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制形同虛設 賬號網絡租售現(xiàn)象仍然普遍
本周一,,總臺央視新聞頻道針對網絡游戲實名認證漏洞,,人臉識別系統(tǒng)可被“破解”,租號平臺有空子可鉆等現(xiàn)象進行了報道,。9月8日,,針對相關問題,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對重點網絡游戲企業(yè)、游戲賬號租售平臺和直播平臺進行約談,,要求相關企業(yè)要堅決落實有關要求,,切實保護未成年人身心健康。那么相關企業(yè)和平臺落實情況如何,?來看記者的調查,。
在采訪中,很多家長普遍反映,,仍有大量游戲企業(yè)對用戶的注冊登錄要求過于簡單,,缺乏生物特征識別等身份認證措施,讓實名制形同虛設,。還有很多孩子更是通過網絡平臺租用或購買成人賬號,,以繞開防沉迷監(jiān)管,讓家長頭疼不已,。
家長: 我們家長只能觀察孩子,,你是不是在別的時間玩游戲,我只能加強對孩子的管理,,別的我也沒辦法,。
中學生: 就是拿家長的手機玩,,或者拿家長的身份注冊,然后就是有人租號什么的,,就去玩,。
針對游戲賬號轉賣轉租問題,記者針對目前人們常用的一些網絡和電商平臺進行調查,。
在百度搜索引擎上輸入“租號”二字,,頁面顯示出大量“最便宜的租號”“不用實名認證的租號平臺”等誘導性的條目。
記者隨后又打開多個電商平臺,,發(fā)現(xiàn)同樣大量存在游戲賬號租售商家,。游戲租號價格從1元到幾百元不等,最低1元錢就可以租一個賬號,。有的店鋪涵蓋超過50個不同種類的網絡游戲,,不少賣家顯示單個熱門游戲租號的月交易量就超過2000單,月成交總量超過4萬單,。在某二手交易平臺,記者輸入“游戲租號”,,平臺推薦的“游戲頻道”里分類詳細,,不僅能看見“租賬號1元起”,還有所謂的“代練接單賺錢”“買賬號放心交易”等多個項目,。不少商家在物品描述中稱只要支付成功,,就會自動發(fā)送賬號密碼,不限時長等內容,。另一家電商平臺設置的游戲賬號分類里,,竟然還專門有“無沉迷賬號”項目。
記者發(fā)現(xiàn),,網絡社交平臺更是賬號租售的“重災區(qū)”,,而且交易更為隱蔽。在QQ軟件上,,記者雖然直接搜索“買號,、租號”查不到相關信息,但一些群管理員將 “賣號”“買號”換成了諧音字,,引導用戶私下交易,。某個QQ群的租號廣告赫然寫著“賣家包人臉識別可刪除”等明顯誘導未成年人購買的信息。在百度貼吧,,記者搜索“租號,、買號”,雖然顯示“相關結果不予展現(xiàn)”,,但依然有許多以游戲租號,、買號為名的貼吧,,充斥著多種熱門網游賬號交易信息,有的用戶甚至點名要“已經通過認證,,且無須再次人臉識別”的游戲賬號,。在小紅書,記者搜索發(fā)現(xiàn),,同樣存在大量用戶發(fā)布租售游戲賬號的帖子,。
未成年人輕松租買賬號 平臺監(jiān)管缺失
記者發(fā)現(xiàn),多個電商平臺將“游戲賬號交易”服務列入虛擬產品門類,,提示用戶在網游虛擬貨品交易時必須年滿18周歲,,并提交身份信息進行實名認證,平臺將禁止并攔截未成年人網游虛擬貨品交易,。那么,,未成年人是否真的就無法購買游戲賬號呢?
記者用一名15歲孩子實名認證的賬號,,分別在多家電商平臺嘗試購買游戲賬號,。在淘寶網,部分商家頁面出現(xiàn)了未成年人攔截界面,,但記者仍在更多未設置未成年人攔截界面的商鋪買到了“租號服務”,。在拼多多則不需要任何認證,就可以直接拼單購買,。在京東商城,,商家僅自動回復信息提示“下單默認已經成年”,下單后記者很快就收到了游戲賬號及密碼,。針對上述違規(guī)違法租售網絡游戲賬號的用戶和商鋪,,向相關平臺進行了舉報、投訴,。
幾天后,,記者再次登錄相關平臺發(fā)現(xiàn),在京東平臺,,記者舉報的游戲賬號商品均顯示已下架,,而且搜索“游戲租號、售號”也基本無法找到相關信息,。在淘寶網,,被舉報的租號商品已經下架,并加強了對未成年人交易攔截功能,,但賬號租售商鋪仍然存在,。拼多多平臺被舉報的商品仍然處于售賣狀態(tài),而且不管用戶是否成年,,依然可以購買到相關商品,。
社交平臺方面,,對于記者的舉報,QQ回復“暫時無法認定舉報對象存在違規(guī)行為”,,百度貼吧和小紅書等平臺,,客服僅自動回復將于24小時或2至3天內回復,截至記者發(fā)稿時,,未收到有效回復,。
中國法學會會員部副主任 彭伶: 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管理,防止未成年人網絡沉迷的通知里面,,它就明確要求,,要嚴格落實網絡游戲用戶賬號實名注冊和登錄的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實名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那么在這里我們應該注意的是,,它提到的是用戶,而不僅僅是未成年人,。換言之,,凡是向未實名登錄的用戶提供游戲服務的都屬違法行為。
專家:游戲賬號租售違法 應嚴厲打擊
專家表示,,不管用戶是不是未成年人,,凡是向用戶提供租售游戲賬號的行為,都屬違法行為,,相關部門將予以嚴厲打擊。
我國《網絡安全法》第24條規(guī)定,,網絡運營者在與用戶簽訂協(xié)議或者確認提供服務時,,用戶不提供真實身份信息的,網絡運營者不得為其提供相關服務,。記者了解到,,將于十月一日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規(guī)定,包括游戲賬號,、個人密碼,、驗證碼在內的信息都屬于敏感和隱私的個人信息,受法律保護,。專家表示,,即便有些電商平臺在頁面聲明,不向未成年人提供網游賬號交易服務,,但從法律層面講,,這屬于無效免責和無效抗辯。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nbsp;這些商業(yè)行為現(xiàn)象本身就是違法的,,因為即便是成年人把賬號賣給成年人,,就是一個違法行為。因為這里涉及個人信息的問題,,涉及網絡行為的實名認證的問題,。你用A的人注冊,用B的方式去登錄,,很多的電信詐騙就是通過互聯(lián)網上虛假賬號登錄的方式去完成的,。所有的游戲平臺包括互聯(lián)網平臺,其中涉及賬號的問題,,在網民協(xié)議中都有明確的規(guī)定,,絕對不允許用任何方式轉讓租借的。所以這一個行為,,既違反了民事法律規(guī)定也違反了行政法律規(guī)定,,甚至有可能如果大批量去出售出賣賬號的話,還可能涉及國家《刑法》涉及的罪名,,就是侵害公民個人信息犯罪,,所以是一個非常嚴重的違法行為。
日前,,中央宣傳部,、國家新聞出版署有關負責人會同中央網信辦、文化和旅游部等部門,,在約談騰訊,、網易等重點網絡游戲企業(yè)和游戲賬號租售平臺時強調,相關企業(yè)和平臺要嚴格落實各項要求,,不得以任何形式向未成年人提供網絡游戲賬號租售交易服務,。相關部門將加大監(jiān)督力度,開展專項檢查,,嚴肅處理違規(guī)行為,。
完善身份識別 讓“實人”認證落地
正是因為現(xiàn)有的網絡游戲在實名注冊和登錄的時候,沒有完全落實身份識別,,才讓商家利用這個漏洞繞開了防沉迷系統(tǒng),,對個人信息保護,尤其使得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失效,。所以,,歸根結底,完善身份識別,,是游戲防沉迷系統(tǒng)落地執(zhí)行的關鍵,。
專家表示,游戲企業(yè)在用戶實名認證的落實過程中, 一定要把人和行為對應起來,,不斷升級技術手段進行認證登錄,,防止輕易用他人身份注冊和登錄,杜絕游戲賬號租售現(xiàn)象,,尤其盡到對未成年人保護責任,。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黃道麗: 企業(yè)要擺正態(tài)度,實名必須落實到“實人”,。否則實名就是流于形式了,,比如說要加入人臉識別,或者你要加入這種生物特征,,確保人跟名確實是對應的,。
中國政法大學傳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 朱巍: 現(xiàn)在登錄的身份驗證的方式是很多的,,成本實際也并不高,,今年六月一日《未成年人保護法》剛剛修改一遍,就特別強調了互聯(lián)網平臺,,都要安裝青少年保護系統(tǒng),,或者叫家長監(jiān)護系統(tǒng),通過技術對技術的方式,,來解決未成年人繞開監(jiān)護系統(tǒng),。這個是平臺應當盡到的主體責任,最核心的一個重要的責任,。
將于今年十月一日實施的《個人信息保護法》第62條,,明確要求有關部門研究開發(fā)、推廣應用安全方便的電子身份技術,,推進網絡身份認證公共服務建設,。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網絡安全法律研究中心主任 黃道麗: 那其實就是我們公安部門想要做的,在《網絡安全法》的基礎之上,,去建一個國家的身份認證的公共服務建設。這個公共平臺是免費的,,企業(yè)你可以依托這個平臺去做認證,。這個其實對于我們,從源頭上減少個人身份信息濫采和濫用,,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把實名走向“實人”,,是完全可以做好的。
據了解,,相關部門將于近期上線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絡游戲舉報平臺,,及時受理和處置問題線索,對落實不到位的企業(yè),發(fā)現(xiàn)一起嚴處一起,,確保防沉迷工作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編輯:土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