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wǎng)北京1月20日消息(記者 牛谷月)1月20日,中國消費者協(xié)會針對春節(jié)期間的消費問題發(fā)布警示,,提醒消費者謹防低價套路,,加強防范。
中消協(xié)表示,,隨著2022年春節(jié)的日益臨近,,商場、超市,、旅行社,、電商平臺等經營者紛紛推出優(yōu)惠活動,其中,,最直觀,、最普遍的活動方式就是降價促銷,。但低價并不等于實惠,一些不法經營者可能借低價之機,,銷售假冒偽劣產品,,甚至欺騙消費者。對此,,中消協(xié)整理了近年來消費者反映比較突出的幾種“低價套路”,,希望廣大消費者加強防范,防止“中招”,。
低價“問題”食品安全風險高,、營養(yǎng)價值低
中消協(xié)曾于2018-2020年連續(xù)3年開展了農村集貿市場調查體驗活動,發(fā)現(xiàn)在售的食品中混雜著一些“山寨”食品和“三無”食品,,由于這些“問題”食品大多使用不明原料,,生產過程也不規(guī)范,食品安全難以保障,。但因價格低廉,,若消費者只關注價格就很容易“中招”。
近日,,還有媒體公開揭露了低價水餃,、低價肉丸的原料來源及“生存之道”,通過走訪多家凍品批發(fā)市場,、大型商超,,并深入食品生產一線,發(fā)現(xiàn)個別速凍食品企業(yè)為降低成本,,在銷售的豬肉水餃中添加雞肉,,肉丸產品中添加雞脖泥、雞架泥等行為,,且并未在包裝上注明,。
專家表示,使用雞脖泥,、雞架泥等骨泥代替原有肉類的行為,,本質是摻假和以次充好,會降低產品的營養(yǎng)品質和感官品質,。
中消協(xié)提示,,消費者挑選年貨美食,在考慮價格的同時,,更要重視安全和品質,。要檢查商家是否具有《食品經營許可證》和《營業(yè)執(zhí)照》等經營資質,建議到證照齊全的正規(guī)商家處購買食品,。其次,,關注食品的標簽信息,,特別是商標、名稱,、生產日期,、保質期、產品執(zhí)行標準,、食品生產許可證號,、配料表和營養(yǎng)成分表等,了解產品基本情況,,防范“山寨”食品、“三無”食品及過期食品,,降低食品安全風險,。
社區(qū)團購“薅羊毛”,小心買到假貨和劣質產品
社區(qū)團購是依托電商平臺,、社群等工具開展的消費品團購活動,。消費者可以通過拼團的形式,購買到價格較為低廉的商品,。中消協(xié)表示,,社區(qū)團購憑借“遠低于市場平均水平的價格”,成功吸引大批社區(qū)消費者紛紛“跟團”,。但在社區(qū)團購“光鮮”的背后,,也存在著諸多問題,如商品質量差,、虛假促銷,、低價傾銷、退店保證金不退還等,,其中低價低質問題最為突出,。
中消協(xié)提示,消費者在進行社區(qū)團購時,,一要認真甄別,、查看商家資質,了解商家口碑及售后服務情況,,謹慎選擇微商,、社交平臺及個人組織的微信團購群。二要仔細查看供貨渠道和供貨商資質,,收貨時要及時查驗產品品質,,如肉禽產品是否經過檢驗檢疫、農副產品是否經過檢測,、是否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是否有產品合格證等,。三要根據(jù)自身需要理性消費,不盲目囤積限期使用的商品,,抵制低價的誘惑,,避免過度囤積造成浪費。四要保留發(fā)票,、電子訂單,、支付頁面等消費憑證以及與團購平臺“團長”的聊天記錄、產品的宣傳介紹與服務承諾等信息,,當自身合法權益受到侵害時,,積極進行維權。
超低價促銷暗藏“貓膩”,,讓利為假,,盈利為真
中消協(xié)提示,一些價格明顯不合理的低價促銷看似讓利消費者,,用“免費”“0元購”“秒殺”“充多少送多少”等作為誘餌,,實則是誘導消費者“上鉤”。有的是質量特別低劣的不合格產品或是在服務質量上縮水,;有的是產品免費贈送,,但要使用該產品還需額外支付費用;有的是在消費者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辦理了貸款或者分期付款,;有的是誘導消費者充值大量的預付款,;有的是為了獲取消費者的個人信息,然后再推送各種廣告或是出售盈利,;有的是暗藏木馬程序,,消費者一旦點擊鏈接或者掃碼,將面臨較大的財產安全風險等,。
中消協(xié)提示,,消費者一要警惕商家的超低價甚至免費促銷行為,仔細辨別促銷的真?zhèn)?,特別要了解是否附帶其他條件等,。對于涉及分期付款的,要全面了解相關規(guī)則,,并衡量自身的償還能力,。二要理性充值,對于“充多少送多少”“高額返現(xiàn)”等形式誘導消費者充值的,,要結合商家的信譽度,、消費者自身經濟能力和消費需求等綜合考慮,建議不要一次性充值較大金額。三要保護好個人信息和個人財產安全,,不隨意填寫手機號,、地址等個人信息;不隨意點擊不明鏈接,、不隨意掃描二維碼,。
遠離“不合理低價游”,當心“游游游”變成“買買買”
近年來,,“不合理低價游”引發(fā)的強迫購物,、產品質量糾紛、侮辱消費者等問題時有發(fā)生,,嚴重損害消費者權益,,損害旅游景區(qū)形象,影響旅游行業(yè)的健康發(fā)展,?!安缓侠淼蛢r游”往往打著“團購價”“零團費”“免費游”“旅游補貼”等噱頭進行包裝,實際卻暗藏著損害游客利益的“陷阱”,,如在行程路線、交通工具,、餐飲住宿等方面大打折扣,,并在旅途中安排各種購物環(huán)節(jié),或是在簽訂合同時將最精彩,、需要付費的景點排除在低價團費之外變相加價,。這些行為嚴重影響消費者的出行體驗,容易產生消費糾紛,。
中消協(xié)提示,,消費者在選擇旅游產品時,應拋卻貪圖便宜的心理,,不能單純以價格為導向,,要多關注旅行社的口碑以及旅游產品的品質,同時考慮自身身體狀況和承受能力等因素,,并與旅行社簽訂旅游合同,,詳細閱讀合同條款,了解旅游行程安排及雙方的違約責任,。若發(fā)現(xiàn)旅行社的合同存在不合理之處,,一定要提前與旅行社協(xié)商解決,切不可盲目簽約,。
中消協(xié)提醒廣大消費者,,要理性看待商家的打折促銷行為,擦亮雙眼,,甄別所謂的“低價”是“真實惠”還是“設套路”,,尤其要注意防范不法商家的超低價陷阱,,精明消費,暢享實惠,。
(責任編輯: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