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上再無"中國航天四老",。
2月12日,,"中國航天四老"中的最后一位老人任新民因病醫(yī)治無效逝世,,享年102歲。
任新民生于1915年,,安徽省寧國縣人,,是著名導彈和火箭技術(shù)專家,、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獲得者,他和屠守鍔,、黃緯祿,、梁守盤并稱"中國航天四老"。
"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2009年94歲時,,任新民曾撰文回憶,"我和航天結(jié)緣于一封電報,。1952年,,我在華東軍區(qū)軍事科學室擔任研究員,突然有一天,,一封電報通知我去北京,。在那里,陳賡將軍接見了我,,希望我參與協(xié)助哈爾濱軍事工程學院成立的工作,,當時我從美國回國不到3年。"
1956年,,歸國不久的錢學森開始組建中國導彈的專門研究機構(gòu)--國防部第五研究院,。
錢學森邀請任新民一起創(chuàng)建中國的航天事業(yè),任新民欣然答應,。從此,,任新民開啟了自己與中國航天事業(yè)共生、共榮,、共奮進的"航天人生",。由于"伯樂之遇",任新民也與錢學森結(jié)下了一生"亦師亦友"的深厚情誼,。
"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61載"航天人生",任新民創(chuàng)造了中國航天史的多個紀錄:他曾領導我國第一顆人造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的發(fā)射,,并先后擔任試驗衛(wèi)星通信,、實用衛(wèi)星通信、風云一號氣象衛(wèi)星,、發(fā)射外國衛(wèi)星等6項大型航天工程的總設計師,,被航天界尊稱為"老老總"、"總總師",。
這位航天界的"老老總",、"總總師"也曾獲得多位領導人的贊譽,還曾得到周恩來的"點名保護",。
見毛澤東時"躲"在后面
1970年4月24日,,中國發(fā)射了第一顆衛(wèi)星--東方紅一號,。當年"五一"勞動節(jié),毛澤東和周恩來在天安門城樓接見了錢學森,、任新民,、戚發(fā)軔等參加第一顆衛(wèi)星工程研制的代表。
當時,,任新民躲在人群后面,。周恩來發(fā)現(xiàn)了:"任新民同志,請到前邊來,,不要老往后邊躲,,你的座位在我這邊。"周恩來還向毛澤東介紹任新民說,,"他就是我們放衛(wèi)星的人",。毛澤東贊嘆說:"了不起啊,了不起!"
2008年,,已93歲高齡的任新民接受采訪時,,談起了上述接見,"接見是在晚上進行的,,西哈努克親王在場,。當時,我們科研人員組了一個團,。接見時,,我恰好就在后面……航天事業(yè)是集體的事業(yè),個人的作用很小很小,,只有集體協(xié)作才會有所成就,。"
文革時周恩來"點名保護"
"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文革期間,,任新民曾得到周恩來的"點名保護",。
1970年4月,任新民和錢學森乘專機從發(fā)射場飛抵北京,,向周恩來作長征一號與東方紅一號發(fā)射前最后的匯報,。
會議期間,周恩來環(huán)視參加會議的人員,,問任新民同志來了沒有,,這樣問已經(jīng)不是第一次了。在"文革"期間,,周恩來始終關(guān)注著任新民,,有時國務院開會也要求他參加,就是為了看看他是否平安無恙。
錢學森接受采訪時也曾表示:"文革"中我們都是受保護的,,沒有周總理的保護恐怕我這個人早就不在人世了。那時候我們都是軍管的,。軍管會每星期都要向總理匯報一次,。總理下了一個命令,,要搞一個科學家的名單,。名單送上去后,總理說:"名單中的每個人,,你們要保證,,出了問題我找你們!"楊國宇知道這件事,他是軍管會的副主任,,主管科技的,,和我們接觸很多,他說起這些事來生動極了,。
江澤民頒發(fā)獎章和證書
1999年9月18日,,在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在京舉行大會,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科技專家,。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江澤民講話,,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主持大會,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宣讀了《中共中央,、國務院、中央軍委關(guān)于表彰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科技專家并授予"兩彈一星功勛獎章"的決定》,。
大會對當年為研制"兩彈一星"作出突出貢獻的23位科技專家予以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亞、孫家棟,、任新民,、吳自良、陳芳允、陳能寬,、楊嘉墀,、周光召、錢學森,、屠守鍔,、黃緯祿、程開甲,、彭桓武"兩彈一星功勛獎章",,追授鄧稼先、錢三強等人"兩彈一星功勛獎章",。
江澤民為任新民等獲獎人員頒發(fā)獎章和證書,。
江澤民在講話中表示,"兩彈一星"事業(yè)的發(fā)展,,不僅使我國的國防實力發(fā)生了質(zhì)的飛躍,,而且廣泛帶動了我國科技事業(yè)的發(fā)展,促進了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造就了一支能吃苦,、能攻關(guān)、能創(chuàng)新,、能協(xié)作的科技隊伍,,極大地增強了全國人民開拓前進、奮發(fā)圖強的信心和力量,。
李鵬約談
"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晚年的任新民,做了一件大事--推動載人航天工程立項,。
2014年接受采訪時,,任新民回憶,推動載人航天工程立項過程中,,曾被李鵬約見,。
" 那是1991年了,我當時在中國宇航學會當理事長,,對載人航天這事還不死心,,到處活動",他說,,當年春節(jié),,他與有關(guān)單位聯(lián)合舉辦了"中國航天高技術(shù)報告會",這次會議總的結(jié)論認為,,要搞載人航天,,不搞不行,。新華社記者把這個會議的情況搞了一個內(nèi)參,報給了中央領導,。幾天后,,他接到原航空航天工業(yè)部部長鄭天翔的信,還跟時任國家科委主任宋健約好了見面時間,。
" 就在這期間,,我接到國務院總理李鵬辦公室的電話,說約一個時間,,可能是3月15日吧,找一個搞載人飛船的一塊兒和李鵬談話",,任新民說,,他找了載人航天項目專家組組長錢振業(yè)。
" 當時談話就四個人,,李鵬,、他的秘書、錢振業(yè)和我,。錢振業(yè)和我坐一邊,,李鵬和他的秘書坐一邊。李鵬就和我講發(fā)展載人航天工程的事情,,講完以后,,讓我再準備準備,找另外一個時間再匯報一次",。
這次會面次日,,任新民找到宋健,"我在他(宋健)那里,,看到了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時任)在我們會議材料上的批示,,說這個事一定要干,每年國家花一億美元都可以,,沒有錢,,拿國庫的黃金用"。
"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據(jù)《作家文摘》2010年總第1330期《通天秘旅:中國載人航天第一系統(tǒng)傳奇》一文記載,,劉華清這段"沒有錢,拿國庫的黃金用"表述,,來自中南海勤政殿,。
該文稱,1992年9月21日上午,,在中南海勤政殿,,江澤民主持召開中共中央十三屆常委會第195次會議,聽取載人飛船方案匯報并展開討論。中央顧問委員會的楊尚昆,、薄一波和萬里也參加了會議,。
文中紀錄:討論進行了整整一個上午,大家都認為,,我們國家如果沒有"兩彈一星",,能進聯(lián)合國嗎?如果中國在空間沒有一席之地,聯(lián)合國常任理事國席位能坐穩(wěn)嗎?楊尚昆說,,老一輩搞了"兩彈一星",,如果沒有新的任務,我們的隊伍無法完成新老交替,,就會斷檔,。李瑞環(huán)發(fā)言道,如果錢不夠,,就是奧運會不申辦也要辦這個事,。劉華清也表示,錢不夠,,動用國庫的金子也要干,。
江澤民說,這是個大事,,大家同意,,我完全同意,下決心搞這個東西,。搞這個東西在政治,、經(jīng)濟、科技,、軍事上都有意義,,是綜合國力的標志。沒有實際的東西培養(yǎng)不了接班人,。這個事業(yè)要培養(yǎng)人才,,使之后繼有人,也是重要方面,。要靜靜地,、堅持不懈地、鍥而不舍地去搞,,多干,、少說,只干,、不說,。
跟胡錦濤一起現(xiàn)場觀看"神五"發(fā)射
2003年10月15日9時整,,中國自行研制的"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發(fā)射成功,,并準確進入預定軌道,,中國首位航天員被順利送上太空。
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副主席胡錦濤在現(xiàn)場觀看飛船發(fā)射時強調(diào),"神舟"五號載人飛船的發(fā)射成功,,是我們偉大祖國的榮耀,,標志著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初戰(zhàn)告捷,也標志著中國人民在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征程上又邁出了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一步,。
中國首位航天員楊利偉事后回憶,,發(fā)射"神五"當日清早,胡錦濤來到指揮中心,,親自為他送行,。他看到胡錦濤眼里飽含的熱淚,。"這是對中國航天科技寄予厚望,,是中華民族實現(xiàn)飛天夢想的期望,也是對我們航天人的關(guān)切!"
" 政事兒"(微信ID:gcxxjgzh)注意到,,"神五"發(fā)射時,,已88歲高齡的任新民也來到了酒泉衛(wèi)星發(fā)射中心,目送著神舟五號飛船將楊利偉送上太空,。有記者再三要求采訪他,,他只說了七個字,"好啊好啊非常好!"
2014年11月,,年近百歲的任新民因病住進醫(yī)院,。住院期間,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領導去醫(yī)院看望他,,并向他匯報新一代運載火箭在研制過程中取得的最新進展時,,任新民聽了非常高興,他說:"真希望長五早點飛上天啊,。"
(編輯:李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