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麻餅,、巴渝荔枝……白居易的人生美食地圖

  來源:北京青年報邱俊霖2024-12-1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中唐詩人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唐代宗大歷七年(772)正月,,生于河南新鄭,。《賦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年少時備戰(zhàn)科舉考試的習作,,

中唐詩人白居易,,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醉吟先生,。白居易祖籍山西太原,,唐代宗大歷七年(772)正月,生于河南新鄭,?!顿x得古原草送別》是白居易年少時備戰(zhàn)科舉考試的習作,也是他的成名之作,。

長安

充腸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年少時的白居易曾因戰(zhàn)亂和父母在外為官等因素,輾轉(zhuǎn)于越中,、洛陽,、長安等地。唐德宗貞元二年(787),,白居易來到長安,,拜訪了當時的名士顧況。顧況看見白居易的姓名,,忍不住調(diào)侃他:“米價方貴,,居亦弗易?!蹦愕拿纸小熬右住?,但長安的米價這般貴,想站住腳跟可不容易呀,。

可當顧況看到白居易所寫的《賦得古原草送別》時,,不由得被眼前這位少年的才氣所震撼:“道得個語,居即易矣,?!蹦軐懗鲞@樣的詩句,想在長安站穩(wěn)腳跟也就不難了呀,!

不過,,白居易直到貞元十九年才進士及第,從此走上仕途,。白居易擔任過校書郎,,還擔任過距離首都長安不遠的盩庢(zhōu zhì)縣的(今陜西省周至縣)縣尉。這時的白居易并沒有把太多心思花在美食上,,而是更加關注人間疾苦,。比如,他見到農(nóng)民種植糧食終歲辛勞,,卻難得溫飽時,,忍不住愧疚萬分: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農(nóng)桑。吏祿三百石,,歲晏有馀糧,。念此私自愧,盡日不能忘,。

——《觀刈麥》

唐憲宗元和二年(807),,白居易由盩庢縣尉調(diào)任進士考官,他來到長安,,后來又進入翰林院成為翰林學士,。之后的好幾年,他一直在京城為官,。這時的白居易,,對于食物并沒有太多要求,反正能填飽肚子的,,對他來說便是美味,,能容身的地方,就是好的居所:“充腸皆美食,,容膝即安居?!?

雖然這一時期,,他對于美食的要求不高,但咱們還是可以猜測一下:白居易應該特別喜歡長安坊間的胡餅,。

唐朝的餅,,類型極其豐富,其中的胡餅是唐人最愛的食物之一,。胡餅類似于燒餅,,最早由西域傳入,因餅上常撒芝麻等配料,,因此也叫胡麻餅,。唐朝在各大城市中實行“里坊制”,首都長安被分為一個個方形的居民區(qū),,這些居民區(qū)被稱為“坊”,。在長安,大大小小的坊有一百多個,。各個坊市上,,出售胡餅的店鋪難以盡數(shù),但白居易覺得最好吃的,,大概是“輔興坊”的胡麻餅,。

江州

綠蟻杯香嫩,,紅絲膾縷肥

可惜,好景不長,。元和十年,,當朝宰相武元衡遇刺身亡,白居易上疏主張嚴緝兇手,。當時白居易正擔任“太子左贊善大夫”,,主要負責輔佐太子。一些朝臣認為白居易多管閑事:這和你有什么關系,。于是,,他們想方設法排擠白居易,不久后,,他便被貶為江州(今江西省九江市)司馬,。

年過四十,仕途失意,,白居易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很大變化,,曾經(jīng)躊躇滿志的青年變得“恬然自安”起來,他開始更加關注身邊的人和事兒,,還有自己邂逅的那些美食,。比如來到江州,白居易發(fā)現(xiàn)江州的魚肉極其鮮美,。這不,,他在給朋友元稹的信中便提到:“湓魚頗肥,江酒極美,?!?

湓魚即湓江出產(chǎn)的魚兒。湓江又名湓水,、湓浦,,也就是今天九江的龍開河。它發(fā)源于瑞昌清湓山,,匯廬山下流水,,經(jīng)湓浦口注入長江。白居易告訴元?。航莸聂~兒鮮肥,,美酒更是極美。

那么,,白居易有多愛江州的魚呢,?咱們可以從他的詩歌中找到答案。有一年,,在九江的春末夏初時節(jié),,正在郊游的白居易特意來到湓浦口觀魚:“觀魚傍湓浦,,看竹入楊家?!?

他還向大家解釋道:“湓浦多魚,。浦西有楊侍郎宅,多好竹,?!睏钫闹褡雍弯云值聂~兒,都給白居易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至于怎么吃才能不辜負這鮮美的魚肉,,白居易也給出了答案:“綠蟻杯香嫩,紅絲膾縷肥,?!?

吃魚當然得配上極美的“江酒”?!熬G蟻”是指新釀的米酒還沒過濾時,,上面漂浮的綠色泡沫。唐朝人吃魚,,喜歡生切,,將鮮嫩肥美的魚肉切絲,澆上蘸料,,配上那新鮮出爐,、沁人心脾的美酒,那該多么令人稱心如意呀,。所以,白居易才會心滿意足地表示:“故園無此味,,何必苦思歸,?”

除了可口的魚肉,江州的筍也令白居易印象深刻,。前頭提到,,白居易曾經(jīng)特意前往看竹,可見江州的竹質(zhì)量有多高,,所以江州的筍也特別有名,。至于筍怎么吃,他頗有心得——將筍放入蒸米的甑中與米飯一起蒸熟,,讓春筍的清香與米飯融為一體:“置之炊甑中,,與飯同時熟?!?

白居易之前在京城為官多年,,難得吃上一回鮮筍,。如今在江州,每天吃著鮮竹筍,,感覺連肉也不如吃筍香了:“每日遂加餐,,經(jīng)時不思肉。久為京洛客,,此味常不足,。”一邊吃筍,,白居易還一邊勸朋友:“且食勿踟躕,,南風吹作竹?!?

白居易在江州待了四年多,,這幾年雖然事業(yè)不順,但也遠離了權(quán)力漩渦,。從他詩中美食來看,,他應該過得很快活。他在江州認識了許多朋友,,比如富商劉十九,,他甚至曾和劉十九一起喝著小酒,下著圍棋,,直到天明,。

忠州

奇果標南土,嚼疑天上味

轉(zhuǎn)眼到了元和十三年(818),,白居易被任命為忠州(今重慶市忠縣)刺史,,他在第二年到任。

白居易在京城為官時,,曾有一位叫做楊歸厚的朋友,,白居易前往忠州為官,楊歸厚正在與忠州相鄰的萬州擔任刺史,。白居易途經(jīng)萬州,,故友相見,甚為熱忱,。這位“楊萬州”不僅設宴款待,,而且還請他品嘗了萬州產(chǎn)的“盧橘”,也就是枇杷:“江果嘗盧橘,,山歌聽竹枝,。”

初到忠州,白居易還有些不太習慣,,因為忠州當時的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條件不理想,,下飯菜也少,白居易甚至在寫給好朋友元稹的詩里吐槽過:“旱地荒園少菜蔬,?!薄帮埾滦认贪仔◆~?!?

不過,,白居易可沒有被簡陋的條件嚇住,他開始自學烹飪技藝,,而且還學著制作自己在長安時愛吃的胡餅,。隔壁的楊萬州聽說后饞得不得了,白居易趕緊打包給楊大使寄去,,還不忘了問上一句:“嘗嘗這味道,,是不是和長安輔興坊賣的胡麻餅有得一比?”

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饑饞楊大使,嘗看得似輔興無,。

——《寄胡餅與楊萬州》

白居易在忠州可算有口福了,,忠州的下飯菜雖不太合他胃口,可忠州盛產(chǎn)水果,,尤其是荔枝,。大伙兒可能會奇怪:荔枝是熱帶水果,喜歡濕熱,。忠州怎么會有呢,?實際上,在唐代,,四川以及忠州所在的巴渝地區(qū)曾是荔枝的主產(chǎn)區(qū)之一,。《唐國史補》里就提到:“楊貴妃生于蜀,,好嗜荔支(荔枝)?!?

因為四川當時就產(chǎn)荔枝,,楊貴妃吃過,才知道荔枝的味道多美,。在保鮮技術不發(fā)達的唐朝,,連當年的楊貴妃想要吃上一顆新鮮荔枝都那么不易,更何況白居易呢,。如今他來到了盛產(chǎn)荔枝的忠州,,怎能不大飽口福,。他同樣分享了自己的快樂,給隔壁的楊萬州也寄了些過去,,并忍不住夸道:

早歲曾聞說,,今朝始摘嘗。嚼疑天上味,,嗅異世間香,。

——《題郡中荔枝詩十八韻,兼寄萬州楊八使君》

白居易還在自己居住的庭院中種起了荔枝:“十年結(jié)子知誰在,,自向庭中種荔枝,。”聽說楊萬州吃過荔枝后贊不絕口,,也想種荔枝,,不由得打趣了他幾句:“聞道萬州方欲種,愁君得吃是何年,?!?

白居易是飽了口福,可荔枝極其容易變質(zhì),,在當時,,連見過荔枝的人恐怕也不多。元和十五年夏天,,白居易收到了調(diào)令,。為了向大家介紹荔枝,他讓畫工將荔枝的美好形象繪制了下來,,并親自為其做序,,序的開頭便提到“荔枝生巴峽間”。他還介紹說,,荔枝的果實像葡萄一樣聚成簇,,核像枇杷,殼像紅色絲綢,,膜像紫色薄綢,,瓤像冰雪般晶瑩,漿液像醴那樣甜美,,又像酪那樣略略帶酸:“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贝笾戮褪沁@樣,,但實實在在的荔枝比描述的這些還要更好!

隨后,白居易依依不舍地離開了忠州,,回到了闊別五年的長安,。

杭州

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白居易回到長安,,先后擔任主客郎中,、知制誥、中書舍人等職,。但他并沒有在長安待多久,。唐敬宗長慶二年(822),白居易上書評論河北的軍事,,但他的建議并未被采納,,加上當時朋黨之爭日益激烈,白居易對于朝政日漸失望,,于是主動要求到外地任職,。當年七月,他被任命為杭州刺史,,從而開啟了在江南的為官生涯,。

白居易在杭州時,吃飽飯后喜歡閑坐,,淺淺地飲上一杯酒,,緩緩地彈奏幾曲琴音。他自己淡淡地表示:“誰知利名盡,,無復長安心,。”此時的白居易,,已經(jīng)淡薄了名利之心,,對于功名利祿不再留戀,也厭倦了官場的鉤心斗角,,主動遠離塵世間的紛爭,。隨著年紀漸長,白居易的身體大不如前,,在杭州時,,白居易大病了幾場,加上公務繁忙,,抑或是杭州令人歡喜的事物實在太多,,白居易沒能來得及記下更多與美食有關的文字。不過,,他曾提到,杭州有一種叫做“梨花春”的名酒:“紅袖織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當時杭州當?shù)仫L俗,要趁著梨花綻放時釀造美酒,,名曰“梨花春”,。也許正是有了名酒相伴,白居易在杭州的日常中,,酒出現(xiàn)的頻率更高了,。

白居易在杭州的時間并不長,長慶四年(824)五月,,白居易被任命為太子左庶子,,分司東都。雖然在杭州待了不到兩年時間,,但杭州無疑是最令白居易魂牽夢繞的地方之一,,他晚年時回憶起江南時寫道:

江南憶,最憶是杭州,。山寺月中尋桂子,,郡亭枕上看潮頭,何日更重游,。

——《憶江南詞三首·其二》

蘇州

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唐朝以長安為首都,以洛陽為陪都,,分別稱為京師和東都,。白居易的新官職為“太子左庶子”,表面上是輔佐太子,,可“分司東都”,,其實類似于半退休的狀態(tài)。白居易于長慶四年秋天來到洛陽,,還在陽城東南隅風光秀麗的“履道里”購買了一所宅子,,也許他已打算在這里度過晚年??墒屡c愿違,,第二年,他再次被派往江南,。這一次,,他要去的地方是蘇州。

人們都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這話一點兒都不假,。白居易喜歡吃魚,這一點他在江州時咱們就知道啦,。蘇州的魚,,味道可不遜于江州魚,甚至“朝盤鲙紅鯉”,。蘇州的魚,,可以從早吃到晚?!镑帯?,是魚生的一種稱呼。將新鮮紅鯉魚切成細片,,蘸著調(diào)料食用,,好不快意。后來,,白居易在給元稹的詩中還回憶過蘇杭的魚:“魚鲙芥醬調(diào),,水葵鹽豉絮?!?

水葵即莼菜,。用芥醬為新鮮魚片調(diào)味,用豆豉和鹽烹煮莼菜,,這些美味,,都是白居易關于江南記憶里的美好碎片。此外,,唐朝的蘇州,,每年夏至時都有擺設“夏至筵”的風俗,筵席上會擺上各種好吃的:“粽香筒竹嫩,,炙脆子鵝鮮,。”

夏至通常連著端午節(jié),,所以正是吃粽子的季節(jié),。在當時的南方,流行一種“筒粽”,,即咱們今天所說的竹筒粽,。做法大致為用新鮮的嫩竹盛著米,再用寬大的竹葉或蕉葉,、粽葉封住竹口烹熟,。筒粽清香軟糯,并帶有淡淡的竹香味,。還有那烤得香脆的嫩鵝,,饞得人直流口水,。從字里行間,咱們都已經(jīng)聞到了美食的香氣,。

那時的蘇州“每家皆有酒,,無處不過船?!边@些熱鬧景象無不映照著姑蘇之繁華。除了好酒好菜,,江南的水果也十分不錯,,白居易最愛的大概是江南的櫻桃:“含桃最說出東吳,香色鮮秾氣味殊,?!?

“含桃”是櫻桃的別稱。白居易喜歡江南的櫻桃,,他覺得江南的櫻桃最好吃,,其色澤鮮艷,香氣濃郁,,味道也比別處的好,。只是,這時的白居易已經(jīng)疾病纏身,,唐敬宗寶歷二年(826),,五十五歲的白居易離開了蘇州。許多年以后,,他回憶起蘇州的日子時寫道:

江南憶,,其次憶吳宮。吳酒一杯春竹葉,,吳娃雙舞醉芙蓉,,早晚復相逢。

——《憶江南詞三首·其三》

洛陽

紅粒陸渾稻,,白鱗伊水魴

唐文宗太和元年(827),,白居易回到長安,擔任秘書監(jiān),。他穿上了紫色朝服,,配上了金魚袋。在唐朝,,只有三品以上的官員才能享受紫色朝服與金魚袋的殊榮,。秘書監(jiān)是從三品文官,掌管藏書與編校工作,。

第二年,,白居易轉(zhuǎn)任刑部侍郎,。太和三年,白居易因身體原因,,領了一個“太子賓客”的閑職,,并回到了洛陽,居住在履道里的宅子中,。白居易晚年的大部分時間都生活在洛陽,,并在唐武宗會昌二年(842),以刑部尚書的身份致仕,。但這并不是他擔任的最高官職,,太和九年,他還曾被加封為太子少傅分司東都(正二品),,但這只是一個虛銜,,類似于榮譽稱號。

他的待遇本就優(yōu)厚,,俸祿也不斷增加,,但職位卻清閑安穩(wěn)??梢哉f過得安閑自在,,他偶爾參與朋友間的宴會:“凈淘紅粒罯香飯,薄切紫鱗烹水葵,?!碑敃r,洛陽附近的陸渾縣盛產(chǎn)紅米,。白居易吃著香噴噴的紅米飯,,吃著切成薄片的鮮魚肉和莼菜。不由得想起了當年在蘇州的日子,,忍不住在宴席上問從蘇州來的客人:“停杯一問蘇州客,,何似吳松江上時?!?

“伊水魴”指流經(jīng)洛陽的洛水中的鯉魚,,因為味道鮮美,在當時是一種不可多得的珍味,。紅米飯配上伊水魴,,每一口都合乎白居易的口味,讓他吃得舒適滿足,,稱心如意,。

紅粒陸渾稻,白鱗伊水魴,。庖童呼我食,,飯熱魚鮮香,。箸箸適我口,匙匙充我腸,。

——《飽食閑坐》

至于常吃的蔬菜,,白居易依然比較喜歡吃筍,此外還有葵菜:“宿雨林筍嫩,,晨露園葵鮮,。烹葵炮嫩筍,可以備朝餐,?!薄翱笔且环N古老的蔬菜,現(xiàn)代人常將其稱為冬葵,、冬莧菜,是古人最常吃的蔬菜之一,。

會昌元年(841)白居易年屆古稀,,可他依然喜歡湊熱鬧。寒食節(jié)是我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之一,,清明前后三天分別稱為頭寒食,、正寒食、末寒食,。在唐朝,,人們每到寒食節(jié)還會擺設寒食宴。白居易在當年參加了多次:“雞毬餳粥屢開筵,,談笑謳吟間管弦,。”

寒食宴上必不可少的是甜粥和“雞毬”,。有人曾說,,雞毬興許是雞肉丸子。但在古代,,人們寒食期間禁止用火,,吃的也是冷食。雞毬興許不是真正的肉類食品,,但其具體形象,,現(xiàn)在已難以考證。

白居易晚年體弱多病,,腿腳不靈活了,,聽覺和視覺也嚴重衰弱。加上他信奉佛教,,吃得總體比較清淡:“午齋何儉潔,,餅與蔬而已,。”他時不時還要來一段“齋戒”,。齋戒期間,,既不能喝酒,也不能吃葷,。會昌二年,,退休的白居易齋戒完畢后,妻子楊氏為他張羅了一桌豐盛的菜肴:

魴鱗白如雪,,蒸炙加桂姜,。稻飯紅似花,調(diào)沃新酪漿,。佐以脯醢味,,間之椒薤芳。

——《二年三月五日齋畢開素當食偶吟贈妻弘農(nóng)郡君》

吃的還是紅米飯,,下飯的依然是魚,。魚是清蒸的,加上肉桂,、生姜等香料調(diào)味,。紅米飯上澆上了用動物乳汁調(diào)制的調(diào)味醬,再加上些其他的小菜,,并以花椒和薤菜添香,。薤,即咱們今天說的藠菜,,或藠頭,。聞著飯菜香氣,白居易迫不及待地拿起了筷子:“山妻未舉案,,饞叟已先嘗,。”吃著可口的飯菜,,看著眼前和自己一樣滿頭白發(fā)的老伴,,白居易心生感激,不由得放下碗筷,,握緊妻子的手:“偕老不易得,,白頭何足傷?!?

會昌六年(846),,七十四歲的白居易在洛陽去世,朝廷追贈其為尚書右仆射,即宰相之職務,。與那些美麗的地方“早晚復相逢”的愿望,,也成了一種遺憾。

其實,,晚年的白居易,,時時回憶起自己年輕時去過的那些地方。他還會回味那些吃過的美食,,想起陪伴過自己的好友,。比如他曾回想起江州的鮮魚與美酒,追憶起自己在大雪天里呼朋喚友喝小酒的逍遙時光: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壚,。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問劉十九》

(編輯:月兒)


胡麻餅,、巴渝荔枝……白居易的人生美食地圖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quán)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