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款APP中近6成有廣告 關不掉的廣告誰來監(jiān)管,?

  來源:北京日報趙瑩瑩2021-01-2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日前發(fā)布的《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顯示,測試的600款APP中58%含有廣告,,其中僅有14.5%提供個性化廣告關閉入口,。關不掉的手機APP廣告,,不僅正困擾著消費者,,也在侵犯個人隱私,。

打開墨跡天氣,,彈出天貓年貨節(jié),;打開知乎,,又是天貓年貨節(jié);打開天貓,,還是天貓年貨節(jié),。沒錯,這是記者昨天的體驗,,打開手機里的3款APP,,最先躍入眼簾的都是廣告。而這份體驗,,幾乎每位手機用戶都不陌生,。


  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日前發(fā)布的《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顯示,測試的600款APP中58%含有廣告,,其中僅有14.5%提供個性化廣告關閉入口,。關不掉的手機APP廣告,不僅正困擾著消費者,,也在侵犯個人隱私,。

 600款APP中近6成有廣告

  “游戲軟件里的廣告推送很多,每次兒子一玩手機,,屏幕上就會多出好幾個新軟件,。”提起手機廣告,,年輕的媽媽董女士有話說,。董女士的兒子今年6歲,喜歡玩手機游戲,。然而,,每次玩過之后,她的手機里就會多出幾款新軟件,,“都是玩游戲的過程中推送來的廣告,,兒子左點右點都給下載下來了?!?

  “我們做手機的廠商啊,,手機是不賺錢的,就是交個朋友,!”這是當年羅永浩在推銷錘子手機時說過的一句話,,也從側面反映出一個現(xiàn)實:手機行業(yè)依靠硬件很難賺錢,。

  價格戰(zhàn)的壓力下,硬件利潤降低成為手機廠商必須面對的現(xiàn)實,,廣告業(yè)務開始成為新選擇,。于是,人們發(fā)現(xiàn),,無論是手機自帶的APP,,還是自主下載的APP,打開后首先看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廣告,。

  昨天,記者分別點開包括墨跡天氣,、當當,、知乎、天貓,、新浪微博,、UC瀏覽器在內的6款手機APP,每款APP均彈出了約5秒鐘的廣告,。其中,,墨跡天氣、知乎,、天貓顯示的都是天貓年貨節(jié)的廣告,,新浪微博顯示的是化妝品廣告,UC瀏覽器顯示的是拼多多的廣告,,當當則是自家的2021寒假季廣告,。而且,當記者在幾個手機APP之間切換時,,每次回到知乎,,都會再彈出一次廣告。

  手機APP廣告泛濫到什么程度,?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發(fā)布的《APP廣告消費者權益保護評價報告(2020)》顯示,,測試的600款APP中58%含有廣告,其中69.7%的廣告沒有“關閉鍵”,,且僅有14.5%的APP可以找到個性化廣告推薦關閉入口,。

 偷聽用戶“說話”精準推送

  “你有1條未讀信息?!敝档米⒁獾氖?,手機APP彈出的廣告,看似是無意的,,其實更多時候都屬于“投其所好”,,根據(jù)用戶的使用行為精準推送,。

  “我要是在某電商平臺上瀏覽了幾個化妝品,過幾天就一定能在另一個電商平臺上接收到化妝品廣告,。大數(shù)據(jù)可能比我還了解我自己,。”

  “在京東搜啥,,芒果TV首頁就給我推啥廣告,,會員還要看廣告能忍,你說你一視頻APP偷看我在京東上的搜索歷史再精準推送廣告,,這就不能忍了,。”

  “之前我是不太相信的,,總覺得是被‘窺私’的人手機沒有關閉APP權限才會收到精準廣告,。但我在PC端登錄B站看了個講座視頻,彈幕里有歐米茄幾個字,,然后我用手機登錄微博時,,就出現(xiàn)了歐米茄的廣告?!?

  網(wǎng)絡上,,手機用戶關于被精準推送廣告的吐槽聲不絕于耳。上海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也在報告中總結,,APP廣告不僅多為“信息展示—點擊購買”的閉環(huán)型廣告,,消費者如果感興趣就能直接點擊鏈接下單購買,而且多為精準推送型廣告,,大量APP廣告后臺還采用競價交易模式,。

  “在你點開APP的1秒內,你的特征已經(jīng)被分析并發(fā)給了廣告主,,誰出價最高,,你的手機上就會顯示誰的廣告,這就是競價交易,?!睂<抑赋觯珹PP廣告的精準投放與競價交易,,是建立在過度索權,、收集個人信息基礎上的。

 消費者個人隱私亟待保護

  對于互聯(lián)網(wǎng)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四十四條規(guī)定:利用互聯(lián)網(wǎng)發(fā)布,、發(fā)送廣告,不得影響用戶正常使用網(wǎng)絡,。在互聯(lián)網(wǎng)頁面以彈出等形式發(fā)布的廣告,,應當顯著標明關閉標志,,確保一鍵關閉。但目前,,手機APP廣告泛濫且無法關閉的問題還沒有受到監(jiān)管部門的重視,。

  “其實廣告有它的商業(yè)價值,很多消費者也喜歡廣告,,但是我們覺得APP在推送廣告時,,一要有節(jié)制,二要能給消費者選擇權,,三要保護消費者的個人信息,,要讓消費者找得到、容易操作,?!鄙虾J邢M者權益保護委員會副秘書長唐健盛表示。

  而相較于廣告一鍵關閉功能,,保護用戶從APP中被“偷”走的隱私,,更是迫在眉睫,。手機APP違規(guī)收集用戶信息已是監(jiān)管整治的重點工作之一,。就在2020年,工信部對52萬款APP進行了技術檢測工作,,責令1571款違法APP進行整改,。

  部分手機廠商也在行動。蘋果方面表示,,計劃修改IDFA(廣告標識符)政策,,將此前的默認IDFA開啟變更為默認IDFA關閉,未經(jīng)允許就追蹤用戶數(shù)據(jù)的APP將會被移出蘋果應用商店,。通俗來說,,IDFA相當于一個手機身份證,用戶的網(wǎng)絡行為習慣可能被記錄在其中,,如常用哪些APP,、平時在哪個區(qū)域活動、經(jīng)常搜索哪些產(chǎn)品等,。通過IDFA,,APP便可以形成一個用戶畫像,并依照畫像向手機精準地推送廣告,。

(編輯:鳴嫡)



600款APP中近6成有廣告 關不掉的廣告誰來監(jiān)管,?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