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民國最有錢奇女子,比張愛玲傳奇,、比林徽因時尚,,死后葬于魚腹

  來源:快資訊一日一度2019-02-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100多年前,中國文壇和社交圈曾流行“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的說法,。呂碧城是誰?為何被如此推崇,?

t01646956734b392d43.jpg?size=450<em></em>x446

呂碧城

匆匆說法談經(jīng)后,,我到人間只此回。

——呂碧城

100多年前,,中國文壇和社交圈曾流行“絳帷獨擁人爭羨,,到處咸推呂碧城”的說法,。

呂碧城是誰,?為何被如此推崇?

中國新聞史上第一位女編輯;

中國第一位女性撰稿人,;

中國女權(quán)運動的首倡者之一;

中國女子教育的先驅(qū),;

中國第一位動物保護主義者,;

民國第一位女性官員,;

開創(chuàng)近代教育史上女子執(zhí)掌校政先例,;

堪稱第一民國奇才女。

她還曾被贊為“近三百年來最后一位女詞人”,,居李清照之后,。

t018b7b32da9580005b.jpg?size=750<em></em>x100

清光緒九年,呂碧城出生,,開始了她的傳奇一生。

呂碧城排行老三,,她和她的兩個姐姐都以詩文聞名于世,,章士釗曾說:“淮南三呂,天下知名,?!?

《大公報》曾編輯出版了《呂氏姊妹詩詞集》,并發(fā)表評論,,稱她們是“碩果晨星”式的人物,。

在她5歲時,一次在花園中,,父親見風拂楊柳,,便隨口吟了一句上聯(lián) “春風吹楊柳”,誰知話音剛落,,年幼的碧城即脫口而出接道:“秋雨打梧桐”,令父親大為驚訝,。

7 歲能繪巨幅山水畫,。

尤擅作詞,,“每有詞作問世,,遠近爭相傳誦”,聞名鄉(xiāng)里,。

12歲時,,詩詞書畫的造詣已達到很高水準,。

t018045cdec13aed008.jpg?size=422x620

呂碧城書法

有著“才子”和“詩論大家”美譽的樊增祥,有一天讀了一首署名“呂碧城”的詞,,不禁拍案叫絕:

綠蟻浮春,,玉龍回雪,誰識隱娘微旨,?夜雨談兵,,春風說劍,沖天美人虹起,。

遼海功名,,恨不到青閨兒女,剩一腔毫興,,寫入丹青閑寄,。

當有人告訴樊增祥這是一個12歲少女的作品時,他驚訝得半天說不出話來,。

斷不敢相信“夜雨談兵,,春風說劍”,如此蕩氣回腸的詞章竟出自一個小女孩兒之手,!

也就是12歲那年,發(fā)生了改變呂碧君一生的變故,。

父親病逝,,因家無男丁,族人為霸占財產(chǎn),,幽禁了呂碧城的母親,。

小女兒呂碧城竟臨危不亂,全然不符合自己年齡的成熟果敢,,她給父親的朋友和學生寫信,,四處求援。

其中包括時任江寧布政使,、兩江總督的樊增祥,。

一時間各種壓力紛紛來到安徽的各級政府,官員們不敢怠慢,,囚禁多時的母親才得以脫險,。

呂碧城因此名震天下,卻也因此發(fā)生了影響她一生的事,。

呂碧城9歲便與同邑一汪姓鄉(xiāng)紳之子訂婚,,經(jīng)此一事“夫家”起了戒心:

她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能量,能夠“翻云覆雨”,,這樣的媳婦日后過了門恐怕難以管教,,于是落井下石,,提出退婚。

那時女子定婚身不由己,,而被退婚則當做奇恥大辱,名譽掃地,。

這件事情在幼小的碧城心里留下了刻骨銘心的痛苦記憶,,也為她后來的人生埋下伏筆。

呂家自此劫難后門柞衰微,,孤兒寡母,,只得委曲求全。

生活失去著落,,母親便帶著4個尚未成年的女兒投奔娘家,,開始她們寄人籬下的生活。

呂碧君二姐后寫詩描寫當年離家的慘狀:相攜痛哭長河濱,,朔風誰憐吹葛巾,。

母親雖深處舊時代,卻敏銳地感覺到時代變化,,決定送女兒出去接受新式教育,。

于是她讓呂碧城投奔在天津塘沽任鹽課司使的舅父嚴朗軒。

t015198c328ae637dca.jpg?size=640<em></em>x808

呂碧城

呂碧城得以接受了較好的教育,,國學根底更見深厚,,也由于父母早年開明思想的影響,以及親身經(jīng)歷的創(chuàng)痛,,更使她對于新學深有好感,。

在呂碧城和大姐、二姐先后走出家門之后,,呂家又發(fā)生了一件不幸的事,。

只剩下母親和最小的妹妹坤秀兩個人。

1902年,,親戚因為對她們長居于娘家感到不滿,,竟唆使匪徒將二人劫持,為免受辱,,母女二人毅然服下毒藥,。

在大姐的懇求下,時任江寧布政使的樊增祥星夜飛檄鄰省,,遣兵營救,。

幸虧救兵及時趕到,才將母女二人救活,。

這一連串的家庭變故不但沒有擊垮呂碧君,,反而讓她愈加勇敢堅毅,,恰如她詩里所寫:剩有幽蘭霜雪里,不因清苦減芬芳,。

t01baf342615183fb47.jpg?size=750<em></em>x100

1903年春,,維新思想狂飆猛進。

有一天,,舅舅官署的方秘書夫人要赴天津,,20歲的呂碧城有意與方太太同行到天津“探訪女學”。

舅父認為女孩家應在家中“恪守婦道”,,聽到外甥女要入新學,,嚴詞罵阻,并將其鎖在閣樓上,。

這引起了呂碧城的極大激憤,,第二天便逃出家門,孤身踏上去往天津的火車,。

可她身無分文,,就連行裝也沒來得及收拾。驚世駭俗之舉,。

天無絕人之路,,呂碧城在火車上竟遇到一位好心人:天津佛照旅館的老板娘。

當她了解到呂碧城的情況后,,便將她帶到自己的家中住了下來,。

由于呂碧城沒有經(jīng)濟來源,生活一時陷人困境,。

她給《大公報》社寫了一封信,,述說自己的經(jīng)歷和來津的種種情況尋求援助。

這封信恰巧被《大公報》總經(jīng)理兼總編輯英斂之看到了,,他同情呂碧城的遭遇,,也為她信中的文采所傾倒。

t01907fdb0cf7e72b94.jpg?size=640<em></em>x853

英斂之親往方夫人的家中探訪,,問明情由,,更是對呂碧城的膽識甚為贊賞,當即決定邀請她擔任《大公報》見習編輯,。

呂碧城因禍得福,,到天津“新學”沒有上成,卻自此成為中國新聞史上第一個女編輯,。

開始走上她獨立自主的人生之路,。

呂碧城到《大公報》僅僅數(shù)月,所發(fā)表文采斐然的詩詞就頗受前輩們的贊許,。

她又持續(xù)撰寫女子解放和宣揚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論提倡女學之宗旨》《敬告中國女同胞》《興女權(quán)貴有堅忍之志》等,。

上世紀初,絕大多數(shù)閨秀還羞怯,、封閉,、寂寞地困守繡閣深院,這個不滿21歲的奇女子,,文采斐然,,風度超群,見識新潮,。

她言語鏗鏘、鋒利,,慨然地為幾千年來居于“卑屈凌辱”地位的女子爭取平等,、自由和受教育的權(quán)利。

這些石破天驚振聾發(fā)聵之聲,,由一女子發(fā)出,,引發(fā)強烈的社會反響。

呂碧城在文筆中流露出剛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橫刀立馬的氣概,,深為時人尤其是新女性所傾慕,。

呂碧城的膽識與思想由《大公報》高調(diào)發(fā)布后,如平地一聲雷般在京津地區(qū)聲譽鵲起,,慕名來訪者絡繹不絕,。

1908年,光緒與慈禧先后亡故,,一大批人為之惶惶不安,,似乎慈禧一死,天就要塌了,,國家失去了主心骨,,不知如何是好。

素有“華北第一報”之稱的《大公報》上,,卻登出了一篇炮轟這個獨裁者的奇文《百字令》:

排云深處,,寫禪娟一幅,翠衣輕羽,,禁得興亡千古恨劍樣英英眉,。

文章痛斥慈禧,說她把大清朝的江山搞得一塌糊涂,,將邊疆的大量領(lǐng)土,,國庫中的大把銀錢送給了外國,縱到陰曹地府,,也羞愧難言,。

成為轟動一時的新聞,。

而作者就是當時只有25歲的呂碧城。

t01fdbdfc2223154f9c.jpg?size=366x240

1904年至1908年,,呂碧城任《大公報》主筆期間,,為她的興女權(quán)、倡導婦女解放等主張發(fā)表了大量詩文,。

一時間,,“坊間皆傳呂碧城”。

時人紛紛稱贊不已:

不學胭脂凝靚裝,,一枝彤管挾風霜,。

佩其才識明通,志氣英敏,。

有人以為她是當時名噪一時的“鑒湖女俠”秋瑾,,秋瑾也曾使用過“碧城”的筆名。

可當秋瑾看過呂碧城的文章后,,擊掌叫好,,“慨然取消其號”,從此再不使用這個名字,。

t0139b2ebd60d8fab40.jpg?size=750<em></em>x100

秋瑾1906年春回國策劃起義,,1907年1月去上海創(chuàng)辦了《中國女報》,呂碧城為其撰寫首期發(fā)刊詞,。

后秋瑾去浙江聯(lián)絡會黨,,準備起義之時,因消息泄露,,被清軍逮捕,。

她留下遺句“秋風秋雨愁煞人”。

1907年7月15日凌晨在紹興罹難,,僅32歲,。

這位婦女運動領(lǐng)袖遇難后,中國報館“皆失聲”,。

呂碧城用英文寫了《革命女俠秋瑾傳》,,發(fā)表在美國紐約、芝加哥等地的報紙上,。讓整個世界認識了這個中國女英烈,。

此時,無人敢為秋瑾收尸,,呂碧城強忍悲痛,,冒著殺頭的風險偷偷安葬了她。

t01620f13857b46494b.jpg?size=298x240

秋瑾畫像

作為女性思想解放的先行者,呂碧城并不只是停留在理論呼吁上,。

她認為要想實現(xiàn)女性的真正獨立,,必須“啟發(fā)民智”,極大提高女性的思想文化素質(zhì),。

因此,,興辦新式女學成為她實踐自己理想的奮斗目標。

于是,,呂碧城發(fā)表了多篇言論,,宣揚興辦女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沖擊積淀千年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陳腐觀念,。

呂碧城興辦女學的舉措適應了時代的需要,,也推動時代發(fā)展。

英斂之贊賞呂碧城:能辟新思想,,欲拯二萬萬女同胞,,出之幽閉羈絆黑暗地獄,復其完全獨立自由人格,,與男子相競爭于天演界中,。

并將她引薦給嚴復,、嚴修,、傅增湘等各界名流。

直隸總督袁世凱委任傅增湘和呂碧城籌辦女學,,當時任天津海關(guān)道的唐紹儀也答允每月?lián)芸钕嘀?

1904年11月,,北洋女子公學,(后擴建為北洋女子師范學堂)正式開學,。

北洋女子公學是我國最早建立的公立女學堂,,開辟了中國女子公立教育的新紀元。

呂碧君還強調(diào)要對學生授以工藝,、實業(yè)等內(nèi)容,,使她們既可“造成完全之人格”,也能不依賴他人獨立自主,。

辛亥革命后,,呂碧城被袁世凱聘為總統(tǒng)府秘書,從而走上了政壇,,成為民國中央政府的第一位女性官員,。

1914 年,呂碧城加入南社,,還自學了英,、法、德等語言,。

t01d40a6e209454dec8.jpg?size=640<em></em>x787

袁克文

1915 年,,袁世凱緊鑼密鼓地張羅復辟帝制,,呂碧城憤然辭官離京。

她在中南海告訴袁克文:“我要走了,,到上海去,!”

袁克文愕然,問:“為什么,?難道你不想與我在一起嗎,?”

“你的父親就要登基,不做總統(tǒng)要做皇上了,,那時你就是皇子,,我和你在一起,我是什么,?妃子嗎,?我為男女平等、男女平權(quán)奮斗了十幾年,,到頭來再做妃做妾做?。俊?

袁克文表示不會委屈她,,說他可以與發(fā)妻離婚,。呂碧城說她不愿他去傷害另一個無辜的女人。

“那叫我怎么辦,?”

“你做你的皇子,,我做我的自由人!”

就此別過,,呂碧城攜母移居上海,,此后不再涉足政界。

呂碧城離開政界后在上海經(jīng)商,,于十里洋場角逐商海,,僅短短的幾年間就暴富,身價敵過當時紐約的“第二個上帝”,。

t014497c9e649b8e4b1.jpg?size=750<em></em>x100

呂碧城在上海自建的小洋樓,,生活方式新派,旅游,、跳交誼舞,、穿西式裙裝、學習英文等等,,在民國初年引領(lǐng)風尚,。

1920 年,呂碧城出游歐美,到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攻讀文學和美術(shù),,兼上?!稌r報》特約記者,撰寫她看到的美國之種種情形,,讓中國人與她一起看世界,。

美國商界對她非常欣賞和認可,由美國商會代表給她獻上了巨束鮮花,。

她氣度雍容,,被美國上層社會認作東方公主。

一天,,被尊稱為紐約的“第二個上帝”,、連馬路上的士兵遇見都要行禮的女富豪席帕爾德夫人宴請呂碧城。

赴宴前,,有人善意提醒呂碧城要怎樣才能迎合對方,。

呂碧城說道:“你知道么,我比席帕爾德夫人還要富呢,?!?

t01905c42d1dc478cc5.jpg?size=640<em></em>x462

1920年出國留學前,呂碧君曾捐10萬巨款給紅十字會,,在海外也連續(xù)捐款,。

抗戰(zhàn)中她多次揮資賑災,也常捐款保護環(huán)境或放生,。

樊增祥贊她:“以一弱女子自立于社會,,手散千金不措意,,筆掃千人而不自矜,。”

1922年經(jīng)日本回到上海,,1925年翻譯出版《美利堅建國史綱》,。

1926 年呂碧城再度出國,只身漫游歐美各國,,長達 7 年之久,,游蹤遍及美國、瑞士,、法國,、英國、德國,、意大利等,。

其間她給京、滬的報刊撰文,以《鴻雪因緣》為題連載,,頗受歡迎,。

1929 年 5 月,國際保護動物會在維也納召開,,呂碧城作為唯一一位被邀請的中國人出席了大會,。

她用流利的英文闡述戒殺主張,發(fā)誓從此投身于護生運動,,此次演講在維也納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次日,權(quán)威報紙《達泰格報》評價道:“會中最有興味,、聳人視聽之事為中國呂女士之現(xiàn)身講臺,,其所著之中國繡服商皇矜麗,尤為群眾目光集注之點,?!?

會后,許多國家的代表競相邀請呂碧城赴本國演講,。

就在其享譽歐美之時,,呂碧城于次年在瑞士日內(nèi)瓦正式皈依佛教,成為在家居士,,法號寶蓮,,法名曼智。

此后,,其余生專意于佛教的翻譯工作和詩詞創(chuàng)作,。

在天津師從嚴復時,嚴復及好友都曾為她撮合婚事,,都被呂碧城拒絕,。

嚴復在給侄女的信里感嘆:呂碧城心高氣傲,眼中所見,,沒有一個中意者,。大有立志不嫁以終其身之意”。

呂碧城果然終身未嫁,。既今生無緣相遇,,又何必強求。不如瀟灑塵世走一遭,,歌也罷,、笑也罷,來一個痛快淋漓,。

t015ba050ca9abe14fa.jpg?size=400<em></em>x578

1923年,,呂碧城離家出走的20余年后,,魯迅曾做過一個著名的演講“娜拉出走之后”,談到娜拉出走之后會面臨的兩個結(jié)果:不是墮落,,就是回來,。

可呂碧城既沒有回去,更未墮落,,反而活成人間奇景,。

呂碧城比張愛玲林徽因等都出生的早,那時男尊女卑更嚴重,。

她一個毫無家庭背景可以依靠的女子,,竟把日子過的那般風生水起,真非尋常人可比,。

呂碧城中年后致力于宣揚食素,、保護動物、戒殺生,。

呂碧城無羈絆,、有財力,履跡處處足夠逍遙,,在國內(nèi)國外都經(jīng)常遠行,,寄情勝跡美景。

她交游廣泛,,處事決斷,,即便孤身單影,也能笑口常開,。

1943 年 1月,, 61 歲的呂碧城在香港九龍辭世,去世前將其全部財產(chǎn)布施于佛寺,。

按其遺囑:遺體火化后,,骨灰和入面粉做成小丸,拋到海中,,供魚吞食,。

真乃千古難見之奇女子,。

集才華美貌,、膽識見識、自由獨立于一身,,實是讓人嘆為觀止,!

(編輯:月兒)


她是民國最有錢奇女子,比張愛玲傳奇,、比林徽因時尚,,死后葬于魚腹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quán)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shù)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