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汽車企業(yè)“這一波”還會持續(xù)多久?

  來源:國是直通車 中國青年網陳昊星2024-03-1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再度成為關注議題,,多位代表、委員圍繞促消費,、雙碳,、智能化、出口等關鍵詞建言獻策,。同時,,在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主要預期目標中,明

正在召開的全國兩會上,,汽車產業(yè)發(fā)展再度成為關注議題,,多位代表、委員圍繞促消費,、雙碳,、智能化、出口等關鍵詞建言獻策,。

同時,,在今年中國經濟社會發(fā)展主要預期目標中,明確強調要鞏固擴大智能網聯(lián)新能源汽車等產業(yè)領先優(yōu)勢,,提振大宗消費,。

為進一步促進新能源汽車消費,今年春節(jié)過后,,國內汽車企業(yè)積極響應,,通過降價和補貼等促銷手段,助力智能網聯(lián)新能源汽車市場份額增長,。

實探4S店,!汽車行業(yè)新情況如何?

2023年初,特斯拉國產車型最高降價4.8萬元吹響車企競爭號角,;當年3月,,湖北車市價格大戰(zhàn)陸續(xù)有40家汽車品牌跟進;8月造車新勢力和傳統(tǒng)車企也加入,;12月,,通過限時優(yōu)惠、權益加碼等又掀起了新一輪的競爭,。

2024年,,率先宣布降價的是比亞迪。隨后,,長安啟源,、哪吒汽車、上汽通用五菱等新能源品牌紛紛跟進,。

這次車企降價主要集中在新能源汽車,,降價幅度為5%至15%不等,價格下降幾千元到上萬元不等,。有網友留言稱,,比亞迪秦在兩年內,價格從14萬元下降價至7.98萬元,,差價近7萬元,。對此,國是君前往北京市某比亞迪4S店進行咨詢,,工作人員表示,,“差價近7萬元”是拿當時最高配的價格與現(xiàn)在最低配的價格進行比較,夸大了對比,,實際情況并非如此,。

但該工作人員也坦言,相較于2023年年末,,現(xiàn)在店內多款車型確實享有更大的優(yōu)惠力度,。以最受關注的比亞迪秦為例,改款前與現(xiàn)款確實有著2萬元左右差價,。

消費者喜憂參半

對消費者來說,,新車降價并不完全是個好消息。雖然在購買新車時會更便宜實惠,,但新車降價會導致二手車價格下降,尤其是高端新能源車主受沖擊最大,。

龍年春節(jié)復工首日,,一直被行業(yè)視為“豪華純電天花板”的高合汽車就被曝出停工停產的消息。此前高合汽車的產品價格遠超絕大多數(shù)自主新能源汽車品牌價格,,已推出的三款車型,,最便宜的要33.9萬元起,,最貴車型頂配售價高達80萬元。

目前,,高合汽車的二手車價急劇下跌,。北京市某二手車店的負責人張浩向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透露,他最近收購了一輛2023年12月份上牌,、原價62萬左右的高合HiPhiZ轎車,,現(xiàn)在38萬元就可以出售。短短4個月內價格縮水近四成,。

財經博主溫義飛表示,,2024年的汽車價格競爭不僅對車廠產生了影響,普通消費者手中的車輛價格也出現(xiàn)下降,。隨著車企之間競爭日益激烈,,價格不斷下探,各種車型的保值能力受到挑戰(zhàn),。許多曾經以保值為賣點的車型正陷入困境中,。

這波汽車促銷會延續(xù)多久?

多位汽車專家認為,,此次車企之間的市場價格競爭應被視為2023年“以價換量”的延續(xù),。如果將2023年的降價促銷比喻為“價格競賽”的上半場,那么2024年,,車企已踏入價格競賽下半場,。受訪專家指出,現(xiàn)在的汽車企業(yè)已經身處于緊張刺激的“決賽圈”中,,競爭異常激烈,。

與以往不同,此次價格競爭中多家車企喊出了“油比電強”“電比油低”等口號,。

比亞迪在宣布降價時,,喊出了“電比油低”的口號,將此番車企競爭推向高潮,;北京現(xiàn)代則打出“油比電強”的口號,,伊蘭特起步價定在7.58萬元;哪吒X全系最高直降2.2萬元,,新車售價9.98萬元起,,實現(xiàn)“油電同價”。

汽車博主“老郭機械局”郭毅寧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表示,,經歷過上半場的市場競爭后,,傳統(tǒng)汽車企業(yè)意識到通過造噱頭可以獲得更多的關注度和市場份額。對于車企而言,“油比電強”“電比油低”等口號實際上都是為了引起消費者的注意,。

上游的電池原材料價格也正變得更便宜,。

從2023年開始,被稱為“白色石油”的碳酸鋰價格,,從每噸60萬元的高點,,一路下跌;2024年1月初一度跌破每噸10萬元,。上海鋼聯(lián)發(fā)布數(shù)據顯示,,當前電池級碳酸鋰價格均價報11萬元左右。

在溫義飛看來,,電池成本的降低將推動中高端電動車價格進一步下降,,這意味著新能源汽車仍然存在著降價空間。這種趨勢或影響整個汽車市場的價格水平,,引發(fā)更強烈的市場變化,。

北方工業(yè)大學汽車產業(yè)創(chuàng)新研究中心研究員張翔接受中新社國是直通車采訪時認為,首先,,中國汽車行業(yè)2024年依舊面臨產能過剩等問題,,導致行業(yè)競爭激烈,降價成為許多企業(yè)的基本手段之一,。其次,,中國汽車產業(yè)要從大國走向強國,意味著必須淘汰一些小企業(yè),,提高行業(yè)集中度,。在這一過程中,降價競爭成了篩選優(yōu)勢企業(yè)和淘汰劣勢企業(yè)的手段之一,。

公開資料表示,,目前,中國汽車制造企業(yè)約為100家左右,。

張翔預計,,到2030年或2035年,中國車企可能會減少到20-30家,。隨著車企規(guī)模的擴大和競爭格局的穩(wěn)定,,這波市場競爭有望逐漸減弱甚至停止。但目前看,,2024年汽車企業(yè)之間的市場競爭或將持續(xù),。

(編輯:映雪)



2024年,汽車企業(yè)“這一波”還會持續(xù)多久,?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