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把孩子送去培訓班是不少家長的選擇,,對于教育行業(yè)的從業(yè)者們,,大家似乎有著天然的信賴。然后有的人卻利用家長們“愛子心切”的心理進行詐騙,。日前,,長沙市雨花區(qū)人民法院就審理了這樣一起案件。
女子曾某慧在長沙開辦了兩所培訓機構,,為了擴大影響力方便學校招生,,她和家長們“走得很近”。
因為從事相關行業(yè),,曾某慧對教育和入學相關政策非常熟悉,,而不少家長卻存在“認知盲區(qū)”:以為戶口或者房產(chǎn)及社保不在長沙本地(即“無房無戶”情形),就沒有就近入學資格,。而實際上國家九年制義務教育規(guī)定每個孩子都可以入學,,只是就讀學校位置不同。
當這些焦慮的家長們找到曾某慧,,請托其幫忙辦理入學時,,她便一口答應了下來。只是舉手之勞,事后還會收到家長的請客吃飯,、少則幾百多則幾千的紅包等答謝,,嘗到甜頭的曾某慧動起了歪心思。
2021年“雙減政策”出臺后,,曾某慧的培訓機構基本處于歇業(yè)狀態(tài),,于是她開始犯罪布局,以幫助小學生入學為名詐騙擇?!叭雽W費”,。
曾某慧還在網(wǎng)上找人制作了教育局及諸多小學的假公章,參照學校錄取通知制作了假通知書,。當有家長來找她幫忙時,,她稱自己“是個很熱心的人””主要是和領導關系好“,承諾“想讀哪里就讀哪里”,!
至2022年8月案發(fā),,曾某慧騙得被害人李某某等22名家長“入學費”共計60.56萬元,至案發(fā)均未退還,。上述被害人的子女均未能入讀曾某慧承諾可以入讀的小學,。
長沙市雨花區(qū)人民法院經(jīng)審理認為,被告人曾某慧以非法占有為目的,,以虛構事實,、隱瞞真相的方法騙取他人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構成詐騙罪,。法院依法判處被告人曾某慧有期徒刑十年三個月,并處罰金人民幣十萬元,; 責令被告人曾某慧退賠被害人李某等22人經(jīng)濟損失60.56萬元,。該判決已生效。
又到開學季,,各大中小學校開始陸續(xù)招生,,為了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不少家長不惜為此花費重金,。一些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了家長望子成龍的心理,,聲稱有門路幫孩子擇校、分班,,實則實施詐騙活動,。
本案中22名被害人家長的教訓是慘痛的。法官提醒家長們,,子女入學應通過正規(guī)途徑,,遵守“教育公平”原則,,切勿輕信他人提出的“走后門”、幫助子女就讀重點小學等承諾,。家長們可以通過官方渠道及時了解到教育政策,,通過正規(guī)渠道辦理相關手續(xù),切莫因著急而輕信了騙子的謊言,。否則不僅會對家庭財產(chǎn)造成重大損失,,還可能耽誤孩子正常入學。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