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琰詩歌:五月,,家鄉(xiāng)的麥子熟了(三首)

  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笑琰(靳新國)2024-05-2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收割機從麥田開過,鋼鐵巨獸,吞噬著金黃的海洋。

笑琰詩歌:五月,,家鄉(xiāng)的麥子熟了(三首)

五月,,家鄉(xiāng)的麥子熟了(三首)

★笑琰


在五月的懷抱里,

家鄉(xiāng)的麥田泛起了金色的漣漪,。

陽光灑落,,如同細碎的金粉,

鋪展在大地母親的肌膚之上,。

麥穗沉甸甸,,低頭致意,

它們是農人心中的寶藏,

歷經冬日的嚴寒,,春雨的滋潤,,

終于迎來了夏日的成熟與輝煌。

風吹過,,麥浪翻涌,,

仿佛是大自然的交響樂章,

每一陣風都是指揮家,,

引領著麥海奏響生命的頌歌,。

家鄉(xiāng)的小路旁,,孩子們嬉戲,,

他們的笑聲與麥浪交織,

構成了一幅溫馨的田園畫卷,,

讓人心中涌起無盡的柔情與懷念,。

五月的麥子熟了,

不僅僅是糧食的豐收,,

更是心靈的滋養(yǎng),,

是對勞動的尊重與贊美。

在這個季節(jié),,我們收獲的,,

不僅是麥穗,還有希望與夢想,,

它們如同麥田里的種子,,

深植于心,等待下一個春天的綻放,。


笑琰詩歌:五月,,家鄉(xiāng)的麥子熟了(三首)


收割機從麥田開過


收割機從麥田開過,

鋼鐵巨獸,,吞噬著金黃的海洋,。

它的步伐,沉重而有力,,

在晨光的照耀下,,劃出一道道歲月的溝壑。

麥浪翻滾,,像是在告別,,

那些曾經的堅韌,如今化作柔軟,。

它們在機械的擁抱中,,找到了歸宿,

每一粒麥粒,都承載著農人的希望與夢想,。

收割機的轟鳴,,是收獲的贊歌,

它在田野上回蕩,,喚醒了沉睡的土地,。

那些曾經的手工勞作,已成過往,,

現(xiàn)代化的節(jié)奏,,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跳動。

收割機從麥田開過,,

留下的是整齊的麥茬,,和未來的希冀。

在這片豐饒之地,,每一次收獲,,

都是對生命循環(huán)不息的最好詮釋。


笑琰詩歌:五月,,家鄉(xiāng)的麥子熟了(三首)


夏日,想起在鄉(xiāng)下的童年


夏日的熱浪翻滾在都市的鋼筋森林,,

我卻在心底深處,遇見一片綠蔭,。

那是鄉(xiāng)下的夏天,,童年的記憶,

在歲月的長河中輕輕搖曳,。

我想起了那片金黃的麥田,,

風吹過時,它們像是大海的波浪,。

我在其中奔跑,,追逐著風的腳步,

汗水和歡笑交織成最美的樂章,。

那時的天空,,高遠而清澈,

云朵像是棉花糖,,軟軟地飄蕩,。

我在樹蔭下,聽著蟬鳴,,數(shù)著星星,,

那些日子,簡單而純粹,,如同清泉流淌,。

我還記得那些夏夜的螢火蟲,

它們在黑暗中點亮了小小的燈籠。

我和伙伴們,,手拉手,,圍成圈,

在月光下,,跳起我們自編的舞蹈,。

夏日的鄉(xiāng)下,是我童年的天堂,,

那里有我最真摯的笑聲,,最自由的夢想。

如今,,我在城市的喧囂中回望,,

那些記憶,如夏日微風,,溫暖而悠長,。


笑琰詩歌:五月,,家鄉(xiāng)的麥子熟了(三首)

笑琰,,本名靳新國,字雨潤,,六十年代末生于河南安陽,,書法家,詩人,,資深編輯記者,,國學學者、新聞攝影師,,中學開始研習書法,初學顏,、二王和米字,擅書甲骨文,。

89年開始文學創(chuàng)作,,已在《詩刊》等全國五十多家報刊發(fā)表詩歌、小說,、新聞2000余篇(首),。《科學導報·現(xiàn)代教育》今日文教主編(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14—0015),、《山西科技報·立媒科經》今日文教主編(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14-0009),。

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院長、315記者攝影家網總編,、中華文教網總編,、華夏寺廟文化網總編、央代CGTW制播分離中心CCTV廣告代理“商企匯”攝制組總編導、中國攝協(xié)會員,、文化部中國傳統(tǒng)文化促進會宗教文化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聯(lián)·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理事、中國科學院美術家協(xié)會理事,、中國甲骨文書法藝術研究會理事,、中國蕭軍研究會華語紅色詩歌促進委員會副會長,中國楹聯(lián)學會會員,、北京書協(xié)會員,、北京市寫作學會副秘書長、河南省作家協(xié)會會員,、青島農業(yè)大學客座教授,、河南濮陽板橋書畫院名譽院長等。

(責任編輯:土火)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