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馬路中央矗立的一棟3層小樓,,過去十多年,上海市松江區(qū)滬亭北路只能在此繞道而行,,將原本寬敞的四車道縮水成兩車道,。近日,這棟被稱為“上海最牛釘子屋”的房屋終于與房屋征收服務公司簽訂動遷協(xié)議,。
14年釘子戶月中拆遷
被大家稱為“最牛釘子屋”的這棟房子,,是一座普通的3層樓房。但由于恰好處于上海松江區(qū)滬亭北路的馬路中央一直備受關注,。因滯留戶始終不同意拆遷,,多年來這棟房屋始終孤獨地矗立在馬路中間。
由于這棟房屋存在,,2010年滬亭公路改建工程只能繞道而行,,將原本設計的四車道在這里收窄為兩車道。道路的突然拐彎,,導致這里成了一個擁堵點,。從2011年開始,就有附近居民不斷反映稱,,“只要雙向都有大車經過,,這里就會被堵死,甚至有車輛差點撞上房子,,”還有一些居民在接受當?shù)孛襟w采訪時表示,,這一路段已成為交通事故高發(fā)地。
今年8月21日,,屋主徐先生終于簽約同意協(xié)議動遷,,預計9月18日前清空房屋,原本四車道的滬亭北路也有望恢復成筆直道路,。
家屬稱被工作人員感動
據屋主女婿張新國介紹,,第一次收到通知說房子要被拆遷,是2003年9月19日,,“到今年9月18日搬走,,正好14年?!蹦杲?0的張新國老人告訴北京青年報記者,,過去的14年之所以一直沒有同意拆遷,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自己家50年代的一份宅基地證明未獲得認可,,二是原來的安置計劃中拒絕給女兒單獨補償一套房子,。
據了解,張先生一家共7口人,,包括已經87歲的老丈人,、張新國夫婦、兒子一家3口和已經成家的女兒,。張新國說,兒子今年43歲,,女兒也已經39歲并有了自己的孩子,。2003年通知要拆遷時,兒女都到了適婚年齡,,因此他想為女兒爭取一套住房,,但卻未獲認可,所以拒絕簽署動遷協(xié)議,。
談到為什么這次最終同意搬遷,,張新國表示,自從2016年街道辦成立動遷辦之后,,負責人經常來家里了解情況,,久而久之他也被對方的耐心打動,“我也這么大歲數(shù)了,,等不了幾年了,,也不想再等了?!?
街道澄清未超越統(tǒng)一標準
“最牛釘子屋”同意拆遷的消息一經發(fā)出,,很快在網上引起熱議。有人提出“一定是錢談妥了,?!睂Υ耍山瓍^(qū)九里亭街道動遷辦主任陸輝告訴北青報記者,,滬亭北路“滯留戶”動遷仍然按照原來的動遷安置方案,,并沒有超越九里亭地區(qū)統(tǒng)一的安置標準。
陸輝稱,,2016年9月,,九里亭街道成立動遷辦后,對造成滬亭北路擁堵的這一滯留戶十分重視,,因此主動上門對接,。動遷辦的兩名負責同志與張先生一家共進行了八次面對面約談,十多次電話溝通。
陸輝表示,,在接觸中他發(fā)現(xiàn),,張先生一家其實還挺通情達理的。此前張先生一家以家里9口人(當時丈母娘尚在世,,外孫戶口未遷出)分屬兩個戶口本為由,,要求分配6套房子,此外還有一份50年代的宅基地要求賠償,。但根據相關規(guī)定,,安置賠償只能以90年代重新劃定的宅基地進行計算,因此沒有批準,。
據他介紹,,在最終版的動遷協(xié)議中,仍按照原來的價格進行,,不過考慮到張先生女兒的戶口從未遷出,,所以同意了補償一套住房的要求,“符合規(guī)定,,沒有超出九里亭地區(qū)統(tǒng)一的安置標準,。”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