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短視頻平臺“中式卡點變裝”視頻出圈,,多名博主在中國傳統(tǒng)音樂與現代說唱結合的背景音樂下,,展示多種富有中國特色的妝容及變裝引起青年人關注。
從馬面裙,、各種形制的漢服,,到近期畢業(yè)典禮流行的簪花帽,再到短視頻中的“中式變裝”,,“國風”越來越受到“Z世代”青年的喜愛,。(Z世代,通常是指1995年至2009年出生的一代人,,他們諳熟數字科技,,受到互聯網、即時通信,、社交媒體的影響極大,。)中華傳統(tǒng)文化成為年輕一代表達態(tài)度和個性的方式。現代元素的融入,,也給傳統(tǒng)文化的表達注入了新的靈感與活
中式變裝
國風敘事塑造“中國超級英雄”
“中式卡點變裝”也被稱為“中式變裝”,,其以中國傳統(tǒng)元素為基礎,展現各個時期的經典服飾和妝容的變化,,同時結合現代審美進行修改加工,。“中式變裝”注重多個服飾細節(jié)與妝容整體的和諧統(tǒng)一,,既展現了傳統(tǒng)的古典造型又有現代的風格體現,。
在“中式變裝”博主們的視頻中,滿眼都是獨特的東方美學,。開場就是各種中式樂器的演奏,,隨著一聲聲鼓點,,博主們的妝容、服飾依次變化,,漢服,、唐裝、旗袍,、戲服……各種獨具東方特色的妝造讓人不舍得眨眼,。
“中式變裝”潮流中,有些博主也會選擇綜合變裝,,其中包含旗袍,、漢服等,但也有博主專攻一條賽道,,如紅樓夢,、戲曲等。
美妝博主“荷里寒”拍攝的主題是有關紅樓夢的變裝,。她視頻中出現的人物主要有林黛玉,、王熙鳳等,多條視頻點贊都超過了100萬,。
“荷里寒”真名叫陳曉寒,。在她的“中式變裝”視頻中,從妝容的細致勾勒,,到服飾的精心搭配,,再到發(fā)型的巧妙設計,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充滿了她對這一角色的敬意和熱愛,。
陳曉寒認為,,林黛玉“雖然身體柔弱,但精神卻異常堅韌” ,,所以為了拍出心目中那個堅強獨立的“大女主”形象,,陳曉寒根據自己的理解,把體弱多病的“林妹妹”變成了身披戰(zhàn)甲,、威武霸氣的“林教頭”,。
陳曉寒認為,藝術就應該要有創(chuàng)新和突破,。她希望通過自己的鏡頭,,讓更多人看到林黛玉可能存在的另一面,看到一個勇敢,、自由的獨立女性形象,。
今年29歲的博主朱鐵雄,是互聯網視頻圈內出了名的“產量極低,、質量極高,、不敢催更的博主”,。近三年來,他和團隊以國風文化為底色,,累計創(chuàng)作30余件作品,。盡管輸出頻率慢,,接近每月一更,,卻依然穩(wěn)獲千萬級粉絲量。
視頻中的朱鐵雄,,是把金箍棒耍得虎虎生風的“齊天大圣”孫悟空,,是駕著風火輪上天入地的神童哪吒,還是怒發(fā)沖冠舞大刀的關云長,、策馬長槍的趙子龍……
他和他的團隊以“國風+敘事+變裝”的形式,,在“網生代”心中再塑著一個個“中國超級英雄”。
記者注意到,,在多個博主的變裝視頻中,,出現較多的還有花木蘭的形象。美妝博主“寬寬”置頂的一條“中式變裝”視頻就出現了形象硬朗的花木蘭,。視頻中,,“寬寬”畫著厚重的眉毛和濃黑的眼線,以突出人物的英姿颯爽,,網友忍不住在評論區(qū)留言,,“美妝界卷起來了”“花木蘭太帥了”。
花木蘭的女扮男裝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最早的變裝,,如今各大博主將它帶入“中式變裝”視頻里,,不但進一步打破了性別的界限,更讓花木蘭既能在戰(zhàn)場上英勇殺敵,,又能在平日里展現女性溫婉細膩特質的多面形象,,深深印在了網友的腦海中。
走向國際
中式美學受到外國網友好評
“中式變裝”視頻不只在國內掀起一股國風浪潮,,在國際上也深受眾多國外網友追捧,。
“愿以此心寄華夏,且將歲月贈山河”,,5月19日,,“寬寬”發(fā)布了一則“中式變裝”視頻。視頻中,,折扇一轉,,一張張精致的中式妝面隨著扇子每轉一圈變換一次,從改良越劇妝,、京劇妝再到旗袍妝,、苗族妝……跟隨著背景音樂的節(jié)奏卡點,,各種中式妝容被一一展示出來。
“寬寬”這條視頻最先是在國內短視頻平臺發(fā)布的,,但在國內走紅后,,有網友喊話“姐姐快把視頻發(fā)在外網上,讓外國人看看什么是中式高端局”,。
“寬寬”也覺得,,這是非常好的宣傳中國文化的機會,于是就把視頻發(fā)到了國外的Instagram(一款圖片分享社交應用)上,。
起先“寬寬”還會擔心,,國際友人可能沒辦法完全理解中式美學,沒想到恰恰相反,,這條視頻竟然在外網上大受好評,。他們在評論區(qū)留言:“太厲害了”“太有才華了”“轉場太強了”“最喜歡戰(zhàn)士妝(陳麗君妝)”“對中國服裝感興趣,要鏈接中”……
“這個視頻在外網爆火,,我最深的體會就是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寬寬”說,。
“寬寬”告訴北青報記者,,這條時長90秒的變裝視頻,光轉場就100多個,,制作耗時兩周,,由于時間緊、任務重,,拍攝期間有一周的時間她每天只睡兩個小時,。
“寬寬”表示,視頻從道具和服裝準備,、拍攝到剪輯全部都是她一個人完成,。“拍攝時很累,,有時我還邊拍邊哭,。”“寬寬”說,。好在她的辛苦很快就有了反饋,,該“中式變裝”視頻發(fā)布之后,僅過了一天,,國內短視頻平臺播放量就超過了1億,,點贊過100萬,評論高達27萬,。
東方美學
令人動容的藝術表達
在“寬寬”短視頻賬號的用戶畫像里,,年齡介于18歲到23歲的“Z世代”尤為鐘情于觀看“中式變裝”視頻,。
對于他們而言,“中式變裝”類視頻的魅力與博主華美的服飾,、精致的妝容,、創(chuàng)新的剪輯手法等因素息息相關。他們認為,,“中式變裝”不僅僅是一種打扮,,也是一種令人動容的藝術表達
“我承認,我的漢服DNA動了”,,網友@vera_pei也是一個漢服愛好者,,她表示,,“中式變裝”視頻中展示的每一件傳統(tǒng)漢服,,無論是古樸的、華麗的,、飄逸的還是大氣的,,都完美地詮釋了她對東方美的想象。
平時,,@vera_pei特別關注漢服的細節(jié),,她認為漢服上的圖案蘊含著祖先的祝福與智慧,這是文化深厚的體現,?!氨热缣拼膶毾嗷y漢服,其設計靈感多來源于牡丹和蓮花,,象征著榮耀和富貴,,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貴氣質?!?
對于年輕人以變裝形式重新演繹漢服文化,,她認為不僅是文化的傳承,更是民族自信心的體現,。
除了服飾的華麗變幻,,一些人群還特別傾心于探索中式妝容的魅力。在“中式變裝”視頻的大門類中,,也出現了專注于妝容藝術的變“妝”視頻,。
在流行博主朵朵花林的一條變“妝”視頻的評論區(qū),有網友引用經典詩句“小山重疊金明滅,,鬢云欲度香腮雪”,,來贊美其對中式妝容的精湛演繹。
在網友小姜看來,,“中式變裝”視頻之所以如此吸引人,,不僅在于其妝容的視覺沖擊力,,更在于其散發(fā)出的獨特美感。
相較于濃艷的歐美妝容,,中式妝容以其淡雅和素凈,,展現出一種含蓄卻又不失力量的美感?!斑@種美麗中蘊含的自信不張揚,,卻深深觸動人心?!毙〗f,。
桃泱(化名)對古風妝容頗有了解,她發(fā)現,,一些變裝博主已經開始深摳中式妝容的細節(jié)了,。“曾經,,一些博主雖然標榜中式風格,,卻仍堅持韓式平眉的畫法。現在,,她們甚至剃掉自己的眉毛,,重新描繪遠山眉、新月眉等傳統(tǒng)眉形,?!?
小姜還提到,講究的剪輯手法也是讓一眾網友對“中式變裝”視頻“上頭”的重要原因,。原來,,許多“中式變裝”視頻在剪輯上都采取博主先故意扮丑,繼而卡點跳轉到瞬間變驚艷的模式,。這種強烈的反差感帶來了強烈的視覺沖擊,。
桃泱也表示,博主們變裝前甚至會故意搞怪,,素顏隨意勾勒幾筆,,這樣便能和后面精致的中式妝容形成鮮明對比。此時,,觀眾的好奇心被成功勾起,,并被驅使著看完整條視頻。
除了服飾妝容包含了多種中式元素,,一些變裝博主視頻配樂,,也會穿插說唱和戲腔的結合,其花樣百出到令網友們直呼,“變裝界這是要考研嗎,?”
情感記憶
激發(fā)內心深處血脈相連的振奮感
在服飾和妝容等元素之外,,“中式變裝”視頻之所以如此受歡迎,唯有“血脈覺醒”能夠解釋,。
博主@不要黑眼圈制作過一條融入京劇元素的“中式變裝”視頻,。她表示,長大后才真正理解為何老一輩喜愛戲曲,。
視頻中的服裝,、表演甚至聲線都令人身臨其境?!翱磥?,傳統(tǒng)文化確實植根于內心深處。小時候或許難以理解為何長輩鐘愛戲曲,,但隨著年齡增長,,我越發(fā)覺得這是一種極具韻味的文化體驗?!?
網友Xat提到,,一些博主在角色選取時會結合影視劇中古代、近現代或者神話傳說中的人物形象,,比如花木蘭從軍、霸王別姬等,,這些形象在她童年時期曾深深印入記憶,,如今重看這類視頻,不由自主地喚起了童年的情感回憶,。
從另一個角度看,,博主們通過自己對中式服裝的理解,創(chuàng)作出各種風格的變裝視頻,,實際上也是在傳播中國傳統(tǒng)文化,,展示古人對美的高度鑒賞力。
“看到我們國家如此優(yōu)雅大氣的服裝,,不由得產生一種自豪感,。因此,每當看到變裝過程中的服裝變化,,都會激發(fā)內心深處那份與文化血脈相連的振奮感,。”Xat說,。
專家解讀
傳統(tǒng)文化歷久彌新的生命力給年輕人帶來自信和獲得感
“‘華流’才是‘頂流’,。中式變裝不僅傳承了我國優(yōu)秀的傳統(tǒng)文化,也為現代年輕人提供了一種表達自我個性和才華的方式?!薄皩拰挕钡姆劢z,、女大學生小米說。
北青報記者注意到,,“Z世代”的這批年輕人出生在中國國力不斷提升的年代,,國潮文化以其獨具特色的識別性,受到了他們的認可與追捧,,從而成為先鋒青年的流行時尚,。
無論是“新中式”產品或者是“中式變裝”自帶的文化屬性和社交價值,對他們自然有著很強的吸引力,。
在山東大學儒學高等研究院特聘教授楊朝明看來,,當下,國風國潮元素漸受青年人追捧,,并頻頻“出圈”,,既是因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蘊含的思想精髓和審美觀念,激起年輕一代的情感共鳴,,也源于其歷久彌新的生命力給“90后”“00后”帶來精神上的自信和獲得感,,是國人文化自信回歸的一種表現。
楊朝明認為,,今后一段時間,,傳統(tǒng)文化、國風國潮的熱度將持續(xù)走高,,更深入地走進民間,、走向大眾,搭上年輕人的脈搏,?!霸谶@個過程中,我們應對自己的文化形成更準確客觀的認識,,了解它的歷史,、特質和深層價值觀?!?
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院長胡正榮也認為,傳統(tǒng)文化所固守的是內核中蘊含的民族精神,、價值與身份標記,,而非單純的外在形式,文化延綿需要主動擁抱時代,,不斷與新事物交融,。
“人群聚集矚目是傳承的關鍵,如今,短視頻和直播平臺就是當下擁有最大流量的‘舞臺’,。從傳播角度講,,這個‘舞臺’,傳統(tǒng)文化不容錯過,?!焙龢s認為,尤其是在全球化的今天,,傳統(tǒng)文化需要具備當代性和世界性,,用歷史元素服務當下與未來,才能成為人類共有的記憶而源遠流長,。
西安工業(yè)大學學生趙英池從年輕人的角度談了自己的觀點,。他覺得,“中式變裝”視頻的火爆,,背后蘊含的是年輕人對中國傳統(tǒng)美學的重新認識和尊重,。這種風格的流行可以激發(fā)青年的文化自豪感,使他們更加自信地展示自己的文化身份,。
“傳統(tǒng)的中式服裝往往注重細節(jié)和工藝,,展現出一種古典的韻味和美感,而現代社交媒體可以將特點放大,,增加人們的喜愛,。” 趙英池表示,,這種傳統(tǒng)與現代的融合,,又將中式變裝注入強大的生命力。
(編輯:月兒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