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娛樂專稿(主筆/狠狠紅)
坦白說,,楊冪是我們近階段所碰到的最難采的明星——當然,我們曾經(jīng)碰到過更尷尬的時刻,,曾經(jīng)有明星經(jīng)紀人自得的告訴我們,,你們可以問那些問題,反正她該怎么回答我都已經(jīng)教好了,;也曾經(jīng)有明星惜字如金,,無論什么提問,,都以幾個字加上微笑來回答——但楊冪的難采是不在預期之內(nèi)的:她可以讓記者來捏她鼻子,,她也可以在發(fā)布會上說出“珍惜有頭發(fā)的我”這樣的話——成為整場發(fā)布會最大的亮點,所有媒體幾乎都用了這句話來做標題,。
但在我們面對她的時候,,以我們做深度采訪正常的提問方式來進行提問的時候,幾乎是冷汗涔涔的:我們問,,她答,,就此為止。她是一個終結者,,終結再深一步探討的機會,終結你繼續(xù)追問的可能性——也不是沒有金句,,也不是沒有自嘲自黑,,但那些對于一篇深度報道來說,,并無意義,。
她沒有預備要和我們進行一次關于自己的深度討論,。
我猜想這或許是兩個原因,,首先當然是,,我們得承認自己這次采訪做得不好,,所以我們不是她選中的聽眾。另外一個是,,做深度報道來說對她而言,不經(jīng)濟,,不劃算——如果你需要一個漂亮的自黑就可以進行傳播的話,,那要深度報道做什么呢?
和范冰冰不一樣——作為在騰訊娛樂,,流量高高在上的兩個女明星,,她們對于被我們采訪這件事,是不一樣的,。采訪范冰冰的時候,,她和我們說了很多后來其實并沒有被寫進稿子的故事:比如,她會戴著假發(fā),,去逛小攤小店,,并且還享受著和小店砍價的樂趣。她有一種需求,,希望藉由我們,,將這些故事傳播出去。
楊冪沒有這個需求,。她沒有要傳播的故事,,她沒有想讓你知道,“我其實是一個什么樣的人”,。她沒有自我詮釋的欲望,,也沒有什么想藉由媒體聲張的形象。
她們是這樣的接近,,但又這樣的不同,。接近的地方在于,她們都已經(jīng)是情緒管理做得最極致的女明星——不生氣,,不在意——這對于任何人來說,都并不是一種天賦,,都需要經(jīng)過自我訓練而獲得,。因為她們都認為生氣無用,她們認為打敗生氣的最好方法就是,,更努力,,和事業(yè)更成功,所以她們都努力訓練自己成為了可以隔絕壞情緒的人,。
實際上,,她們也的確都是努力的女明星。她們都馬不停蹄,,以健康和睡眠,,以極強的自我意志,來換取成績單上一項又一項的成績,。
然而,,她們是不同的,。
你接近范冰冰的時候,,能感受到她被輿論傷害過的痕跡。有做社會新聞的同事好奇問過我們:為什么范冰冰流量總是那么高,。我回答他,,原因很簡單,,如果范冰冰是你的同班同學,,你們?nèi)嗳硕紩]完沒了討論她,如果她是你同事,,你們所有微信群里都在流傳她的故事,。無論她是不是明星,她都會是話題的核心,。在范冰冰身上的那些故事,,我相信很多確實是穿鑿附會而來,因為,,沒有辦法,,她有一張可以被賦予各種故事的臉。
那些故事確實是傷害過范冰冰的,。她的自我保護功能開啟,,于是她給自己畫了一個人設,那個人設很簡單,,很牢固,,自成了一個小系統(tǒng),任何事情在進入她內(nèi)心的時候,,就會被這個小系統(tǒng)所吞噬所消化,。她不停的對自己重復,,“我是好人,那些人是壞人”“你們要黑我世界要害我,,我要努力努力再努力”。她堅定的自我認知,,是她體內(nèi)的消化液,,把所有事情,都消化成她想要的模樣,,在新的蓄水池里,,改頭換面保留了下來。
但楊冪沒有再建立一套系統(tǒng),。她讓自己成為了一個管道,。傷害過她的事情,直接成了把這個管道越?jīng)_刷越粗大的流水,。她不做情緒的容器,,無論是傷害她的,,還是開心的——我們問她,,這么越來越不容易難過,相應的,,會不會高興的閾值也會越來越高,。她說,不會啊,,她獲取快樂的方式很簡單,,看助理彎腰趴在那里走過去擰一把她的屁股,就會高興啊,。
那高興能維持多久呢,?幾分鐘嗎?還是更短,?她連她的快樂,,也是膝跳反應級別的,即時性的,。
她什么都不記得了,,你試圖追問的時候,,她會說“我不記得了”,,“我真的是屬金魚的,我記憶真的特別短”,。
所以,楊冪比起范冰冰,,更是我們時代的女明星,。我們這個時代,看到了楊冪同款,,就完全不經(jīng)過過濾的立刻下單,。這就是我們時代的膝跳反應。我們沒有自我分析,,我們沒有詮釋欲望,,被撓癢癢就哈哈笑。這里已經(jīng)沒有饑餓了,,剩下的只是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