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用18名同學身份信息 大四學生校園貸超50萬失聯(lián)

  來源:新京報2016-10-0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方飛揚(化名)失聯(lián)了。這位湖南某學院體育專業(yè)的大四學生,,從去年10月左右至今,,通過借用18位同學的個人身份信息,以“夢想基金”,、“校園貸款”等名目,,在名校貸、京東白條,、極速學貸、錢米等12家P2P貸款平臺上,,共借本金和各項費用50多萬元,。

      

       記者登錄某平臺嘗試借貸,發(fā)現(xiàn)該平臺審核過程較為簡易,。

      

        王明(化名)提供的“優(yōu)分期”借款詳情顯示,,9月份逾期待還。

     

       名校貸首頁的“新生貸款”宣傳頁,。網(wǎng)絡截圖

  方飛揚(化名)失聯(lián)了,。

  這位湖南某學院體育專業(yè)的大四學生,從去年10月左右至今,,通過借用18位同學的個人身份信息,,以“夢想基金”、“校園貸款”等名目,,在名校貸,、京東白條、極速學貸,、錢米等12家P2P貸款平臺上,,共借本金和各項費用50多萬元。

  有同學表示,,方飛揚10月初前往長沙打工,。走前,他還把借錢數(shù)目,、在哪家平臺借貸,,一一打了欠條,并寫下承諾書,,所有本金,、手續(xù)費和滯納金均由本人承擔,。

  “聽說在QQ上玩什么賭博游戲?!狈斤w揚的父親稱,,他已在學院要求下為孩子辦理休學手續(xù)。律師表示,,校園貸款亂象存在已久,,缺乏具體的監(jiān)管措施,而大學生風險防范意識和承受能力低下,,該現(xiàn)象應引起重視,。

  同學的身份信息被拿去借貸

  方飛揚同專業(yè)的同學李寬(化名)透露,方飛揚于去年11月初找自己借錢,,說要買電腦,。第一次通過“優(yōu)分期”平臺借了4000元,之后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又用相同的身份信息,,在分期樂上借了2200元。今年5月,,他再一次以自己名義,,在名校貸上借款9000元左右。

  “需要還錢的日期到了,,接到短信后,,才發(fā)現(xiàn)自己的身份信息被拿去借貸用了?!崩顚捇貞?,方飛揚開始借的錢都還了,所以不好意思不繼續(xù)借,。而自己不知情的那次,,可能是因為此前將個人信息告訴了他,對方就直接用了,。

  方飛揚的朋友王明(化名)表示,,從去年10月開始,自己陸續(xù)借給他46000多元,,涉及的借貸平臺多達12家,。

  “為方飛揚還貸款”的不止上述兩位。記者加入到被他借錢的群里時發(fā)現(xiàn),,從去年10月左右,,他借用18位同學的身份信息,登錄名校貸,、京東白條,、現(xiàn)金巴士,、極速學貸等P2P借貸平臺,借貸共計本息50余萬元,。

  其中多則八九萬,,少的也有一萬余元。有些同學表示,,大部分情況下,,確實經(jīng)過本人允許,但也有個別借貸平臺上顯示的借款信息,,是事后才知情,。

  李寬出示的賬單顯示,名校貸上的還款金額為12000元,,分24個月還清,。“其中2400元為押金費,,如果逾期還錢,,這個錢就拿不回來了”。他解釋,,平均算下來,一個月利息100多元,。之前都是方飛揚負責還錢,,9月應還618.80元,因遲交了53分鐘,,還被多扣了兩元,。

       (編輯:笑琰)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