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財經大學報告稱:房價調控或將繼續(xù)加碼

  來源:中新網王燁捷2017-04-26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近日,,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發(fā)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其中,房地產數據再次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關注,,房地產市場風險被列為中國經濟面臨的最主要風險因素,。
        中國青年報上海4月23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王燁捷)近日,,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課題組發(fā)布《2017年第一季度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報告》。其中,,房地產數據再次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關注,,房地產市場風險被列為中國經濟面臨的最主要風險因素。

國家統(tǒng)計局,、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的統(tǒng)計數據顯示,,2017年第一季度,在全國多地出臺強勢房地產調控政策的情況下,,全國的房價仍然"不能平抑上漲沖動",。前3個月,全國新建住宅價格較去年年底大致持平或下跌的僅有13個城市,。三亞,、廣州、??诘瘸鞘幸?.4%,、4%、3.9%的房價上漲累計增幅位列前列,。二手房價格較去年年底大致持平或下跌的城市僅有9個,。廣州、廈門,、北京以7.8%,、7.2%、4.4%的環(huán)比增幅領漲全國市場,。

一個頗有意思的數據是,,盡管今年一季度房地產銷售走勢回落明顯,但房地產投資勢頭仍然強勁,。

國家統(tǒng)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全國商品房銷售額同比增速持續(xù)下滑。12月,,中部,、西部地區(qū)房地產銷售提速,,但季末銷售增長均出現回落;而以往增長強勁的東部地區(qū),房地產銷售增速則持續(xù)下行,,季末銷售同比小幅回升,。

但一季度全國房地產開發(fā)累計完成投資19292 億元,同比增速9.1%,,較2016年全年提高2.2個百分點,,創(chuàng)近兩年來新高。分區(qū)域看,, 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qū)同比增長7.9%、14.7%和7.5%,,較 2016年分別提高2.3,、4.0和0.7個百分點。

" 2016年房地產市場量價齊升,,刺激了開發(fā)商的投資意愿,。"上海財經大學高等研究院博士后、房地產數據研究者楊軼波告訴記者,,開發(fā)商"砸錢",,其實是對房地產市場繼續(xù)走強有信心。

令人擔憂的,,是一季度新增貸款中的購房貸款占比,。根據國家統(tǒng)計局公布的數據,3月份,,居民部門中長期貸款已占到當月新增貸款的44.1%,。楊軼波提醒,百分之四十幾的占比看起來不算很高,,但這一占比從2011年1月開始,,呈現出持續(xù)走高的態(tài)勢,這意味著,,老百姓買房用了很大的"杠桿",。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發(fā)現,貸款買房的"壓力",,目前尚未有人用具體的數據進行精準描述,。但根據中國人民銀行已公布數據統(tǒng)計出來的"房貸收入比"(即房貸/居民可支配收入),已能說明部分問題,。

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的房貸收入比為56.4%,,2012年僅為35.9%,,4年增長了21個百分點,。僅2015年到2016年一年時間,房貸收入比就增長了11個百分點,。

楊軼波說,,這種居民購房的杠桿水平應引起警惕。以美國為例,,它在2000年以前的房貸收入比一直控制在60%左右,,但從2001年到2008年,這一比例持續(xù)上升,,到了2008年次貸危機時,,房貸收入比突破100%。如今,,美國的房貸收入比又回歸到70%左右。

很多人認為,,以中國目前56.4%的房貸收入比來看,,風險并不算太大。但楊軼波指出,,56.4%的房貸收入比只是一個"保守估計",,因為這一數據只計算了商業(yè)貸款,并未將中國數量龐大的公積金貸款計算在內,。

自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以來,,部分核心城市暫時穩(wěn)定了房價,然而,,投資需求的外溢又使得部分周邊城市房價看漲,,引發(fā)了部分三、四線城市在第一季度的火爆行情,。

" 著眼需求端的調控手段并非靈丹妙藥,,只是著眼短期和局部的權宜之計。"報告稱,,大膽創(chuàng)新,,探索建立符合國情、適應市場規(guī)律的長效機制,,才能使房地產市場回歸協(xié)調有序,。

"總的來看,控房價任務仍然艱巨,,調控措施未來或將繼續(xù)加碼,。"楊軼波說。

(編輯:愛娣)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