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當心! 網(wǎng)絡兼職有陷阱 想輕松賺錢可能搭進學費
“待遇50-80元/時,,時間不限,適合全職媽媽,、學生,、上班族……”這樣的文字對許多人來說并不陌生。不論是在百度,、58同城里搜索“兼職”這一關鍵詞,,還是查看微信群和手機短信里的信息,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兼職廣告,。
不過,,這些網(wǎng)絡兼職招聘有不少都有“陷阱”,看似“錢多事少”,,但事實上經(jīng)常讓人陷入更大的坑—兼職者們可能既沒賺到錢,,又搭進去一筆相當數(shù)額的“學費”。
誘餌五花八門
28歲的童女士是山東的一位全職媽媽,。上個月,,她收到一條手機號碼為186開頭的短信:“您淘寶信譽良好,邀您加入淘寶,。只要在指定淘寶店鋪內(nèi)購物,,并給店主好評,購物款加5%的報酬就會返到您的賬戶?!睙o獨有偶,,另一位從事辦公室文秘工作的徐凡在瀏覽網(wǎng)頁時也看到過相似的一條兼職廣告:“兼職網(wǎng)絡刷單,60-100元一小時,,工資日結,,適合全職媽媽、工作時間彈性的上班族等,?!?
在網(wǎng)絡詐騙中,輕松賺錢無疑是最重要的吸睛點,。而具體的形式卻是五花八門,。
除了淘寶刷單,文秘,、淘寶客服的兼職也是經(jīng)常出現(xiàn)陷阱的網(wǎng)絡兼職之一,。比如廣東的楊小姐在網(wǎng)上看到的信息就寫到,兼職者只需繳納1999元會費,,就可以兼職,。兼職者將由導師進行培訓,最終由該網(wǎng)絡平臺安排工作,。
此外,對于許多大學生來說,,游戲掛機的兼職騙局也充滿著誘惑力,,因而頻頻有人上當受騙。前不久,,在浙江某大學讀書的東子在YY平臺看直播時注意到了一條信息推送,,上面清楚地寫著:在電腦或手機上登錄YY,幫娛樂直播間,、相親公會,、游戲公會等頻道掛機頂人氣、掛協(xié)議,,可以獲得每小時10-25元不等的收益,,時間越長收益越多。這種廣告透露著一種“躺著就能賺錢”的感覺,,讓不少人為“蠅頭小利”躍躍欲試,。
騙局環(huán)環(huán)相扣
輕松賺錢的誘餌引人上鉤,隨之而來的便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騙人把戲,。以YY平臺的掛機為例,,當東子主動加了對方的YY號后,客服會要求對方更改名字,并引導其進入指定YY頻道,。然后,,講師A會推銷YY掛機賺錢法,要求其先交98元或196元保證金,;講師B會講解租賃YY賬號的方法,,要交納400至800元不等的“學費”。整個環(huán)節(jié)下來,,東子要接觸4位所謂的講師,,還沒有開始賺錢,便先“搭進去”好幾千元,,最終這些導師也全都“消失”了,。
與上述方式不同,一些淘寶的刷單交易則會先放出一點誘餌讓大家嘗嘗甜頭,,然后再組織更大的陰謀,。比如童女士加了對方的QQ號,被告知需要幫網(wǎng)店刷銷量,,賺取傭金,。在提交了相關個人信息后,對方通過QQ發(fā)來一個鏈接,,是某通信公司充值卡的購買,,單價108元。童女士用支付寶掃描了對方發(fā)來的二維碼,,支付了108元,,沒過多久就收到113元返還款。拿到第一筆傭金后,,對方便要求童女士大量購買充值卡,,費用和收益將一次性返還。最終,,童女士總共支付了5萬余元,,等她催要返還款時,卻發(fā)現(xiàn)對方已將自己拉黑,,無法聯(lián)系,。
而不論上述哪種方式,每當上鉤的兼職者們猶豫還要不要投入新的費用交學費或刷單時,,這些導師,、客服們總是以“這是規(guī)定,不會騙你”“再完成幾單,,收益會更大”等理由來“鼓勵”兼職者,,爭取更多的詐騙金額,。
謹記切莫貪心
在交了諸多費用卻沒有收到相應報酬后,許多網(wǎng)絡兼職者開始意識到這是一個騙局,,紛紛選擇報警,。在警方的偵查下,許多類似案件得以破獲,,也讓騙局的真相被揭露,。
近日,紹興警方在破獲的一起網(wǎng)絡兼職詐騙案中發(fā)現(xiàn),,涉案團伙雖然分布在北京,、吉林、山東等6個省市,,看起來有些松散,,但他們卻在網(wǎng)絡上有著嚴密的架構和細致的人員分工:“外宣”負責拉人,“講師”負責實施詐騙,,將騙得錢款轉(zhuǎn)給“財務”,,再由“財務”負責分配;同時“財務”還負責聯(lián)系支付寶小號及手機黑卡賣家,,而幾個“管理員”則各司其職,,聯(lián)系“外宣”,核定工資,,負責日常管理及講師培訓,。在審訊過程中,民警吃驚地發(fā)現(xiàn),,該團伙成員中不少人曾遭遇過類似的詐騙,,然而在金錢的誘惑下,他們選擇與騙子同流合污,,用同樣的手段去誘騙他人上鉤。
警方提示,,網(wǎng)絡兼職詐騙是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高速發(fā)展背景下出現(xiàn)的一種詐騙方式,,具有極強的誘惑性。因此,,人們在找工作時千萬不要貪小便宜,,因為沒有不勞而獲的事。凡是能輕松賺到錢的,,后面極有可能掛著“魚鉤”,。同時,對于找兼職過程中需要提供身份證,、手機,、住址,、銀行卡等關鍵信息的行為,求職者也需保持警惕,。
此外,,也有民警提醒,網(wǎng)友在轉(zhuǎn)賬匯款之前要核實對方身份,,不要輕點陌生鏈接以及任何有關付款的鏈接,,不要輕信資金凍結、激活訂單等說法,,更不要相信所謂的操作慢,、操作不合要求等借口,這些都是騙子誘騙受害者進一步投入資金的慣用伎倆,。如果受害人支付的費用只是通過掃碼方式用支付寶或微信支付,,一旦進入對方錢包后很難追查。因此對于金錢交易,,警方提示大家應留下憑證,。如果發(fā)現(xiàn)自己已經(jīng)上當,請及時停止后續(xù)的交易,,并及時向警方報案,,以免造成更大的損失。(柴逸扉)
(編輯:鑫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