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市場再現(xiàn)風波。4月16日,,公開社交平臺上部分網(wǎng)友發(fā)帖稱,,深圳水貝黃金市場有商家攜上百斤黃金貨款連夜“跑路”,涉及金額或高達兩億元,。部分水貝商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今日早間相關消息的確傳得沸沸揚揚,但具體涉及的貨款金額尚不確定,。
消息一經發(fā)出,,便引發(fā)熱烈討論。有現(xiàn)場用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涉事店鋪名為千百萬珠寶,,未如部分傳言中提到的那般人去樓空,4月16日午間,,店內仍有疑似員工人員位于其中,,門前也未有人群聚集。
隨后,,千百萬珠寶方面進一步辟謠“跑路”傳聞,,并指出主要由于資金凍結暫停黃金買賣,進而引發(fā)了本次傳言,。而這也再度引發(fā)了市場對于黃金交易延時交付模式的探討,,錢貨若不能在交易時即刻兩清,將會產生怎樣的風險,?
黃金買賣暫停引發(fā)“跑路”傳聞
“水貝黃金跑路新紀錄,,400公斤兩個多億,太炸裂了……”4月16日,,一則深圳水貝市場商戶“跑路”的消息在網(wǎng)絡上蔓延開來,。根據(jù)發(fā)帖內容,“跑路”商戶指向一家名為“千百萬珠寶”的門店,,并提到“400公斤黃金原料,、數(shù)額2個億”“實物料從周六就沒再拿到”等內容。
網(wǎng)傳圖片顯示,,4月15日晚間,,千百萬珠寶門店亮著燈,門前聚集著不少人員,,還有警方出現(xiàn)在現(xiàn)場,。綜合發(fā)帖內容,現(xiàn)場人員多為追討資金的黃金買家,。
近兩個月以來,,隨著國際金價的一路飆升,,黃金市場熱度居高不下?!芭苈贰薄?個億”等字眼下,,前述內容也迅速引發(fā)網(wǎng)友熱議?!?00公斤黃金是怎么帶走的,?”“金店老板拿走自己的黃金,為什么算‘跑路’”“黃金價格漲得太離譜了,,老板兜不住了”……
對于前述門店“跑路”傳聞,,北京商報記者進一步聯(lián)系到了多位水貝的商戶了解情況。有商戶周亮(化名)表示:“早前已經聽到了相關傳聞,,聽說是帶著黃金板料跑了,,涉及的貨款金額等具體情況尚不確認,但2億元規(guī)模有點夸張,?!?
公開信息顯示,深圳水貝是國內最大的黃金珠寶交易集散地,,千百萬珠寶門店位于深圳羅湖區(qū)翠竹街道翠錦社區(qū)水貝二路,,主要開展黃金飾品、鉑金首飾,、貴金屬材料等產品的批發(fā),、銷售。
在現(xiàn)場的用戶告訴北京商報記者,,4月16日12時許,,千百萬珠寶門店店門處于閉合狀態(tài),并未上鎖,,店內,、門頭均亮著燈。有疑似員工的人員坐在店內吧臺處,,路過的用戶時有往里張望,,但未見有人聚集。
而千百萬珠寶的“跑路”傳聞,,很快也迎來反轉,。據(jù)“羅湖發(fā)布”消息,千百萬珠寶店內工作人員表示,,公司目前仍在正常經營中,,不存在“跑路”。用于打款的銀行卡在4月8日被警方凍結了,具體原因尚不清楚,,直至4月13日,,銀行卡還沒有解封,公司負責人便暫停了黃金買賣,,并向部分客戶解釋了緣由,暫停營業(yè)的情況已向深圳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羅湖監(jiān)管局報備,。此番“跑路”傳言也是由黃金買賣暫停而引發(fā)的,。
北京市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王鵬指出,近期金價暴漲使得黃金市場更為敏感,,可能進一步引發(fā)市場各類參與者的恐慌和貪婪情緒,,從而加劇交易的不確定性和波動性。在這種情況下,,“跑路”傳聞很容易引起關注,,并對市場信心產生不良影響。傳聞并不一定代表真實情況,,投資者應保持理性,,等待更多信息披露。
延時交割存風險
盡管千百萬珠寶“跑路”被確認為烏龍消息,,但在黃金熱度的加持下,,仍給市場帶來了無盡的談資。金店老板拿走自己的黃金,,為什么算“跑路”,?北京商報記者也在采訪中找到了答案。
周亮指出,,不同于零售商戶錢貨兩訖的交易方式,,千百萬珠寶這類門店屬于黃金產業(yè)上游的板料商家。通常情況下,,這類商戶在上海黃金交易所等渠道采購精煉過的,、符合國際交易標準的黃金板料,供貨給黃金加工工廠后制成黃金飾品,,再向下游零售柜臺商家銷售,,板料商家從中賺取差價。
“黃金板料價格緊跟國際金價大盤走勢,,工費極低,,相較于金條、金飾等成本更低,,因此也會吸引部分零售柜臺商家或散戶購買,,再自行尋找加工渠道制成金飾。散戶購金需求較小,板料商家卷入‘跑路’傳聞,,多是因為收取下游商戶的資金,,卻并未如期交付黃金?!敝芰两忉尩?。
而黃金板料面向零售柜臺商家的銷售,也埋下了隱患,。北京商報記者向多位黃金相關商戶采訪了解到,,金價實時變動,黃金相關交易往往按照當下價格進行交割,。為了賺取更多差價收益,,存在部分原料商在收到下游商家的貨款后會延后提貨并交付黃金,如果金價快速走高,,原料商便需要承擔其中的差價損失,。一旦損失過大,部分原料商便會選擇直接“跑路”,。
周亮指出,,板料商這類交易模式受害者往往多是黃金領域的同行,不僅是下游柜臺商戶在支付貨款后收不到黃金,。部分原料商在“跑路”前,,往往還會以“缺貨”等名義向周邊同行大量借貨或借資金周轉。
不過,,周亮還提到,,由于這類模式早前便出現(xiàn)過“跑路”事件,現(xiàn)下不論是零售柜臺商家還是散戶,,在黃金交易方面均更為謹慎,。柜臺商家可直接選擇加工廠購買金條、金飾,,散戶則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不開展任何形式的托管服務。
這類延期交付的模式,,在零售柜臺商與散戶之間也有發(fā)生,。在2024年3月,中國黃金,、山東黃金多家加盟店閉店“跑路”的消息一度登上熱搜,,用戶在對應店鋪購入黃金后長期開展托管服務,由此獲得減免購金手續(xù)費,、獲取金飾贈品等額外收益,。但最終相關加盟店人去樓空,造成用戶大量資金損失。
而本次傳言也并非深圳水貝首次遇到這類情況,。早前,,有水貝商家發(fā)帖稱,一男子借走多戶商家的珠寶貨品后失聯(lián),。2024年1月27日,,深圳市公安局羅湖分局發(fā)布情況通報,稱涉案男子李某日前已被抓獲,,繳回涉案贓物一批,。
在王鵬看來,黃金價格受全球經濟狀況,、地緣政治風險等多種因素影響,價格波動可能較大,。如板料商在金價波動中判斷失誤,,可能會造成自身損失。同時,,一旦板料商無法按時交付黃金或攜款跑路,,下游商戶將面臨損失。
知名經濟學者盤和林則指出,,板料商延后交付黃金,,便將黃金實物交易變成了先付錢、不拿貨的期貨交易模式,。對于買家,,可以看作是黃金期貨的多頭;對于賣家,,可以看做是空頭,,因為未來要交付一定數(shù)量的實物黃金。這類模式勢必要看價格的“臉色”,,板料商賭的是金價下跌,,存在顯著的市場風險。
理性開展大宗商品交易
近兩個月以來,,隨著金價一路飆升,,黃金熱度居高不下,在屢次刷新歷史最高交易紀錄后,,4月12日金價自2350美元/盎司附近開始高位跳水,,4月15日再度小幅回升。截至4月16日18時30分,,COMEX黃金報2387.5美元/盎司,,日內漲幅為0.20%。
國際金價的變化也帶動了國內金飾價格和黃金市場的變動。4月16日,,周大福等品牌金飾報價多在734元/克上方,,銀行金條報價也多集中在580元/克附近。
談及后續(xù)黃金價格走勢,,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指出,,從目前復雜國際政經環(huán)境看,黃金價格有一定支撐,,但要突破歷史高點,,需要重大超預期事件刺激。一方面,,國際地緣沖突持續(xù),,海外主要央行政策新周期,對黃金有一定支持,;但值得關注的是,,目前黃金價格處于歷史高位,基于歐美通脹前景,,實際利率仍可能對黃金價格構成一定逆風,。
周茂華認為,從歷史經驗看,,長期或超長期持有黃金具有一定抗通脹作用,,但需要留意近期黃金價格有所加大。目前黃金處于歷史較高水平,,影響黃金走勢不確定性因素仍然較多,,對投資者專業(yè)性要求較高。從穩(wěn)健投資角度,,更傾向于選擇多元化投資組合,,審慎投資,重視短期市場波動風險,。
而對于黃金交易領域發(fā)生的風險事件,,盤和林表示,用戶若想要參與黃金投資,,可以購買相關基金產品,。如果選擇購買實物黃金的方式,就一定要拿到實物,,先預付,、不拿金的模式已經違背了線下黃金投資消費的初衷,更容易造成資金損失,。
王鵬提醒,,在進行黃金相關的大宗交易時,,不論是柜臺商戶還是個人用戶,均要選擇有良好信譽和口碑的交易對手方,,以降低信用風險,。在簽訂交易合同前,應仔細評估交易條件,,包括價格,、交貨時間、付款方式等,,確保合同條款公平合理,。在進行黃金交易時,應了解相關法律法規(guī)和政策規(guī)定,,確保交易的合法性和合規(guī)性,。其中,面對黃金增值屬性,,個人用戶更應該保持理性,、謹慎評估風險并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