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年高藝雄才”

  來源:北青網王建南2021-07-0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長期以來,中國美術館一直以收藏近現(xiàn)代美術類作品為最,,正在舉辦的“任伯年人物畫特展”,,從豐富的館藏精品中遴選了近70件套多達百幅作品,,對這位人物畫大師進行了相對全面地展示,從而一探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發(fā)展脈絡,。

《趙德昌夫婦像》

《為任阜長寫真》

《大肚納涼圖》

《雪舟待渡圖》

《秋林遠眺》

《書齋清樂》

《無香真味圖》

《任伯年肖像》 徐悲鴻

長期以來,,中國美術館一直以收藏近現(xiàn)代美術類作品為最,正在舉辦的“任伯年人物畫特展”,,從豐富的館藏精品中遴選了近70件套多達百幅作品,,對這位人物畫大師進行了相對全面地展示,從而一探中國古代人物畫的發(fā)展脈絡,。

展覽分為三個單元:源與流——任伯年人物畫之承變影響,、古與今——歷史故實與寫真紀實、雅與俗——風雅生活與民俗祥瑞,。

傳神阿堵

明清兩代,500多年的歷史跨度,,中國人物畫一路下跌,,其間,力挽狂瀾的首推兩人:明末的陳洪綬和晚清的任伯年,。對于后者,,徐悲鴻曾為其作傳,他稱贊任伯年“于畫人像,、人物,、山水、花鳥,、工寫,、粗寫,莫不高妙,,造詣可與并論”,。由此可見,徐悲鴻極為肯定并認同任伯年在藝術創(chuàng)作中做到了“傳神”,,他認為:“伯年高藝雄才,,觀察精妙絕倫,每作均有獨特境界,,即如此作,,其傳神阿堵無論矣?!北娝苤?,徐悲鴻富于收藏,審視徐悲鴻紀念館近現(xiàn)代藏品目錄,,不難發(fā)現(xiàn)齊白石的山水和花鳥作品占據(jù)了重要數(shù)量,,然而,,除了齊白石的贈送,卻看不到徐悲鴻主動收藏過一幅齊白石的人物畫,。原來他把人物畫的收藏名額都留給了任伯年,。在徐悲鴻看來,任伯年的人物造型準,,意境高妙,,用色完善,題材全面,。

縱觀任伯年的藝術成就,,以人物畫最高,他能夠以傳統(tǒng)為依托,,善于從民間畫材中提取多樣性的繪畫元素,,再融入文人畫的格調,以創(chuàng)新為旨歸,,成就了他人物畫的新風貌,。中國的肖像畫是人物畫這一主脈上獨立出來的一支。明末曾鯨在傳統(tǒng)單線勾勒的基礎上吸收西洋畫法,,輔之以烘染,,后著色,形成肖像面部的立體效果,,對后世影響極大,。任伯年繼承了這一傳統(tǒng),并有自己的發(fā)揮,。

寫真+寫意

《趙德昌夫婦像》是任伯年45歲時為外祖父母所繪,,體現(xiàn)了他高超多變的肖像畫技藝。兩位老者的模樣選取了不同的塑造手段,。外祖父的臉部采用傳統(tǒng)的單線勾勒法,,以準確的五官分布捕捉住了老人的神態(tài);外祖母的樣貌借鑒了西方繪畫中明暗體積的刻畫理念,,先以線勾勒出五官,,后在骨骼結構轉折處以干筆小心皴擦,再以淡墨反復烘染,,大大增強了立體感,。

二老的服飾,則反其道而行之,,以簡潔利落的長線條寫就祖母的青灰色大褂,,以深淺不一的墨點聚合成祖父的裘皮外套,下襯淡黃色長衫,突出了男主人更為尊貴的地位,。與之相配的是地毯上云鶴圖案,,先以短線條結合赭色點“編織”而成天空,再繪一只仙鶴,,展翅飛起,,既生動活潑,又寓意長壽祥瑞,。此件作品突出了任伯年創(chuàng)作中一大特點,,他能將“寫真”和“寫意”巧妙地結合起來。

再看他于1860年為友人所繪《大肚納涼圖》,,照舊以傳統(tǒng)的線描勾勒出人物姿態(tài)及背景,,隨后選用淺赭色進行大面積地擦染,形成了厚重的體量感,。又以花青間赭石色敷染芭蕉葉片,,陰陽向背分明。1868年的《為任阜長寫真》《無香真味圖》等肖像作品,,無不展現(xiàn)了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的功效,。

民間與西方

追溯任伯年的藝術生涯,其藝術天賦首先得自于父親,。任鶴聲是當?shù)赜忻拿耖g肖像畫家。他常要求少年任伯年背寫訪客的形貌,,這種博聞強記式的鍛煉為其日后迅速提高畫藝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任伯年善于觀察,勇于動手,。他從民間藝術中積極汲取養(yǎng)分,。來到上海后,曾到當?shù)靥熘鹘虝k的圖畫館學習西畫,,深入了解素描畫的基礎原理,。此外,任伯年勤于練習,,外出必備鉛筆,,以便隨時速寫人物。他最初的創(chuàng)作追摹明末繪畫大師陳洪綬的風格,,人物造型帶有很強的夸張變形味道,,展現(xiàn)出古意盎然的旨趣。他留下了大量線描作品,,如《書齋清樂》《焚香誥天》《禪杖羅漢》等,,用線嫻熟,收放自如,展現(xiàn)了他學習古人的心得,。

在此基礎上,,他創(chuàng)作了一系列獨具文人畫特點的作品,既體現(xiàn)了他過人的領悟力與想象力,,又展現(xiàn)了他擅于將民間傳說與歷史典故轉化為視覺圖像的藝術才智,。作為終身以賣畫為生的職業(yè)畫家,任伯年長期浪跡于上海灘的“十里洋場”,,面對這個新興工商業(yè)大都會對藝術更為廣泛,、更為商品化的需求,任伯年始終不忘從自己筆下所描繪的歷史典故中感受中國人的博大人文情懷,。他創(chuàng)作的《承天夜游圖》《東山絲竹圖》和《關河一望蕭索》等作品,,承載了深沉意遠的文化精神內涵。而《雪舟待渡圖》《秋林遠眺》等小品又體現(xiàn)出他對傳統(tǒng)文人心境的無限向往,。

除了人物畫,,任伯年亦是花鳥畫的絕頂高手。他的人物畫布景,,可以任意搭配樹木,、花卉與鳥獸,能夠同時運用多種傳統(tǒng)中國畫技法,,有雙鉤,、沒骨、工筆,、青綠,、寫意,且能做到無一不精,,融會貫通,。因此,若論技法多樣,、形神兼?zhèn)?,整個清代非任伯年莫屬。

動蕩一生

1840年是中國近代史的開端,,這一年,,任伯年出生于浙江山陰(今杭州蕭山區(qū))。他初名潤,,后更名頤,,伯年是他的字。在作品的題署中,,他一般題寫“山陰任頤”,。任伯年只活了56歲。他人生的前二十多年輾轉于蘇杭兩地,邊賣畫邊學藝,。后三十年定居上海,,專以鬻畫為生,并成為公認的“海派”領袖,。他的人生時光恰好處于整個國家沉淪與自強的交界點上,。他先后經歷了兩次鴉片戰(zhàn)爭、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甲午中日戰(zhàn)爭,至1896年簽訂《馬關條約》的那一年戛然而止,。

任伯年的人物畫中暗含著時代的憂憤與悲苦,,同時也有明朗與歡快。他在不長的人生中,,賣畫糊口之余,,能夠借畫再現(xiàn)真實生活中的種種境遇,并由此抒發(fā)對社會與人生的感慨,,在那樣一個風云跌宕的大時代,,實屬志存高遠。作為近代畫壇異軍突起的平民畫家,,他一舉扭轉了清末人物畫了無生氣的僵局,,開啟了二十世紀中國人物畫的新風,注入了嶄新的精神活力,。
                                           編輯:紅研


“伯年高藝雄才”

好消息2021全國素質教育新課堂教研成果評選開始了,,主要有論文、課件,、微課教案評選等。同時開展第十正心杯全國校園科幻寫作繪畫大賽,。主辦單位:《山西科技報·今日文教》編輯部,、中國中小學教育藝術教與學研究中心、《作家報社》,、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中華文教網等。咨詢電話,;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相關閱讀: “伯年高藝雄才”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