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單后10天內顯示“已攬件”,,15天后顯示商品“已下架”,20天后沒收到商品,,維權投訴時,,卻被品牌商家告知沒收到訂單。今年“雙11”,,沈陽的張文柏網購時遇到“李鬼”APP,,不僅被騙了購物款,還經常接到各類推銷電話,。
手機購物,、掛號看病,、處理罰單、生活繳費,、買火車票……隨著移動互聯網的發(fā)展,,APP數量越來越多、應用越來越廣,。與此同時,,一些與官方APP名稱相近、圖標頁面相似的高仿APP竊取用戶個人信息,、騙取錢財的情況也頻頻發(fā)生,。
近日,記者調查發(fā)現,,“李鬼”APP真假難辨,、禁而不止,已成為威脅“指尖安全”的一大隱患,。
以假亂真,,防不勝防
11月初,張文柏在瀏覽網頁時不小心點到廣告,,下載了“淘寶天貓優(yōu)惠券”APP,。剛開始他沒在意,但在每天三四條“9.9元包郵”“無門檻通用50元劵”“每日半價”“瘋搶排行”消息推送下,,他好奇地瀏覽起來,。
仔細對比淘寶APP,這款APP圖標紅色背景正中間寫有“天貓?zhí)詫殹弊謽?,宣傳語上寫著“一家專門提供天貓?zhí)詫殐炔績?yōu)惠券的購物APP”,,頁面設計跟淘寶幾乎一模一樣,,而且APP下載量也不小。下載頁面內網友評論“下載這么多,,就這個靠譜,,真有優(yōu)惠”“好用順暢、就是在淘寶上買東西,,值得推廣”……經過一系列細節(jié)的“比對鑒定”,,張文柏認為此款APP可信,于是下單購買產品,,最終還是中了招,。
記者梳理媒體報道發(fā)現,,類似的案例在全國多地屢見不鮮:武漢李女士下載某醫(yī)院APP,,被收服務費105元,卻沒掛上號,;石家莊劉先生下載圖標為“違”的APP交罰款,,結果被竊取個人信息;濟南韓先生下載“××銀行信用卡”APP,,不久后卻發(fā)現銀行卡被盜刷,,莫名被貸款……由于高仿APP與官方APP差別不大、真假難辨,,使得后臺程序盜刷用戶銀行卡,、泄露個人信息等問題頻發(fā)。
早在2015年,,360公司發(fā)布的《安卓手機應用盜版情況調研報告》顯示,,在抽取的10305款正版APP樣本中,平均每款正版APP就對應了92個盜版APP,。而到了2018年,,360公司發(fā)布的《2018年雙十一網購安全生態(tài)報告》顯示,1個月時間內虛假仿冒主流購物APP的數量接近4000個,,李鬼APP呈現愈演愈烈之勢,。
山寨一款APP只需2萬~5萬元
“注冊備案,、行業(yè)調研、專業(yè)策劃原型,、系統架構策劃,、UI設計、客戶端開發(fā),、上架應用,、后期維護,,提供一站式服務……”記者采訪發(fā)現,目前,,APP制作門檻并不高,,網上很多APP制作商家都能提供一站式、全套服務,。
在記者“再三要求”制作高仿APP的情況下,,一家宣傳頁面明確標注“本店不接市面上一切違法類程序軟件開發(fā)”的店鋪客服人員透露說,可以山寨,,1個月后就能上架,,價格在2萬~5萬元之間。數據由專門的服務公司提供,,甚至包括刷評論的服務,,評論價格為每條0.5元~2元。
APP做出來了怎么上線,、有沒有監(jiān)管,?“應用市場為賺服務費、追求流量和數據的光鮮,,往往疏于甄別,。”在APP技術開發(fā)行業(yè)從業(yè)4年的袁義透露,,應用市場在對上架的APP進行審核時,,機器審核只進行病毒和兼容性測試,人工審核只審名稱,、內容是否違規(guī),。而對APP名稱、圖標,、宣傳語等內容是否存在模仿,,多數應用市場審核并不嚴格。
為了整治APP亂象,,我國成立了12321網絡不良與垃圾信息舉報受理中心,,一些應用商店甚至在下載頁上設置“一鍵舉報”,可直接發(fā)送舉報到工信部12321平臺,。然而,,高仿APP常常“改頭換面”,,下架后重新上架,。袁義透露說:“下架的APP不會花大力氣整改或申訴,換圖標,、換文案,、換應用截圖,、換開發(fā)者賬號重新提交,很快就能解除下架,?!?
“處罰力度還是太小,打假的速度遠遠趕不上造假的速度,?!蹦硲檬袌龉ぷ魅藛T小安說。比如一款2013年上架的“WiFi萬能鑰匙”,,因受到市場歡迎,,冒充者多達1387款次。截至2017年3月,,WiFi萬能鑰匙聯合各大應用市場將其中1305款次山寨應用下架,。但直到今天,各類高仿“WiFi萬能鑰匙”的APP仍存在于各大應用市場,。
“只有出了事才會追究責任,,否則除了下架,,對于高仿APP的研發(fā)者,、經營者并沒有嚴厲的處罰措施?!毙“哺嬖V記者,。
“指尖安全”誰來守護?
“打擊高仿APP僅靠消費者小心是不夠的,,這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多管齊下?!边|寧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王磊說,。
“應用市場守土有責”。在沈陽大全律師事務所律師邢燕看來,,應用市場的把關至關重要,。《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網絡交易平臺提供者明知或者應知銷售者或者服務者利用其平臺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依法與該銷售者或者服務者承擔連帶責任,?!笆謾C應用市場要嚴格審核,把高仿APP攔在門外,,盡到審核,、安全保障的義務,,否則應當承擔連帶責任?!?
“加大追責處罰力度,,有利于治理亂象?!蓖趵诮ㄗh,,公安、網信,、市場監(jiān)管等職能部門強化聯合執(zhí)法,,依法嚴懲高仿APP的研發(fā)者和經營者。輕則以不正當競爭行為追究責任,,重則根據不同情形,,以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盜竊罪等追究刑事責任,。此外,,還要對整改不力的應用商店予以處罰。
邢燕則提醒消費者,,在下載時一定要選擇正規(guī)的官方軟件,,在手機應用市場等正規(guī)應用平臺下載APP,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應用供應商,、鏈接以及二維碼下載安裝軟件,。(編輯:鳴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