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學者郭謙文集《甘泉清音》研討會在南通舉行

  來源:本網原創(chuàng)2017-09-0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017年8月25日,,當代文化學者郭謙散文隨筆集《甘泉清音》研討會在故鄉(xiāng)南通市舉行,。


 2017年8月25日,,當代文化學者郭謙散文隨筆集《甘泉清音》研討會在故鄉(xiāng)南通市舉行,。舉辦地點:南通市文聯會議室;主持人,,南通市作協主席儲成劍,。出席本次活動的專家學者、作家有:南通市作協原主席(著名作家,、書法家)張松林,,市作協名譽主席(著名詩人)馮新民,市作協副主席黃俊生,,南通大學文學院院長,、教授(作協副主席、文藝評論家)范欽林,,原南通廣播電視報副主編(作家,、詩人)蔡起泉、南通大學文學院教授(文藝評論家)李建東,,原南通市作協秘書長(著名作家)黃步千,,市作協秘書長(江海晚報副刊中心主任、作家)朱一卉,,市影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市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梁天明,市作協副秘書長(作家,、詩人)錢雪冰,通州區(qū)作協主席(散文作家)劉伯毅,,作家保曉沖,,畫家兼作家石瑞禮,南通金太陽廣告公司經理(散文作家)馮金林,、散文作家熊益軍,,海安作家程宏宇,。
       會議開始,儲成劍主席說:“郭謙先生是我們南通籍文化學者,,現為《作家報》副總編,,長期在京城工作。他在文學,、文史,、文字學、書畫等諸領域成果豐碩,,最近在我市成功舉辦個人書畫展,、捐贈儀式等活動。今天我們舉辦郭謙先生的近作散文隨筆集《甘泉清音》圖書研討會,,目的在于促進他與本市作家之間的交流,,進一步推動本市文學創(chuàng)作活動?!?br />
(右二儲成劍在主持會議)
      郭謙介紹了《甘泉清音》散文隨筆集創(chuàng)作的緣由,,他說:“我的文學創(chuàng)作始于上世紀八十年代,從海師中文班畢業(yè)我先教語文,,寫了幾篇散文發(fā)表于《南通市報》,。后來根據學校需要改教英語,之后二十年不寫中文,,只寫外語教研文章和著作,。2002年觸網,狂寫散文詩歌一年,,2003年在《南通廣播電視報》,、《江海晚報》、《作家報 》等刊物發(fā)表30余篇,,以后幾年寫文史書,,2006年在新浪網參加‘博客大賽’,組織博客文學聯誼會,,創(chuàng)辦‘心浪’圈,,辦電子《博文》會刊、《作家報》博文??案笨恫┛褪澜纭返鹊?,組織一千五百多位文學寫手進行博客文學的探索,并且?guī)ь^寫美文,,促進網絡文學向優(yōu)秀文化的轉變,,在2006年至2008年寫作出了一批好散文,其中《竹賦》、《駱駝精神頌》2013年被語文出版社選入8年級誦讀教材,。2016年在450篇博文中選出80余篇文章形成這本散文集,。去年10月在北京‘第三屆中國藝術品博覽會宋莊分會場’舉辦了新書發(fā)布會和書畫展,11月在中國現代文學館舉行了圖書,、書畫捐贈儀式,。這次回通搞活動,意在向家鄉(xiāng)父老,、親友,、領導匯報,向同行學習,,以吸取更多營養(yǎng),,更好地奮進;并把南通學人孜孜不倦的勤奮精神,、精細打磨的文風帶到全國,,為文化事業(yè)的繁榮盡自己的綿薄之力?!?br /> 隨后,,在座的各位專家、學者,、作家談了《甘泉清音》一書的評價,。


       張松林說:“郭謙老弟有才氣,能文會畫會書,,他是在困苦的環(huán)境中拼搏出來的,,是靠后天努力出來的,很不容易,。他的文章與畫有激情,,有思想,文學作品上的多面手,,文集里有散文,、有散文詩、有隨筆,,作品似小品畫,,有生活情節(jié)的畫。他的文章《母親站在父親與我的身后》,、《感動在潮水涌動的時候》,,一個個細節(jié),語言簡練,,但描寫生動,,就像朱自清說的文章有味兒……”
        馮新民說:“郭謙的文集主要是抒情、隨筆、回憶三類,。有不少文章一韻到底,采用的是詩歌般的語言,,他不僅抒情,,而且有激情,文章內含積極向上的精神,。他擅長把抽象的東西具象化,,如《生命的思索》一文,他把生命比喻為似火花,、春水,、云朵、燈,,形象化地從多維度詮解生命的意義,,比那些無病呻吟或口號式的吶喊有力度。許多文中警句多多,,耐讀耐品味……”
       黃俊生說:“郭謙先生是一個涉獵廣泛的藝術家,,我與他有共同的愛好,以后可以多交流,。他的散文集最吸引我的是游記部分,,我也喜歡寫游記?!犊梢猿隹陉柟獾牡胤健肺恼虏婚L,,抒情適度,對景物是真情實感,,有內有外,,把人的行為進行隱性的描述,描述精妙,。尤其最后的語言‘這透明的水讓我把海穿在身上,,如同身上穿上了棉衣,好溫暖啊,。我想海南的南??梢韵蚴澜绯隹诿利悾隹陉柟?,出口海灘,。’這把文章推到最精妙之處,,耐人經久回味……”
       范欽林說:“郭謙的文集圖文并茂,,文字有磁力。讓人讀了喜歡,看了感動,;書中的書畫看了舒服,。很多優(yōu)點我不重復,歷史上的有名作者文章各領風騷有的數年,、數百年,、數千年,我希望他進一步提煉作品,,對每一個文字用學者研究的心態(tài)去研究推敲,,像曹丕說的‘文章是經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谌诵母≡甑慕裉?文學是一塊凈土。誰還在堅守,?誰就擁有一片湛藍的天空,誰就在飲一杯甘純的凈水……希望你有更多的文章不朽,。”

        蔡起泉說:“我與郭可慈,、郭謙父子都很熟悉,,不少稿件在我手上編發(fā)。郭謙文集里的《讀書的樂趣》,、《江海平原的清秋》最早是在我們報紙刊載的,,我很欣賞其文字精美。這次讀他的文集,,我覺得他寫母親,、父親的文章,人物形象的描寫以平實見長,,這是他的寫作特色,。我建議他多寫一些江海學人……”
       李建東說:“郭謙老師這本書,我覺得最可貴的是當代文學精神,。他把屈原,、巴金、池莉等文學名家放在一個單元里寫,。盡管一介文人的力量有限,,但文人的正氣和傲骨還是要發(fā)聲的。他對池莉的愛情觀點進行剖析,、批駁,,敢于叫板名家,敢于對敏感問題發(fā)出自己的聲音,,這就顯示出其獨特的思索和觀點,,也增加了書的分量……”
       黃步千說:“郭謙先生的《甘泉清音》像一組玲瓏精巧的紅木小件,,很文氣雅致。作者以極大的熱情,,唱響了生活之歌,,全書充滿了陽光,充滿了正能量,,也充滿了作者的文化自信,。讀“謳歌自然的吟唱”篇章,面對竹蘭菊梅四君子,,氣平了,心靜了,,性淡了,,身輕了。董仲舒說:天亦有喜怒之氣,,哀樂之心,,與人相輔,以類合一,,天人一也,。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在這個人心浮躁,、世風失范的時刻,,出這種書是一種功德。應該進校園,,入教科書,。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書中更應有真善美,。他的作品有一個特點就是:短平快。短小,、平常,、明快。順應了現代的閱讀狀態(tài),。但短小精悍,,警句多多,有些像隨思錄,、心靈雞湯,,養(yǎng)目、養(yǎng)性,、養(yǎng)氣,。并不失文學性,、思想性、思辨性,。作品的文筆干凈利落,,不枝不蔓,不拖泥帶水,,這是一個作家的功底……光大健康,、美好人性,是一個道德良知,,我為郭先生鼓掌,!”
       梁天明說:“在當代十分活躍的散文作家當中,郭謙是極具個性的一位,。讀他的散文不難發(fā)現,,作家擁有豐沛而高超的擁抱生活和表達內心的能力,出自其筆下的散文集《甘泉清音》,,或打撈難忘的記憶,,或抒發(fā)銘心的感懷,均系情真意切,、筆酣墨飽之作,。不過,在更長時間里或更多情況下,,一種知識型,、學者型作家特有的精神視野、文化儲備和思維習慣,,讓其創(chuàng)作毅然超越個體的經驗世界,,進入了繽紛浩瀚的藝術王國……《登泰山,小群山,,小天下》,,作家不僅是肯定了他對泰山的總體感覺——小群山,小天下,,我更贊賞他有別于許多人的專注點,,以充滿敬意地描述了愛國將領馮玉祥在泰山的遺蹤‘平民生,平民活,,不講美,,不愛闊’。通篇作品所傳遞的不僅是華夏文明的源遠流長,,驚艷‘他者’,,同時還有作家從容堅定的文化自信?!?br />

劉伯毅說:“郭謙與我在同一個鎮(zhèn)上長大,,我們兩家是世交,,對他的了解比較多,但近十多年他在京城拼搏成為一個有名望的文化學者,,受到人的仰慕,,我知之甚少。我談幾點書題之外的事情,,他的成功有三個特點:一是目標遠大,,他在我剛做教師時就聞說是市里教改的先鋒,編外語教材,,在許多學校使用,,影響很大,他做什么事情都是大手筆,。后來他從事文學寫作,,不是像一般作者刊登了幾篇文章就想辦法調工作,提拔而后滿足現狀,。而他卻不斷努力,一直努力,。我相信他還會在今后有更大成就,。二是勤奮努力。他是一個通才,,繼承了父親郭可慈先生的刻苦精神,,有時一天勤奮寫作十多個小時,而且數年如一日的勤奮,,這是常人做不到的,。三是特立獨行。他不利用自己的親戚,、同學,、朋友關系搞政府扶持等項目,獲取名聲利益,,而是在艱難困苦的生活背景下攻堅克難,,有獨立的思考,獨立的探索,。他的經歷與成就讓我想到了《老人與?!分械睦蠞O夫,相信‘遠方有一條大魚等著我’,,當然有人成功,,有人失敗,但郭謙是成功的,。他的這種自信和闖勁,,應該大力倡揚,,對我們也有激勵作用?!?br />         熊益軍說:“諸位專家,、學者談了很多有關郭謙先生《甘泉清音》圖書內容的評論,因為時間關系我不再談相同的觀點,。我曾與他同事,,我所知道的郭謙,一身正氣,,在學校有聲望,,教學水平高,出版過許多外語書,,后來他出中文書都要送我,。他的人格魅力影響了我,我從他身上吸取了人格的力量,。他做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在每個領域都做到極致,,做好最好的自己……”
       石瑞禮說:“讀《甘泉清音》,我看到一個真正文人的浪漫情懷,,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發(fā)而為文,,直抒胸臆。尤其郭謙先生作為一個畫家,、一個書家,,有著比一般人更為敏銳的審美,對身邊看似平常的物事,,有著更為深邃的感悟與見底,。如開篇的《竹賦》,首先,,作者善畫竹,。(畫的有味道,有個性,,有自己的闡述語言)……把竹的風貌寫的高雅脫俗,,不同凡響。實質是借竹而言志,??芍^文圖并茂,,相得益彰。繼之蘭菊梅諸篇,,亦是用相同的比興手法,,借物而抒發(fā)自身的人生感受和對真善美的求索之心。作者以梅蘭竹菊四君子開篇,,我相信并非偶然,,而是借歷代文人推崇的精神象征,來表達心跡,,傳遞內心的好惡向背,。這正是中國傳統文化以物陳情的曲筆,也是借書畫文章以暢懷移意的精神遞進,,在這里,,讀者得到的是心境的洗禮和寂心的關懷……”
        馮金林說:“這本書,一是書名好,。清越的聲音悅耳動聽,,甘甜的泉水舒展身心,讀起來不落俗套,。二是篇名好,,八章82篇文章,篇章名,、文章名都簡潔明白,讓讀者從字面上就能品出作者的行文意向,,即不晦澀做作,,又不失精致,還有不少妙語精辟之處,。如《可以出口陽光的地方》,、《圓明園里散發(fā)著豪氣的石頭》等篇名,就能讓我一再品味,。三是作者語言文字底蘊深厚,。他曾每天一文一詩,寫了整整一年,,真是厚積薄發(fā)……本書雖然是文集,,但圖文并茂,可讀性強,,觀賞性甚為出眾,。他不僅是一個優(yōu)秀文學作家,也是一個書畫大家,,我也只能高山仰止……”

會議室室外瓢潑大雨,,室內熱情洋溢的講話聲,、掌聲不斷,原計劃3點到5點的會議一直延長到6點才結束,,但是人們依然余意未盡,,這讓人感慨地感受到一本好書,它是一片浪花,,可以不同凡響,。不是曲高和寡,而是知音眾多,。作家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對自己的文字負責,,對社會負責,對歷史負責,,用最美的文字謳歌和反映社會正能量的氣息,、物象,才無愧于這個時代,。

(編輯:李月)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