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京出發(fā),,經(jīng)過3000多公里的路程,坐30個小時的直達火車到烏魯木齊,,再換乘兩天兩夜的大巴,,繞過塔克拉瑪干沙漠到和田縣,最后在和田市區(qū)坐小車,,到達和田縣塔瓦庫勒鄉(xiāng)巴克墩村,。
沿著這條漫長曲折的路,一批又一批的年輕人來了,!從北京,、上海、河南,,從陜西,、廣西、四川,,最遠的是來自吉林白城師范學院的張?zhí)煲?,他從中國版圖的雞頭到尾翼,要在火車上度過70多小時才能抵達。
他們是西部計劃志愿者,,來到地處塔克拉瑪干沙漠腹地的和田縣塔瓦庫勒鄉(xiāng)巴克墩村小學,,進行為期一年至兩年的志愿支教服務。他們用一場青春的接力,,為這里的孩子們點亮了一盞心燈,,“種”出了一片春天。
一場青春的接力
“轉學生黃淼基礎很好,,當時來的時候數(shù)學考了96分,!班長吾斯曼班級管理比較好,但得常常找他談一談抓牢學習……”王帆在志愿服務期滿后,,將班里學生的情況鄭重地交付給他的“接棒人”,。
盡管早有思想準備,這里的情況仍然出乎志愿者劉繼的意料,,“但孩子們對知識發(fā)自內心的渴望深深打動了我”,。
“要用教育斬斷貧困之根”。為了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六年級14名學生開始住校,。學生早上8點起床,10分鐘后拿著課本在院子里朗讀背誦一個小時,。學校只在中午提供一頓免費營養(yǎng)餐,,早晚飯沒法解決,支教老師就成了“小媽媽”,,比學生早起半小時,,早上煮雞蛋、下面條,,晚上蛋炒飯,。在那時,熄燈入睡時間后,,仍有學生偷偷跑到教室打開臺燈夜讀,。當年,最終成績最好的學生距離新疆區(qū)內初中班(以下簡稱“內初班”)分數(shù)線還差30分,。
考出一個內初班學生,,成為接力支教團的夢想。2020年,,蘇比努爾·阿巴和海尼克孜分別超出了分數(shù)線36.5分和0.5分,,終于實現(xiàn)了內初班錄取零的突破;2021年,,又有4名學生被內初班錄取,。
隨著落實素質教育和推行“雙減”政策的施行,,現(xiàn)任校長劉改霞介紹,這兩年在西部計劃志愿者選擇時,,學校也會專門吸納音樂,、體育等師范專業(yè)的年輕人參與到志愿支教隊伍中,充分保證學生的美育教育,,拓展學生興趣愛好,。
牽住手,走向更大的世界
“讓孩子們走到烏魯木齊,、克拉瑪依等教育資源更好的地方,,將來走得更遠一些?!睆?zhí)煲荒芨惺艿阶约杭缟系呢熑巍?
2018年,,巴克墩村小學新的教學樓還沒有施工完畢,在陳舊的教室講臺上放著好幾個核桃,,它們和張?zhí)煲皇种信e著的馕一樣,,都是本次數(shù)學課分數(shù)單元的教具?!斑@是1/2個馕,再拿1/2個馕是一整個馕,!”張?zhí)煲贿呏v邊拿著馕演示,。
新教學樓建好后,在安裝有多媒體設備的教室里,,張?zhí)煲唤o學生們放了王亞平在天宮課堂的授課視頻,。
“老師,伸手,!”課間,,一名學生攔在支教老師王娜面前,仰著頭,,大眼睛期待地看著王娜,。王娜會心一笑,伸出手,。隨即,,孩子從兜里掏出幾顆又大又紅的棗子,一把塞進老師的手中,?!按蠹t棗成熟啦,請老師嘗嘗,!”
甜甜水果穿起民族情誼,。去年9月,,甘肅姑娘王娜剛來支教時,學生們塞過來的是青色的棗,。隨著棗子不斷成熟,,王娜收到的棗逐漸從青色、綠色,,再慢慢變成紅色,。
“用一年不長的時間,做一件終生難忘的事”,。
漢族,、維吾爾族、回族,,這些志愿者來自祖國天南海北,。他們在巴克墩工作生活中,不分彼此,,相互幫助扶持,,巴克墩的所有人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
有一次,,志愿者袁雙雙給學生講了一篇課文《我的祖國母親》,全班同學都聽懂了,,下課時,,孜巴努爾和阿利亞跑來抱住袁雙雙?!拔矣?個母親,,一個是我的祖國母親,一個是我的媽媽,,一個就是你,。”阿利亞輕輕地說,。
在學生的眼里,,支教團隊的老師吃住在學校,每時每刻都和學生在一起,,會自掏腰包為他們購買各種學習生活用品,。“這些老師為什么會無條件地對我們好,,他們圖的啥,?”直到有些巴克墩學生第一次到烏魯木齊、北京,,見識到更廣闊的世界,,他們才明白:“就圖我們能好好學習,,去更大的世界看一看?!?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