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更是每位兒女應(yīng)盡的責任和義務(wù),。四川平昌縣云臺鎮(zhèn)金山村44歲的何興斌便是一個孝順父母的典范,,在母親身患多種疾病,生活無法自理的情況下,,他毫不猶豫地扛起了照顧母親的重擔,。為了維持生計和母親的醫(yī)療費用,他毅然帶著母親遠走他鄉(xiāng)務(wù)工,,邊工作邊照顧母親,,這一行為感動了無數(shù)人,在當?shù)貍鳛榧言挕?o:p>
何興斌邊干活邊照顧母親
何興斌的人生道路充滿了崎嶇與波折,早年,,他的母親便患有精神疾病,,生活起居不能自理,一直由父親照料,。他外出務(wù)工掙錢供兩個孩子讀書,,補貼家用,時不時給父母親一些錢盡自己的孝道,。然而,,2009年父親患病,兩年后離世,,父親丟下母親撒手人寰,,這讓何興斌措手不及,他只有個同胞兄長,,由于種種原因連他自己生活都維持不了,,一直漂流在外也未能成家,后來客死他鄉(xiāng),。這樣一來,照顧母親的重擔完全落在了何興斌一個人肩上,,他不僅要照顧母親,,還要養(yǎng)育自己的一雙兒女。盡管面臨巨大的生活壓力,,他始終堅守孝道,,讓母親不能因為家庭貧困而受委屈。
何興斌和母親
然而,,生活的艱辛遠不止這些,,自從何興斌父親病故,擔起照顧母親的重任,,本來就嫌棄他家貧窮的妻子像是有了更充足的理由,,開始的嘮嘮叨叨上升到成天大吵大鬧再無寧日。妻子嫌棄公婆是個“包袱”累贅,,無法忍受艱苦的生活環(huán)境,,2013年,妻子拋夫棄子離家而去,,杳無音訊,,據(jù)說后來已與他人組合成家。面對妻子離去家庭破裂,,何興斌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定了照顧好母親的決心。
當時何興斌心里還是五味雜陳,,很是痛苦,。不過,,好在他是條硬漢,盡管家庭變故如同“暴風驟雨”襲來,,他穩(wěn)住了陣腳沒讓自己倒下,。老婆出走后,上有患病母親需要照顧服侍,,下有兩個未成年的子女要供養(yǎng),,他一個人忙里忙外艱難維持一家人的生活。面對如此艱苦的處境,,他總是這樣寬慰自己:老婆走就走了吧,,她既然忍心扔下自己的家,拋棄自己的骨肉,,說明她早就心意已決,,她枉為人母,不值得為她花費心思,。
可是,,老呆在家里也不是辦法啊,何興斌深知,,在家他兩手空空,,一家人要吃要喝,處處需要錢,,不去掙錢從何來,?為了掙錢給母親治病和維持家庭生計,何興斌決定帶著母親一起外出打工,。拿定主意后,,把兩個孩子妥善安排后,他便背起行囊踏上了離鄉(xiāng)打工的征程,。帶著母親來到了西安蓮湖區(qū)三橋鎮(zhèn)簡家村道街一帶做房屋室內(nèi)裝潢工作,,正式開啟了別樣的打工生涯。
何興斌和母親在西安蓮湖區(qū)的租住處
一晃10多年過去,,何興斌始終堅守在蓮湖區(qū)三橋鎮(zhèn)一帶務(wù)工,,每年只有春節(jié)回家過年幾天,其余時間基本沒有回過老家,,一來母親身體有病往返不方便又受折騰,,二來回一趟家耽誤時間,要少掙錢,,多干一天活就是好幾天的生活費,。他不得不算這些細帳,每天都是堅持工作。每天早上給母親穿好衣服洗過臉,,吃了早餐就帶母親到干活的地方去,。下班后,他會陪伴在母親身旁,,為她做飯,、洗衣,三天兩頭要給母親擦拭身體,。
俗話說,,久病無孝子,真正做到孝道并不容易,,而何興斌就做到了對母親的孝道,,他帶著母親堅持在西安打工10余載,在工地上,,他每天早出晚歸,,無論干活有多忙、有多累,,再苦再難,,他都十分耐心侍候母親,每天洗漱,、做飯,、喂飯,按時給母親做好三餐,。既要努力工作賺錢,又要細心照料母親的生活起居,,他從未抱怨過一句,。
“父母從我們呱呱墜地的那一刻起,就為我們傾盡了所有的愛與關(guān)懷,,是我們永遠的依靠,。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情,。照顧好父母親是最重要的,,父母養(yǎng)育了我們,我們就要報答他們的養(yǎng)育之恩,!”何興斌用他的言行詮釋了孝道與責任的真諦,。
何興斌下班后悉心侍候母親
何興斌孝敬母親深深感動了工友和他租房周圍當?shù)氐娜藗儯蠹铱丛谘劾?,對他也格外尊重,、常常為他點贊,夸他是個孝子。如今,,他的子女已經(jīng)長大成人,,能夠照顧自己的生活,對他來說擔子減輕了不少,。有人建議他再婚組建新的家庭,,但他表示只想專心孝敬母親,讓她度過一個幸福的晚年,。他還說,,這些年操心勞神,自己身體也不如前,,至于組合家庭的事想都沒想過,,他也不想再去考慮那件事。 (王諸德 孫學林)
值班編輯:蔚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