調婉約柔媚,。他的詞,,善于捕捉瞬間情景,并且通過錘煉語言,,將情景表現(xiàn)得十分深細,。如“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樓頭殘夢五更鐘,,花外離愁三月雨”,“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都是運用清新的筆調,寫出動人的形象,。葉夢得《避署錄話》卷上說他“惟喜賓客,,未嘗日不燕飲”,而且每宴飲都有“歌樂相佐”,,就是他日常生活藝術性的記實,。而參與宴飲的文人,也常常作詞讓歌女演唱,。這與歐陽修詞產生的背景是異曲同工的,。
2.蘇軾
蘇軾在嘉祐二年(1057)歐陽修知貢舉時,中了進士第二名,。歐陽修以其才識兼茂,,薦之秘閣。軾始具草,,文義粲然,。英宗自藩邸聞其名,欲召入翰林,,知制誥,。后來得直史館。熙寧時期,,王安石推行變法,,蘇軾與王安石思想存在分歧,自覺朝廷難于立足,,遂請求外任,,擔任杭州通判,。改知密州、徐州,,又知湖州,。在湖州時無端被謗,遭逢“烏臺詩案”,,受到逮捕下獄,。出獄后以水部員外郎黃州團練副使貶謫黃州。于黃州墾荒種田,,躬耕隴畝,,自號東坡居士。元祐元年(1086),,蘇軾由起居舍人,遷中書舍人,,又遷翰林學士知制誥,。蘇軾在朝四年,主持學士院考試和進士貢舉,,選拔畢仲游,、黃庭堅、張耒,、晁補之任館職,,后又薦舉秦觀、陳師道等調京,,一時才士畢集,,相互酬唱,成為文壇盟主,,其所擢拔之人,,都斐然有聲,稱為“蘇門學士”“元祐詞人”,。此時蘇軾和舊派發(fā)生矛盾,,覺得在朝難以立足,故而求做外官,。元祐四年(1089)三月,,出知杭州。元祐六年(1091)二月,,蘇軾以翰林學士承旨召還京都,,不久被派知潁州。次年二月改知揚州,。不到半年又召回汴京,。元祐八年(1093)秋出知定州,。紹圣元年(1094)四月,章惇,、呂惠卿,、曾布、蔡京等報復元祐舊臣,,誣陷蘇軾起草制誥“譏刺先朝”,,貶知英州,又貶建昌軍司馬惠州安置,,再貶瓊州別駕昌化軍安置,。元符三年(1100),徽宗繼位,,寬赦元祐舊臣,,蘇軾始得內遷,海南父老攜酒饌送行,,“執(zhí)手涕泣而去”,。建中靖國元年(1101),北歸至常州,,于船上染病,。七月二十八日,病逝于常州孫氏宅院之中,。
蘇軾是歐陽修的門生,,他的政治生涯起伏不定,日常生活豐富多姿,,文學成就登峰造極,。他的政治起伏也造成了他思想很復雜,儒家的思想,、莊子的哲學,、佛家的解脫、陶潛的詩理,,都能有機地融合,。他的思想也影響了他的生活。他胸襟開闊,,氣量恢宏,,以順處逆,以理化情,,形成豪爽明朗的性格,、達觀快樂的人生觀和文學上豪放不羈的風格。作為北宋文人的代表,,蘇軾的散文與歐陽修并稱“歐蘇”,,詩歌與黃庭堅并稱“蘇黃”,,詞作與辛棄疾并稱“蘇辛”,書法與黃庭堅,、米芾,、蔡襄并稱“四大家”。我們閱讀他的作品,,如“人間有味是清歡”(《浣溪沙》),,“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定風波》),,“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念奴嬌》),,“老夫聊發(fā)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江城子》),,都能夠縱情放筆,,氣概豪邁,表現(xiàn)出超逸絕塵的性格和曠達樂觀的情懷,。
結語
歐陽修的生活在宋代文人士大夫中最有代表性,,他的政治生活是規(guī)則的,,他的學術生活是充實的,,他的日常生活是適性的,他的文學生活是真誠的,。他的生活從早年到晚年,,各個階段也會有所不同。他自稱“六一居士”的六一,,著重是他晚年的生活,。
我認為,宋代文人士大夫的生活大多可以從歐陽修的身上找到影子,,但較少有歐陽修這樣全面的人生,。比如晏殊是歐陽修的老師,他在政治生活和文學生活方面與歐陽修有很多一致的地方,,但沒有歐陽修那樣的起伏動蕩,。再如蘇軾是歐陽修的學生,政治生活的起伏過于歐陽修,,心理的平衡也受到歐陽修的影響,。但無論是晏殊還是蘇軾,雖然也都有學術上的貢獻,,但與歐陽修相較則有較大距離,,而另外的文人宋祁,、司馬光在學術上有較大的貢獻,但其他方面卻沒有歐陽修那么豐富,。
《光明日報》( 2022年07月17日 06版)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