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6月9日電(記者 袁秀月)8日下午,伴隨考試結束的鈴聲響起,,全國多個省份的高考落下帷幕,。
何時能夠查分?什么時候填志愿,?考后要警惕什么,?高考后,這些事項考生要注意,!
全國多個省份結束2022年高考
多地公布查分時間
2022年全國高考開始日期是6月7日,,但各地高考結束時間并不一致,廣西,、安徽,、吉林,、山西,、河南,、陜西等多個省份的高考于8日正式結束,有部分地區(qū)的高考將在9日,、10日陸續(xù)收官,。
其中,江蘇,、黑龍江,、江西、福建,、湖北,、湖南、廣東等地將在9日結束所有考試,。北京,、海南、山東,、遼寧等地將在10日結束考試,。
目前,已經(jīng)有部分省份公布了今年高考的成績查詢時間,。
據(jù)北京教育考試院介紹,,今年高考評卷工作將在6月8日至18日進行,6月25日公布高考成績,。廣東省教育考試院也透露,,高考成績放榜時間依然定在6月25日左右。此外,,將于6月25日左右公布高考成績的還有湖北省,、湖南省、海南省,、河南省,。
安徽省預計于6月24日公布各批次錄取控制分數(shù)線和考生成績。山西省,、廣西壯族自治區(qū)也將于6月24日公布考生成績以及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甘肅省6月23日提請省招委會審定后公布高考成績和各批次控制分數(shù)線。
另外,,還有一些省份給出了查分的大致時間范圍,,如云南省將于6月23日左右出分,四川考生大概在6月23日可查分,。
吉林省預計將在6月末公布考生成績和錄取最低控制分數(shù)線,。貴州省具體評卷工作將從6月9日開始,預計6月下旬公布成績,。山東省招考院透露,,國家統(tǒng)一高考科目原始成績及普通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考試科目轉換成績于6月26日前公布,。
部分地區(qū)高考查分時間,。制圖:袁秀月
多地填報志愿時間確定
高考成績公布之后,,緊接著就是填報志愿,各地在時間上也有不同安排,。
北京市將于6月27日至7月1日填報本科志愿,,高招錄取工作定在7月初至7月底。
江蘇省分兩個階段填報志愿,,第一階段:6月28日至7月2日,,填報本科院校專業(yè)組志愿;第二階段:7月27日至28日,,填報??婆卧盒I(yè)組志愿。
湖北省填報志愿也分兩次,,第一次網(wǎng)上集中填報志愿時間為6月29日8:00至7月2日17:00,。其中:本科提前批填報志愿的截止時間為6月30日17:00;高職高專提前批,、本科普通批,、藝術本專科批,、體育本??婆⒓寄芨呖急緦,?婆顖笾驹傅慕刂箷r間為7月2日17:00,。
第二次集中填報志愿時間為8月8日8:00至8月11日17:00,填報高職高專普通批志愿,。
甘肅省填報志愿時間為:第一次填報6月25日20:00至6月27日20:00,;第二次填報8月6日20:00至8月8日14:00。
陜西省填報志愿分3個階段進行:提前批次,、單設本科批次,、本科一批、普通高校職業(yè)教育單獨招生(含???志愿在6月24日12:00至6月27日12:00填報,;本科二批志愿在本科一批錄取結束后填報;高職(???志愿在本科二批錄取結束后填報,。
此外,貴州省規(guī)定,6月底考生填好志愿,,7月份開始高考錄取,。山西省在成績公布后,隨之展開考生志愿填報和錄取工作,,預計8月底結束。
嚴抓招考紀律
考生,、家長要警惕這些詐騙套路,!
除了高考成績和填報志愿外,每年高考的招考紀律也備受關注,。日前,,針對“高考數(shù)學全國乙卷甘肅考生作弊”一事,教育部教育考試院再次向各地教育考試機構提出要求,,進一步加強后續(xù)考試的考場監(jiān)管,,嚴肅考風考紀,堅決維護高考公平公正,。
早在今年初,,教育部就發(fā)文強調,進一步加強招生錄取規(guī)范管理,。其中提到,,要加大違規(guī)查處力度,對于因疏于管理,,造成考場秩序混亂,、作弊情況嚴重、招生違規(guī)嚴重的,,要依法依規(guī)對相關責任人嚴肅處理并追責問責,。
文中還提到嚴厲打擊“高考移民”、嚴防志愿被篡改,、嚴禁以各種方式公布宣傳炒作“高考狀元”“高考喜報”“高考升學率”“高分考生”等,。
此外,每年高考都會有一些不良機構或不法分子趁高考設計詐騙陷阱,。公安部刑偵局總結了幾種詐騙套路,,比如提前查分、“補錄名額,、內部指標”,、自稱可辦補助金、填報志愿指導,、偽造錄取通知書等,。
常見的詐騙套路,還有花錢可以改成績,、偽造錄取通知書,、冒充高校招生人員,、提前獲取高考答案等等。
對此,,公安部刑偵局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不要輕易點擊來歷不明的鏈接;保管好個人信息,,拒絕向陌生人透露,;通過官網(wǎng)渠道核實分數(shù)、錄取信息,。
正規(guī)的招生錄取不會產(chǎn)生任何附加費用,,凡是需要收取保證金、錄取費,、指標費的“招生指標”,,100%是詐騙。
當接到自稱高校,、教育,、財政等工作人員的電話、信息,,要發(fā)放“國家助學金”“返還義務教育費”“助學扶助款”時,,考生及家長一定要主動與當?shù)亟逃块T或學校聯(lián)系求證。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