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孩子總是偷偷拿我的手機去刷抖音、打游戲,,還天天在網絡上和陌生人聊天,,也不出門玩,這樣是正常,、健康的嗎,?”
“孩子平時總是捧著個手機,我也不知道他在做什么,,更不讓我們看他手機,。我只要一提到手機就生氣,孩子是不是網絡成癮了,?”
這些都是精神心理科醫(yī)生經常被問到的問題,。究竟如何判斷孩子是否出現網絡成癮?為什么孩子會沉迷網絡?面對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做些什么,?
現在幾乎每個孩子從小就開始接觸網絡,網課,、網絡聊天,、網絡游戲等都與孩子的生活密切相關。網絡在滿足青少年獲取信息,、休閑娛樂的需求的同時,,如果長期沉迷網絡,對別的活動缺乏興趣,,就會出現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情緒低落等情況,。兒童青少年的網絡成癮問題越來越被人們所重視,。
網絡成癮的診斷標準是什么?
網絡成癮在《國際疾病分類》(ICD-11)中的診斷標準是:
1.持續(xù)或反復的游戲行為模式,表現為失控性游戲行為,,如無法控制游戲行為的發(fā)生,、頻率、持續(xù)時間,、終止時間等,。
2.游戲行為成為生活優(yōu)先事項,即使游戲造成負面后果(如人際關系破裂,、職業(yè)或學業(yè)受影響,、健康損害等),仍然無法停止,。
3.游戲行為模式導致明顯的個人,、家庭、人際關系,、學業(yè),、職業(yè)或其他重要功能領域損傷。
在心理治療中也發(fā)現,,網絡成癮的孩子具有喜歡獨處,、敏感、偏執(zhí),、性格內向,、同伴關系不良、心理年齡不成熟等心理特點,,同時,,這也是導致網絡成為孩子精神寄托的原因之一。
網絡成癮是因為孩子貪玩、自控力差嗎,?
首先,,家長應該正確認識網絡成癮,才能理解孩子進而幫助孩子走出網絡成癮,。很多家長簡單地把網絡成癮歸因為孩子貪玩,、自控力差。事實上,,研究認為,青少年網絡成癮的重要原因是有很多內心訴求得不到滿足,,甚至得不到理解,。孩子的問題可能提示著家庭或學校系統(tǒng)的異常,改變也需要整個系統(tǒng)的共同努力,。
此外,,網絡成癮的青少年并非一無是處。家長需要全面地看待孩子,,尋找孩子的閃光點,。這不僅可以改善親子關系,也有助于兒童青少年更好地認識自己,,建立廣泛的興趣愛好,,從而改善“網癮”問題。
其次,,需要注意的是,,親子關系的質量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程度有著很大影響。有研究顯示,,父子關系的質量對青少年網絡成癮程度有著直接影響,,父親在孩子社會性發(fā)展、形成自控能力方面都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母子關系則主要是通過影響孤獨感而間接影響青少年網絡成癮程度,。
用心陪伴可以防止孩子網絡成癮嗎?
答案是肯定的,。家長每天拿出一段時間陪伴孩子,,讓孩子感受到被包容和接納,這將會降低青少年對網絡的依賴程度,??梢约s定一個特別的時間家庭成員之間交流內心的感受,把心里的不愉快拋開,。此外,,孩子們能在線下一起玩的游戲已經越來越少,因此網絡游戲逐漸進入孩子的生活。建議家長引導孩子們發(fā)展廣泛的興趣愛好,,為孩子們提供多種游戲的選擇和機會,,讓網絡不再是孩子們唯一共同的娛樂方式。家長也要關注孩子游戲的動態(tài),,并引導孩子表達自己的內心感受,。
最后,建議家長和老師需要對孩子上網進行監(jiān)督,,建立規(guī)則和邊界,。上網時間,1~2歲幼兒應盡量少接觸電子產品,;3~5歲幼童用網時間每天不應超過1小時,;6~18歲兒童每天不應超過2小時。
兒童應盡量在家中上網,,家長才能對孩子進行有效監(jiān)管,。
關于上網內容,家長在尊重孩子隱私的情況下,,要對孩子網絡使用內容進行監(jiān)管,,當發(fā)現異常使用時要注意引導。并且向孩子提供一些適合他們的網址,,培養(yǎng)合理上網習慣,。尤其對于兒童,幫助孩子在早期學會正確的網絡使用方法非常重要,。當規(guī)則建立起來之后,,家長和孩子都需要嚴格遵守和執(zhí)行,尤其家長需要以身作則,。
如果“網癮”嚴重影響了孩子的學習和生活,,導致孩子成績大幅下降、注意力渙散,、作息顛倒不規(guī)律,,或者伴有明顯的焦慮、抑郁等情緒表現,,家長需要給予密切關注,,必要時向專業(yè)人士求助。
需要提醒的是,,對孩子的陪伴需要“高質量”,,當家長用心陪伴孩子,孩子會感受得到,。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