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南京10月13日電 (徐珊珊)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新聞發(fā)布會12日在江蘇興化市舉辦。會上公布,,東西的《回響》,、王堯的《民謠》、余華的《文城》,、路內(nèi)的《霧行者》,、遲子建的《煙火漫卷》共5部作品獲獎。
“施耐庵文學獎”全稱為“施耐庵長篇敘事文學獎”,,以《水滸傳》作者施耐庵的名字命名,,由興化市人民政府于2011年設立,興化為該獎項的永久頒獎地,。
本屆“施耐庵文學獎”于2022年5月啟動,,截至7月共征集到一百余部作品。發(fā)布會上,,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終評委員會主任,、南京大學教授丁帆公布本屆“施耐庵文學獎”獲獎名單。據(jù)了解,,“施耐庵文學獎”頒獎典禮計劃于11月在興化舉行,。
“文學評獎是激勵創(chuàng)作、推出精品的重要手段,,使更多優(yōu)秀作品和優(yōu)秀作家走進了公眾視野,。”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組委會副主任,,江蘇省作協(xié)黨組成員,、書記處書記、副主席丁捷表示,,通過一屆又一屆的傳承與堅守,,“施耐庵文學獎”會逐漸成為作家期待、讀者信賴的文化品牌,。
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組委會副主任,,興化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林峰介紹,“施耐庵文學獎”旨在鼓勵當代漢語長篇敘事藝術的深度探索與發(fā)展,,推動漢語長篇敘事的創(chuàng)新與繁榮,,進一步提升漢語長篇敘事作品的影響力,,為未來漢語言文學藝術的研究提供廣闊的可能性,。
“本屆獲獎的5部作品廣受讀者好評,它們的共性在于都具有較強文學性,,有很高的文學價值和文學魅力,。”第五屆“施耐庵文學獎”終評評委,、南京大學教授王彬彬對獲獎作品進行點評時表示,,5部作品各具獨特性,以不同方式,、獨特題材和視角,,表現(xiàn)出不同的藝術特色、藝術個性,。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