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明園首次確認第五園位置

  來源:北京晨報王海亮2017-09-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圓明五園”方位圖圓明園北墻外的二河開21號院,,就是當年圓明五園之一的春熙院,。圓明園管理處/供圖圓明園首次確認第五園春熙院位置,不在北京大學校園的北部,,現(xiàn)址位于圓

圓明園首次確認第五園位置

“圓明五園”方位圖

圓明園首次確認第五園位置

圓明園北墻外的二河開21號院,,就是當年圓明五園之一的春熙院。圓明園管理處/供圖

圓明園首次確認第五園春熙院位置,,不在北京大學校園的北部,,現(xiàn)址位于圓明園北墻外的二河開地區(qū)。昨天,,北京晨報記者來到毗鄰圓明園北墻的二河開21號院,,此地在拆違之前曾是海淀區(qū)五環(huán)內的最大違建群,如今惟余拆除違建后的磚石泥瓦和一些樹木,,難以想象當年身為皇家園林的風采,。

考證 春熙院在長春園之北

圓明園管理處昨天發(fā)布消息,近日,,中國人民大學人文學院清史研究所教授何瑜對圓明園春熙院的研究取得重大成果,,首次確認第五園春熙院位于圓明園東北角、長春園的西洋樓遺址北側,,總面積約150畝,。

公眾熟知圓明園有“三園”——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但實際上,盛時的圓明園由五個園子組成,。何瑜告訴記者,,“圓明五園”中,剩余兩園是位于今清華大學的熙春園以及位于西洋樓遺址北側的春熙院,。此前,,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的位置學界沒有爭議,;熙春園經清代園林史專家考證,位置在今清華大學范圍已成定論,;只有春熙院究竟在哪里爭議較大,。

一直以來,諸多專家學者認為春熙院位于北京大學校園的北部區(qū)域,,“未名湖以北的鏡春,、朗潤,、鳴鶴三園一帶”。但也有學者根據樣式雷《圓明園以東水道圖》認為,,春熙院應在長春園的北部,。

何瑜根據史料研究,確定春熙院位于圓明園的東北角,,南面隔墻即是長春園的西洋樓,。他告訴記者,春熙院在乾隆朝以前是一座賜園,,名淑春園。之前學者認為位于北大的淑春園就是后來的春熙院,,其實這個淑春園為和孝公主下嫁時的賜園,;而長春園之北的淑春園才真正是御園春熙院的前身——兩個淑春園,園名相同,、地點不同,、景觀不同。

掌故 長春園沒有與圓明園北墻取齊

何瑜介紹,,根據清代樣式雷圖檔和專家考證,,春熙院的前身淑春園,很可能是康熙二十四子允袐的賜園,。允祕是雍正最小的弟弟,,雍正十一年(1733)分府時,允袐首次封爵位即被封為諴親王,。允袐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病故,,享年58歲。

何瑜說,,圓明園東北角與長春園北面有一大缺角,,在這一缺角內有湖泊及山形地勢,明顯透露出這里曾經也是一座園林,?!扒∈觊_始興建的長春園北部,為什么不與圓明園北墻取齊,,而是遺憾地存在一個缺角,,原因很可能是乾隆帝要照顧他的小叔叔諴親王,而沒有收回他的賜園”,。

據何瑜考證,,乾隆四十五年(1780),已收歸內務府的原賜園淑春園(位于長春園北),,設置八品苑副一人,,負責該園管理。乾隆四十七年(1782)正月,奉旨將“淑春園更名春熙院”,,至此,,春熙院形成,圓明五園成,。

嘉慶七年(1802),,嘉慶帝將春熙院賜給了四女莊敬固倫公主。道光二年(1822),,道光帝又將熙春園一分為二,,分別賜予其弟綿愷與綿忻,圓明五園縮小為圓明三園,。

興衰 盛時野鳥嬉戲遙望西山

站在現(xiàn)今圓明園北墻外的二河開21號院,,拆遷后裸露著泥土的地面用綠網苫蓋著。雖然能看到長春園的北墻,,但難以想象這里曾是當年圓明五園之一的春熙院,,那個曾擁有十余處景點的皇家園林。二河開21號院的違建面積曾達到7萬平方米,,2015年底外來人口高達1萬余人,,被稱為海淀區(qū)五環(huán)內的最大違建群,今年5月底違建全部拆除完畢,。

乾嘉之際盛時的春熙院是什么樣的,?何瑜經過考證描繪出了當年的美麗畫卷:“春熙院北鄰清河,水源豐富,,園外的河灘濕地,,常引來諸多野鴨、野鳥等覓食嬉戲,;園子西邊順著圓明園北墻,,遙望西山,一覽無遺,,美不勝收”,。乾隆帝當時曾作“披霞榭”詩一首,贊道:“澄淡映紫碧,,波谷含云綺”,。

何瑜描述,春熙院有南宮門和西宮門,,南宮門內有三孔板橋,,過橋即主殿春潤堂。春熙院內有兩灣小湖,,中有溪水相連,,湖中有島,。全園主要景點有十三四處,除春潤堂外,,還有三間樓,、點景樓、鶴來軒,、融綠堂,、凝芳軒、靜香閣,、披霞榭等,。

“春熙院最后一個納入圓明園,僅僅存在了23年(1780-1802),?!焙舞ふf。如今,,中外參觀者還可以在清華大學尋覓到當年熙春園的名勝古跡,但春熙院永遠在人們的視野中消失了,?!昂此等勘黄茐模魏芜z跡都沒有留存下來”,。

(編輯:月兒)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