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程5公里以內的通勤,,又稱“幸福通勤”,。在超大、特大城市中,,深圳的“幸福通勤”的比重為58%,,系最高水平。其次是杭州54%、鄭州51%,、天津51%,、廣州50%;北京占比最低,,僅為37%,。

你夢想的工作是什么?事少,、錢多,、離家近?對大部分打工人來說,,以上三點能滿足一點就很幸福了。尤其在一線城市里,,居住在郊區(qū)工作在市區(qū),,再尋常不過。
這兩天,,通勤話題“女生極限通勤每天來回6.5小時”登上了熱搜——上海的金女士,,每天通過“電動車—公交—地鐵—班車—步行”去上班,單程需要3小時15分鐘,。
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目前我國至少有1400萬人正忍受著“極端通勤”。上班途中耗時多少算是極端通勤,?在我國,,哪些城市的極端通勤最突出?哪些城市的上班族最愜意?各大城市有何應對之策,?極端通勤對于打工人有何影響,?上游新聞進行了梳理。
上海女士每天上班來回6.5小時
上海的金女士,,家住金山區(qū)朱涇鎮(zhèn),,在楊浦區(qū)某公司上班。
由于路程較遠,,她先要騎電動自行車到公交站,,坐一個半小時的公交后,再換乘地鐵,。到站后再坐班車到公司所在園區(qū)上班,,單程需要3小時15分鐘。為了趕上早晨9點鐘打卡,,她每天5點20分就要起床,。
電動車—公交—地鐵—班車—步行,,金女士每月交通費在800元左右。她不是沒有考慮過自駕,,但開車單程在100公里左右,早晚高峰單程也要將近2小時,,加上油費,、過路費、停車費每月花費要在5000元左右,。
她也不是沒有考慮過在公司附近租房,,“但這樣成本更高”,。由于通勤時間過長等原因,,金女士目前已從公司離職,。
此話題引起網友的熱議,。對于有沒有必要每天這么“折騰”,,大家看法不一,。有人覺得沒必要這么折騰,找工作的時候就應該考慮周全,。也有人分享了自己的通勤經歷“比慘”,,感嘆打工人就是奔波的命,。
▲90后女孩斌斌在江蘇昆山買房,,在上海工作,,坐高鐵上班,。
坐高鐵跨省上班并不鮮見
2021年,天津90后姑娘@我是韓小姨,,把自己通勤的Vlog發(fā)到網上,引起網友共鳴,。每周她要從天津乘坐高鐵到濟南上班,,全程4個多小時。為了趕車,,早上5點多就要起床,,路上很累很困,只能在地鐵和高鐵上瞇一會,。天津到濟南,,300多公里,她就這樣在雙城間奔波了七年,。
小韓說,,7年來,沒有其他突發(fā)狀況時,,每個周日下午或周一上午,,她都會從天津家里趕到濟南公司上班;周五下午或周六上午,,再趕回天津過周末,,其余時間在濟南租房。7年間,,她已經積攢了一沓車票,,有高鐵票,,也有綠皮火車票,車票中最常出現的站點是天津站,、天津南站,、濟南站、濟南西站,。
2022年8月,,一個每天坐高鐵跨省上班女孩的視頻上了熱搜。視頻中,,90后女孩斌斌在江蘇昆山買房,,在上海工作,每天上下班都需要坐高鐵轉地鐵,,從家步行6分鐘到高鐵站,,乘高鐵17分鐘,乘地鐵20分鐘,,步行8分鐘到公司,,一趟耗時50分鐘,比很多同城通勤的同事用時還短,。
“我當時買房子時就想著一定要離高鐵站近,。”每天坐高鐵通勤的費用,,一個月算下來1000元左右,。她表示,“這個錢在上海只能合租,,而且位置會比較偏,?!?
▲ 在超大、特大城市中,,深圳的“幸福通勤”的比重為58%,,系最高水平。
監(jiān)測報告稱超1400萬人承受“極端通勤”
2022年7月29日,,中國城市規(guī)劃設計研究院在北京發(fā)布《2022年度中國主要城市通勤監(jiān)測報告》(以下稱《報告》),,選取了我國44個主要城市,匯聚9000萬人的職住通勤數據,。以下是要點解讀,。
深圳“幸福通勤”比重最高
單程5公里以內的通勤,又稱“幸福通勤”,,其比重反映就近職住,、可以慢行通勤的人口占比,是城市宜居性的重要指標,。
《報告》顯示,,2021年,各城市“幸福通勤”比重全線下降,,主要城市“幸福通勤”人口比重總體平均水平為51%,,同比降低2%。其中,,超大城市48%,,同比降低1%;特大城市49%,,同比降低2%,。
在超大、特大城市中,,深圳的“幸福通勤”的比重為58%,,系最高水平。其次是杭州54%,、鄭州51%,、天津51%、廣州50%,;北京占比最低,,僅為37%。
▲北京60分鐘以上通勤比重為30%,,是全國極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
北京“極端通勤”占30%,人口也最多
單程時間60分鐘以上的通勤被稱為“極端通勤”,?!秷蟾妗凤@示,,44個國內主要城市中,超過1400萬人在承受極端通勤,,單程時間60分鐘以上通勤比重為13%,,同比增加1%。32個城市的極端通勤比重增加,。其中,超大城市平均水平19%,,同比增加2%,;特大城市14%,同比增加1%,。
從城市來看,,北京60分鐘以上通勤比重為30%,是全國極端通勤人口最多的城市,,同比增加3%,。廣州、青島,、沈陽,、天津、西安,、長春,、東莞、佛山,、濟南,、太原、南昌等城市極端通勤比重也同比增加2%,。而深圳,、南京、杭州,、鄭州,、廈門5個城市連續(xù)3年極端通勤比重減少。
超七成人通勤在45分鐘以內
44個國內主要城市中,,單程平均通勤時耗36分鐘,,同比持平。其中,,超大城市總體平均41分鐘,,同比增加1分鐘;特大城市38分鐘,、Ⅰ型大城市34分鐘,、Ⅱ型大城市33分鐘,,同比無變化。
提高45分鐘以內通勤比重,,是改善城市人居環(huán)境的重要目標,。《報告》顯示,,44個國內主要城市中,,76%的通勤者45分鐘以內可達工作場所。其中,,深圳45分鐘通勤比重77%,、杭州79%,分別是超大,、特大城市的最高水平,。
平均通勤距離體現真實的職住(居住與就業(yè))分離情況,。特大城市平均通勤距離增長最為顯著,,10個特大城市中,沈陽,、青島,、西安、南京,、鄭州等7個城市同比增加超過0.5公里,。鄭州、徐州,、烏魯木齊同比增長超過0.7公里,,是年度通勤距離增加最多的城市。
其中,,北京平均通勤距離11.3公里,,同比增加0.2公里,仍是通勤距離最長的城市,。上海,、成都、廣州平均通勤距離超過9公里,。廈門平均通勤距離7.1公里,,連續(xù)3年保持不變。
多個城市推出通勤提升專項行動
自2020年5月以來,,成都,、北京、蘇州、南寧,、長沙等城市,,陸續(xù)推出通勤提升專項行動。
2021年,,成都市委制定《成都市人民政府關于實施幸福美好生活十大工程的意見》,,提升城市通勤效率。成都市公交交管局指揮中心自2021年以來,,引導2600萬人次智慧避堵,。
2022年5月,北京發(fā)布《2022年北京市交通綜合治理行動計劃》,,明確2022年年底45分鐘以內通勤出行占比達到56%,,推出需求響應公交服務試點,開行“定制快巴”通勤班車,,圍繞服務通勤打造品質慢行交通系統(tǒng),貫徹“以人為本”和“慢行優(yōu)先,、公交優(yōu)先,、綠色優(yōu)先”理念。
2021年,,蘇州市印發(fā)《關于加快推進蘇州市軌道交通場站及周邊土地綜合開發(fā)利用的實施意見》,,明確要求實現軌道交通建設與TOD綜合開發(fā)“齊步走”,統(tǒng)籌規(guī)劃,、土地,、指標等資源,引導優(yōu)化城市空間結構布局,。
2021年南寧市《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提出以站城一體化(TOD)理念推進城市框架拉開,,推動多中心、多組團發(fā)展,。
長沙交警推出面向通勤的智能網聯精準公交,,實時傳送車輛定位、行駛速度等數據,。已開行的3條線路,,將全程公交時間由60分鐘壓縮至30分鐘,約24.7%的乘客由開車通勤轉變?yōu)槌俗腔弁ㄇ诠弧?
“極端通勤”患抑郁癥風險增加33%
研究普遍認為,,長時間通勤會降低人們的幸福感,。根據劍橋大學等機構的一項研究,單程通勤時間超30分鐘,,可對員工健康和工作效率帶來不利影響,;而單程通勤超過60分鐘,患抑郁癥的風險則會增加33%,肥胖的可能性也會提升21%,。
但也有財經專家認為,,通勤時間長對個體是壞的,對企業(yè)和城市發(fā)展不一定就是“壞”的,。比如,,會倒逼員工更加努力工作。長時間通勤還可能提高居民收入,,拉動家庭消費,。比如,過長的通勤時間會減少工作人口的閑暇,,居民將通過購買更多服務來增加閑暇,,如家政服務、餐飲服務,、衣著加工服務,。
還有觀點認為,諸如閱讀,、玩游戲,、看電影等“網絡消費”,有利于緩解通勤時間過長帶來的負面影響,,提升居民通勤的幸福感,。
相關新聞:上海跨城通勤者九成來自蘇州
近日,,由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guī)劃學院與智慧足跡數據科技聯合編制的《2022長三角城市跨城通勤年度報告》發(fā)布,。
報告顯示,在上海周邊地級市中,,蘇州與上??绯峭ㄇ诼撓底顬榫o密。蘇州是流入上??绯峭ㄇ谡叩闹饕幼〉?,占通勤者總規(guī)模的九成左右。具體到區(qū)縣,,蘇州下轄的昆山是跨城通勤者的主要居住地,,近七成的跨城通勤者居住于此。
昆山緊鄰上海,,上海地鐵11號線延伸到昆山境內,,是全國首條跨省地鐵。每天有不少跨城通勤者在昆山的花橋站上車,,乘坐地鐵前往上海,。
除蘇州以外,其他城市往返上海的跨城通勤者比例相對較低,其中居住在嘉興的人數排在第二位,。南通,、無錫、杭州,、常州等地,,也有一定數量的人群每天往返上海工作。
與粵港澳大灣區(qū)相比,,長三角地區(qū)跨城通勤人數不算高,。據廣州市規(guī)劃和自然資源局發(fā)布的《2021年廣州市交通發(fā)展年度報告》,2021年廣東9大城市間跨城通勤人口總量達到121萬人,,廣州和佛山,、深圳和東莞、珠海和中山等城市之間的跨城通勤者數量最多,。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