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磚黛瓦,,紅墻圍繞,,綠樹蔭翳。在四川省眉山市中心城區(qū),,坐落著北宋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轍父子三人的故居——三蘇祠,。
走進占地106畝的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啟賢堂,、來鳳軒,、披風榭等一座座古建筑下,古井,、老樹,、匾聯(lián)等一處處古遺存前,,來往游客絡(luò)繹不絕。有的聆聽講解,,不時頷首,;有的凝視文物,若有所思,。
“‘一門父子三詞客’,,這是三蘇父子書寫的文化傳奇?!泵忌饺K祠博物館文物部主任,、文博研究館員徐麗說,自1959年建館以來,,博物館(最初名為“三蘇紀念館”)持續(xù)保護,、修繕古建筑,征集,、修復(fù),、展陳上萬件文物和文獻資料,“這幾年,,得益于三蘇文化的傳承弘揚,,來這里參觀的游客與日俱增,2023年超過158萬人次,?!?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diào),要積極推進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的多重價值,,傳播更多承載中華文化、中國精神的價值符號和文化產(chǎn)品,。2022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三蘇祠考察時指出,“一滴水可以見太陽,,一個三蘇祠可以看出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們說要堅定文化自信,中國有‘三蘇’,,這就是一個重要例證,。”
以三蘇祠為依托,,眉山市著力推進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保護傳承利用,,推動三蘇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zhuǎn)化、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
保 護
精細修復(fù),、智慧管理文物古籍,,以原材料、工藝,、結(jié)構(gòu),、形制開展古建修繕
微風拂過,輕輕掀起桌上一頁頁紙,。
俯身,,伏案,劉良勇拿起毛筆蘸取漿糊,,一點點將宣紙潤濕,。“這是古籍,、字畫修復(fù)的關(guān)鍵一步,。紙張要選用貼合古籍材質(zhì)的老紙,便于保存,?!痹诿忌饺K祠博物館文物修復(fù)中心,55歲的書畫修復(fù)師劉良勇打開了話匣子,。
平整,、噴水、刷漿,、補紙……這樣的步驟,,日復(fù)一日。
“每年春天,,我們都會翻檢館藏書畫,,有受潮發(fā)霉、出現(xiàn)破損的,,就得及時修復(fù),。你看,這幅畫就曾修過,?!眲⒘加聨е浾咦叩金^中陳列的《東坡先生笠屐圖》前。畫作中,,披斗笠,、著木屐的東坡居士形象栩栩如生;畫作前,,不少游客目不轉(zhuǎn)睛,,駐足欣賞。
“這幅畫繪制于清代,,是國家三級文物,。過去,館內(nèi)濕度較大,、潮氣較重,,翻檢中我們發(fā)現(xiàn)畫作有多處霉點,畫紙中間還有裂開的縫隙,?!眲⒘加抡f起修復(fù)過程:先用排刷蘸上熱水清洗霉點,再用毛巾吸干,,反復(fù)幾次,,霉點幾近消除。之后再揭裱,、覆背……一點點修復(fù),。
“字畫修復(fù)是個細致活,要耐住性子,,下繡花功夫,。”劉良勇說,,在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像他這樣的書畫修復(fù)師有8人,“有時,,我們?yōu)樾迯?fù)一幅畫,,要花好幾個月時間?!?
讓劉良勇頗感欣慰的是,,近些年,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里需要修復(fù)的字畫,、古籍越來越少,。這是為何?
“保護書畫類文物,,溫度一般要求控制在22攝氏度左右,,濕度保持在45%以下。為控制溫濕度,,以前是在庫房內(nèi)安裝空調(diào),、抽濕機,2019年博物館安裝了恒溫恒濕系統(tǒng),,保護更加得力,,也省去了每年晾曬字畫古籍的環(huán)節(jié)。”徐麗告訴記者,。
過去,,每到小暑節(jié)氣前后,陽光普照的日子里,,三蘇祠的空地上總能看到一幅幅鋪開的字畫,、一卷卷攤開的古籍。光線曬透紙張,,可防霉變或蟲蛀,。“三蘇祠上萬件藏品中,,字畫古籍類文物占到約八成,,每次晾曬都得花好幾天工夫?!毙禧惤榻B,,“這些年,我們增添了文保監(jiān)測設(shè)備,,加強對藏品的相關(guān)數(shù)據(jù)采集,,推動古籍字畫等文物保護更精細、更智慧,?!?
走出修復(fù)中心,繞過池塘,,穿過長廊,,來到東坡盤陀坐像前的披風榭。眼前這座兩層古建,,臨水而設(shè),,筒瓦屋面,灰塑屋脊,,古意盎然,。“披風榭始建于南宋,,清光緒年間進行了重修,。”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園林管理部部長林小平說,,“三蘇祠歷史上有文字記錄的修繕達30多次,,最近一次大修發(fā)生在2013年4月蘆山強烈地震后。當時,,包括披風榭在內(nèi)的16處古建遭到結(jié)構(gòu)性破壞,,存在倒塌風險,。”
彼時,,國家文物部門很快派專家到現(xiàn)場檢查各類受損情況,。此后兩年,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閉館,,按照原材料,、原工藝,、原結(jié)構(gòu),、原形制的“四原”原則,組織施工團隊對古建開展修繕,。
做到“四原”不容易,。為尋找跟古建原木料相似的兩根原木,林小平跑遍眉山,、樂山等地,,終于在一家舊料市場找到。修復(fù)工藝復(fù)雜,,工人將石灰發(fā)酵,、過篩,再加入糯米,、豆?jié){等,,反復(fù)敲打幾個小時后成漿,只為還原古建的灰塑屋脊,。
如今,,16處古建修復(fù)如初,跟進修繕持續(xù)開展,。林小平介紹,,2020年以來,各級財政共投入文物保護資金8600余萬元,,先后組織實施三蘇遺址遺跡文物保護工程項目10余個,,“這些年,我們還編制了7個有關(guān)三蘇祠古建修復(fù)維護的方案,,日常開展例行檢查,,推動古建動態(tài)監(jiān)管、精細管護,?!?
研 究
利用館藏文物文獻,與專家學者深度合作,,深入挖掘三蘇文化資源
“這幅畫描繪了東坡先生謫居海南儋州期間,,外出訪友途中遇到大雨,便借農(nóng)家斗笠、木屐穿戴,,引得婦女孩童大笑而他自己卻泰然處之的故事,。寥寥幾筆,一個身處逆境仍自得其樂的人物形象躍然紙上,?!畺|坡笠屐’形象深入人心,體現(xiàn)了我國古代文人對樂觀豁達,、與民同樂精神的推崇,。”《東坡先生笠屐圖》前,,一名講解員面對觀眾娓娓道來,。
解說詞出自徐麗之手?!安粌H要介紹文物本身,,更要向觀眾傳遞三蘇文化的內(nèi)涵?!毙禧愓f,。為撰寫《蘇祠漫步——三蘇祠導(dǎo)覽解說詞》,她一頭扎進館藏文物文獻中,,查史料,、讀傳記、鉆研三蘇著作,,向?qū)<艺埥?,并在解說過程中根據(jù)游客提出的問題和建議,反復(fù)打磨,,不斷完善,,歷經(jīng)多年終于成稿。
“‘問汝平生功業(yè),,黃州惠州儋州,。’蘇東坡的一生跌宕起伏,,他苦中作樂,,還心系百姓,在偏遠的貶謫之地鑿井引泉,、勸人農(nóng)耕,、開堂講學?!泵忌绞凶骷覅f(xié)會主席劉小川說,。
家住下西街,,緊鄰三蘇祠,劉小川童年時常來古祠,?!靶r候,一放學我就跑到碑廊,,把蘇東坡的字一點點拓印下來,,回家仔細臨摹?!眲⑿〈ɑ貞浀?。
兒時只覺有趣,長大后勤讀書,,劉小川對蘇軾的生平事跡越了解,,研究的興趣越濃厚,。為深入挖掘三蘇文化,,他從浙江杭州到湖北黃岡,從廣東惠州到海南儋州,,一路尋訪蘇軾舊跡,,體味其詩文背后的心境?!爱斄私獾剿谫僦荨碂o肉,,病無藥,居無室,,出無友,,冬無炭,夏無寒泉’的困頓境況后,,再看《東坡先生笠屐圖》,,更覺其樂觀心態(tài)難能可貴?!眲⑿〈ǜ锌?。
如今,63歲的劉小川已創(chuàng)作出版《品中國文人·蘇東坡三百篇》等多部作品,,“最近我與一位翻譯專家合作,,正在創(chuàng)作打磨《蘇東坡詩詞一百首賞析》英文版,希望推動三蘇文化走出國門,,讓更多國外讀者了解三蘇,。”
相比劉小川,,他的哥哥劉川眉則對蘇洵及其作品探究興趣更大,,相繼出版了《眉山蘇洵》《蘇洵新傳》等書籍,。“作為蘇軾,、蘇轍的父親,,蘇洵對兩個兒子的成長有著重要影響。豐富對他的認識,,能夠加深讀者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shè)的理解,。”劉川眉說,。
成如容易卻艱辛,。“史書上關(guān)于蘇洵的記載不多,?!眲⒋颊f,三蘇祠內(nèi)收藏的文物文獻發(fā)揮了大作用,,“記不清跑來多少回,,通過他留下的幾十首詩和大量書信、文稿,、古籍等,,細細研讀揣摩,進而走入他的精神世界,?!?
這天一早,劉川眉再次來到眉山三蘇祠博物館,。館內(nèi)一間圖書室里擺滿文獻,,他要找的《三蘇評傳》等書籍就在其中,“這個圖書室收藏了不少與三蘇有關(guān)的書籍,,對從事三蘇文化研究的人員免費開放,。”
三蘇文化的挖掘整理,,離不開專家學者參與,。近年來,眉山市整合優(yōu)質(zhì)資源,,將原來的眉山市三蘇文化研究院與眉山三蘇祠博物館合并,,共同掛牌“眉山三蘇祠博物館(眉山三蘇文化研究院)”,合力推進三蘇文化研究,,整理歷代名家研究三蘇的文獻資料1000余冊,,參與編纂出版《三蘇文化資料索引》《三蘇文化大辭典》等書籍,參與創(chuàng)作文學作品40余部,。
“我們將進一步利用好三蘇祠的館藏資源,,與專家學者深度合作,,深入挖掘文物和文化遺產(chǎn)的多重價值,讓三蘇文化走向讀者,、深入人心,。”徐麗說,。
傳 承
成立“傳承東坡文化”骨干講師團,,打造志愿講解品牌項目,傳播三蘇文化
臺上,,作為眉山三蘇文化研究院特邀研究員,,劉川眉對蘇東坡《黃州寒食詩帖》的創(chuàng)作背景、書法成就如數(shù)家珍,;臺下,,數(shù)十名“傳承東坡文化”骨干講師團成員聚精會神,記錄要點,。
這是一次蘇東坡書法藝術(shù)知識講座,,也是一堂骨干講師團成員培訓課。
“2017年,,眉山東坡區(qū)教育體育局與眉山三蘇文化研究院合作,,從全區(qū)教師中招募三蘇文化愛好者,組建了這支骨干講師團,,向?qū)W生、市民傳播三蘇文化,?!奔嫒喂歉芍v師團專家顧問的劉川眉說。
骨干講師團成立后,,成員分成東坡詩詞文賦,、家訓家風、為官為人,、書畫藝術(shù),、飲食文化5個小組。每個小組安排一名三蘇文化研究專家擔任導(dǎo)師,,通過辦講座,、誦名篇、實地探訪等形式開展培訓,。
培訓時,,少不了眉山三蘇祠博物館的專家助力。首任館長周華君擅長丹青,,來講解東坡書畫作品,;老館長楊常沙研究三蘇家訓家風頗有心得,,來講述三蘇讀書正業(yè)、孝慈仁愛等家風故事……
前往三蘇祠追根溯源,,是骨干講師團成員的必修課,。“每次培訓,,導(dǎo)師都會帶著我們走進三蘇祠,,與文物古跡面對面,實地感受三蘇文化,?!惫歉芍v師團成員蘇文軍說。
三蘇祠內(nèi)的東園碑廊,,存碑140通,,其中蘇軾書法手跡刻石近百通。記載蘇軾與弟子李方叔師生情誼故事的馬券碑,,蘇文軍多次在講解中提起,。“跟看書不同,,古碑承載著歷史滄桑,,斑駁的字跡讓人仿佛能夠穿越時空,更好地感悟二人間的深厚情誼,?!碧K文軍說。
通過設(shè)在眉山市東坡城市濕地公園的定點課堂和送教上門的流動課堂,,骨干講師團50多名成員迄今開展講座400余場,,吸引聽眾12萬余人次。
上午10點,,東坡城市濕地公園悅讀坊內(nèi),,“東坡小劇場”正式開講?!敖裉煳乙v的是蘇軾的母親——程夫人,。蘇軾幼時隨母讀書,母親勉勵他學習范滂,,剛正不阿……”臺上,,骨干講師團成員講得有聲有色;臺下,,聽眾聽得津津有味,。
有時扮成蘇東坡的樣子吟誦,有時將三蘇詩詞改編成曲演繹,,有時融入舞蹈快板形式開展講座……“骨干講師團成員寓教于樂傳播三蘇文化,,受到聽眾歡迎,。”悅讀坊負責人王國平說,。
骨干講師團走出去,,“蘇娃”講解員請進來。在三蘇祠中,,還有一群中小學生志愿講解員,。
“我們來看這副對聯(lián),出自東坡先生的詩句‘門前萬竿竹,,堂上四庫書’,。東坡喜竹,屋前多竹,,屋內(nèi)多書,,這是他對自己家的描繪?!眮眸P軒前,,11歲的鄒欣宇挺直身板,對著擴音器給游客講解,。就讀于眉山市東坡區(qū)蘇轍小學的鄒欣宇,,利用課余時間已在三蘇祠做了一年的志愿講解員,為游客解說40多場,。
2021年6月,,眉山三蘇祠博物館與共青團眉山市委、共青團東坡區(qū)委聯(lián)合打造“蘇娃講蘇府”志愿講解品牌項目,,在全市中小學生中招募志愿者,,目前志愿者團隊共有35人。
“從支持骨干講師團專業(yè)知識建設(shè),,到打造‘蘇娃講蘇府’志愿者隊伍,我們要將三蘇文化記下來,、寫出來,、講出去,讓三蘇文化在傳承創(chuàng)新中生生不息,?!泵忌饺K祠博物館館長陳仲文說。
弘 揚
創(chuàng)作線下節(jié)目,,增強線上體驗,,持續(xù)推動三蘇文化融入城市建設(shè)、群眾生活
舞臺左右,,光影形成兩幅圓形扇面,,展示著蘇東坡的詩句書法,;扇間,舞者身姿靈動,,舞姿舒展,,展現(xiàn)著蘇東坡的風骨意趣。在現(xiàn)代舞詩劇《詩憶東坡》表演現(xiàn)場,,音與舞結(jié)合,,詩與畫相融,盡顯傳統(tǒng)之美,。
2023年7月,,中國東方演藝集團有限公司聯(lián)合眉山市推出現(xiàn)代舞詩劇《詩憶東坡》,將現(xiàn)代舞蹈與詩詞,、國畫,、書法、篆刻,、古琴,、戲曲、武術(shù)等中國傳統(tǒng)文化元素融合,,引導(dǎo)觀眾走進蘇東坡的精神世界,。
創(chuàng)作過程中,三蘇祠是繞不開的點位,?!?022年,我們多次到訪三蘇祠,,從文物和遺跡中汲取靈感,,并在劇作中充分表達。比如,,《東坡先生笠屐圖》中的東坡形象及其傳遞出的曠達精神,。”眉山市歌舞劇院有限公司負責人袁瀟說,,今年3月,,《詩憶東坡》走出國門,開展了為期兩周共計8場的海外首演,,吸引觀眾約1.5萬人,。
不只是《詩憶東坡》。2022年5月,,帶有大量三蘇祠文化元素的動畫片《少年蘇東坡傳奇》一經(jīng)推出,,便受到許多青少年歡迎;2023年6月,“中國有三蘇——眉山蘇氏的家國情懷”主題展在三蘇祠開展,,通過室內(nèi)文物展陳與室外古建園林聯(lián)動,,以多媒體手段打造沉浸式文化體驗空間;2023年12月,,在三蘇祠取景的文化綜藝節(jié)目《宗師列傳·唐宋八大家》“三蘇篇”開播,,節(jié)目熱度頗高……“當傳統(tǒng)文化結(jié)合當代表達,三蘇文化活力煥發(fā),?!毙禧惛锌?
成都文殊坊·妙劇場外,,一輛大巴靜靜等候,。劇場內(nèi),由四川人民藝術(shù)劇院和眉山市共同出品的原創(chuàng)話劇《蘇東坡》正在演出,?!霸谶@里駐場演出的是話劇《蘇東坡》的文旅版,主要針對游客群體,,表演更加生活化,、接地氣?!彼拇ㄈ嗣袼囆g(shù)劇院有限公司董事長羅鴻亮介紹,,觀眾看完演出后,可自愿選擇從劇場上車,,直達三蘇祠游覽,。
從2022年11月開演至今,話劇《蘇東坡》文旅版共演出約200場,,3.7萬余人次觀看,,其中超過4000名觀眾乘坐景區(qū)直通車前往三蘇祠參觀?!拔穆萌诤蠋游幕z產(chǎn)活起來,。”眉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游局局長王楓說,。
線下節(jié)目受歡迎,,線上體驗有特色。周末,,在距三蘇祠5公里的東坡城市濕地公園修身堂里,游客接踵而至,。300平方米的展廳內(nèi),,蘇東坡一生行程軌跡路線電子圖十分顯眼。游客伸手輕觸“儋州”字樣,蘇東坡在當?shù)氐慕?jīng)歷故事隨即在圖上顯現(xiàn),;站在投影幕布前,,講解員點擊播放按鈕,一段“夢回蘇宅”的動畫演繹躍然眼前,;從滑軌屏前緩步走過,,“以身許國”“為政初心”等展現(xiàn)三蘇家風故事的繪畫圖片依次呈現(xiàn)……
修身堂中,一幅《東坡笠屐圖》吸引了記者注意,,仔細看,,與三蘇祠中的一般無二。原來,,以展示三蘇家風家教為主要內(nèi)容的修身堂布展期間,,三蘇祠的專家就已加入進來——座談會上提建議,推薦館中展品作參考,,與布展方多次商討改進,,一個主要運用數(shù)字化手段沉浸式體驗的展館得以成型?!芭c三蘇祠等功能互補,,共同將三蘇文化傳播得更廣更遠?!毙奚硖媒ㄔO(shè)項目負責人王雙玨說,。
“這些年我們打造了東坡城市濕地公園等6個三蘇主題文化公園,還把三蘇文化元素植入微景觀,、文化墻,、民俗街?!泵忌绞懈笔虚L李建興說,,“眉山將不斷挖掘三蘇文化資源,持續(xù)推動三蘇文化融入城市建設(shè),、群眾生活,。”
《 人民日報 》( 2024年05月24日 13 版)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