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是不可避免的,。
自己開車當然是最好的選擇,但當不可避免的要坐出租車,、網(wǎng)約車,,疫情期間,除了戴口罩,、開窗通風以外,,還有什么更好的措施嗎?天冷不想開窗只戴口罩行不行?
如果想開窗,,是全開,開一邊,,還是兩邊都開,?開窗通風是否可以降低被感染風險呢?是否存在一個最安全的位置,,能最大程度避免“中招”呢,?
圖源:bilibili-模型手辦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在我國境內(nèi)新增的確診病例中,,多名網(wǎng)約車司機“中招”,,成為新冠病毒確診病例。其中,,10日確診的北京網(wǎng)約車司機涉及密切接觸乘客144名,。
為此,北京市加大了網(wǎng)約車管控力度,,并于12日發(fā)布了《網(wǎng)約車出租車運營期間疫情防控管理規(guī)范》,。其中提到,建議疫情期間,,網(wǎng)約車出租車運營時適當控制載客人數(shù),;暫停拼車業(yè)務。隨后,,滴滴,、“花小豬”等網(wǎng)約車平臺公司也升級了網(wǎng)約車疫情防控措施。
圖源:視覺中國
車內(nèi)病毒含量累積到一定程度
僅需15分鐘,!
溶膠在科學上的廣義概念是指懸浮在氣體(如空氣)中所有固體和液體顆粒(直徑 0.001~100 微米),。氣溶膠可以在空氣中長時間停留,它也是傳播新冠病毒的一種方式,,尤其是在密閉等特殊環(huán)境中,。
佩戴口罩和使用屏障進行隔離的乘客確實為降低感染率采取了有效的第一步。然而,,氣溶膠幾乎可以通過所有一般性能的過濾器,,在呼吸與說話時產(chǎn)生的微米大小的氣溶膠中也幾乎難以避免病毒的存在,更不用說咳嗽和打噴嚏了,。即使采取了戴口罩等基本防護措施,,乘車過程中的形成的車艙內(nèi)小氣候也無法滿足各種流行病學指南中有關密閉空間內(nèi)乘客隔離與互動時間的規(guī)定。
在2021年最新一期的《科學進展》雜志上,,一項由美國布朗大學進行的關于汽車客艙內(nèi)氣流模式的新研究解答了上述問題,,并為我們與他人共乘時如何降低潛在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提供了一些建議。
模擬結果初步顯示,,短短15分鐘內(nèi),,汽車艙內(nèi)的病毒含量就會積累到一定程度,,并有證據(jù)表明氣溶膠中的病毒活性可長達3小時。
RL和FR兩扇車窗打開時的氣流路線,。流線顏色表示流速,。圖片顯示RL窗有很強的環(huán)境空氣流入(正),集中在其后部,,而FR窗主要表現(xiàn)為向外流(負)到環(huán)境,。來源:《科學進展》雜志
“根據(jù)我們的計算機模擬,搖起車窗的同時,,開著空調(diào)或暖氣肯定是坐車時最糟糕的情況,。”布朗工程學院的研究生,、該研究的合著者阿西曼舒·達斯說,,“我們發(fā)現(xiàn)最好的情況是所有的四扇窗戶都是開著的,但即使只有一兩扇窗戶開著,,也比全部關上要好得多,。”
但現(xiàn)在正值數(shù)九天最寒冷的時候——三九,。俗話說,,三九四九冰上走。若要把車窗全都打開,,怕是……
最新研究告訴你怎么開窗最安全,!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使用計算機模型模擬了車窗打開或關閉的各種組合情況下小型汽車(以一輛豐田普銳斯為原型)內(nèi)的氣流,。車內(nèi)有兩個人,,一名司機和一名坐在與司機對角后座上的乘客。所以選擇這種座位安排,,是因為這種情況下兩人之間的物理距離最大,。這些模型模擬了以每小時50英里的速度行駛時,汽車周圍和內(nèi)部的氣流,,以及來自司機和乘客的氣溶膠的流動和濃度,。
在這項新研究中,模擬結果顯示,,打開窗戶(窗戶越多越好)所產(chǎn)生的氣流模式能顯著降低駕駛員和乘客之間交換的空氣顆粒物的濃度,。更多開窗組合情況如何?且看下圖,!
圖1 模擬的車型 FL:左前方,。RL:左后方;FR:右前方;RR:右后方,。分別模擬了四個車窗開或者不開的情況,。
配置1:車窗全部關閉、開著車內(nèi)空調(diào)似乎是最無效的避免傳播病毒的方式,;
配置2:打開每個乘員附近的窗戶(FR和RR)是有效的,,但在打開部分車窗進行通風的選擇中并不總是最好的;
配置3:打開距離乘客最遠的兩扇窗戶(FR和RL)可以為乘客提供了更好的保護,。
配置4:除了打開乘客前側車窗(FR),通過額外打開鄰近乘客的后窗(RL和RR),,可以大大降低氣溶膠平均濃度,;
配置5:除了打開司機后側和右側的車窗(RL和FR),打開司機相鄰(FL)車窗有助于通過內(nèi)循環(huán)降低司機周圍的高濃度氣溶膠,從而降低乘客風險,;
配置6:使乘員之間交叉感染概率最小的最有效方法是打開所有窗戶,。
當汽車右前部(FR)和左后方(RL)的車窗打開時,汽車內(nèi)部的氣流壓力如下圖,。由于開車時壓力的分布,,后車窗外部壓力高,前車窗外部壓力低,,氣流從左后窗進入,,繞過坐在后方的乘客,從右前方的車窗流出,。少部分氣流繼續(xù)在車廂內(nèi)循環(huán),,從左后方(RL)的車窗流出。這表明,,當車窗這樣打開時,,含病毒的氣體,是從乘客流向駕駛員的,。
圖2:左后方和右前方車窗打開的情況下,,車內(nèi)的氣體流向。
基于這個氣流模式,,研究者做了不同的組合模型,。
一、駕駛員乘客
當感染者為駕駛員時,,駕駛位向乘客發(fā)出含病毒的氣體,,不同的開窗組合,會出現(xiàn)什么情況,。
圖A:ABCD四個點表示車廂內(nèi)部的四個區(qū)域的中心點,,駕駛員位于A點,乘客位于C點。
圖B:不同開窗組合模式下,,車廂內(nèi)的氣體濃度,。
圖C:不同的開窗模式含病毒氣體熱圖。虛線表示開窗,,實線為關窗,。
可以看到,窗子都關閉的情況下是最糟糕的,,車窗都打開的時候,,氣溶膠濃度最低,傳播概率最低,。窗子開得越多,,傳播的概率就越低,但是不同的開窗組合,,存在變數(shù),。
01
開兩個窗的情況:
靠近駕駛員側和乘客一側的車窗都打開(左前方和右后方),是我們坐車常用的模式,,這通常也容易被認為是降低病毒傳播比較有效的模式,,但是如圖B所示,這一類型的車內(nèi)含病毒氣體濃度,,僅次于車窗全關閉的時候,。
不難理解,氣流從后面的窗子進入,,從前面的窗子排出,,氣流在車廂內(nèi)有一個順時針的回流。所以,,這種開窗模式不利于稀釋病毒,,乘客從駕駛員處得到了較高的病毒負荷。
如果只能開兩個窗,,必須如圖C3所示,,將左后和右前方的窗子打開,氣流從左后進入,,清新空氣對乘客有個撞擊,,從右前方的窗子排出。這個清新空氣也能充當一個“空氣幕的作用,,阻擋含有病毒的氣溶膠傳給乘客,。
02
開三個窗的情況:
從圖C4可以看到,在圖C3的基礎上,,多打開乘客側的右后方車窗,,反而起到了反作用,。這會導致車內(nèi)的氣流轉向改變,部分氣體會從乘客側的車窗流出,,駕駛員和乘客之間形成了一個氣溶膠夾層,。
圖C5的情況會好很多,駕駛員側,,也就是左前的車窗打開,,乘客處的車窗不開,部分污染氣流會從駕駛員側的車窗流出,,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車內(nèi)的病毒載量,。
03
開四個窗的情況:
而當四個車窗全部打開的時候,空氣從后側進入,,從前側出,,進入車廂的新風增大了一倍,也更安全,。
二,、乘客駕駛員
如果感染源為乘客,,情況有所不同,。乘客在車廂內(nèi)排出有病毒的氣體,見下圖,。駕駛員和乘客仍舊位于A,、C位。
當全部車窗都關閉(圖C1)的時候,,車廂內(nèi)含病毒氣體濃度依舊最高,,但是低于污染源是駕駛員的情況,這是由于車內(nèi)的空調(diào)循環(huán)系統(tǒng)是從前到后的循環(huán)模式,。
當全部車窗都打開(圖C6),,車內(nèi)含病毒氣體濃度低,但是仍高于污染源為駕駛員的情況,,這是因為氣體從后車窗進入從前車窗離開,,污染源位于后位,在車內(nèi)形成一個含病毒的微小環(huán)流,。
01
開兩個窗的情況:
只開兩個窗時,,圖C2的情況會稍微好一些(依據(jù)圖B的氣體濃度)。右后方和左前方的車窗打開,,即駕駛員側和乘客側,,也就是我們常用的模式,含病毒的氣體濃度最低,,但也不是最佳選擇,。
02
開三個窗的情況:
圖C4的情況,,是最佳模式。駕駛員側(左前方)的車窗關閉,,其余三個車窗打開,,含病毒的氣體濃度最低,病毒會從右后方的車窗排出,。
03
開四個窗的情況:
當然,,最好的還是4個車窗全部都打開。
圖源:視覺中國
總結一下
可能看起來比較復雜,,簡單總結一下:
如果你是乘客,,不想被駕駛員感染。
首先,,你需要坐在駕駛員的右后方,。
首選車窗全開。如果只想開三個窗,,關掉右后側車窗(靠近自己的車窗),,其余三個窗打開。如果只想開兩個窗,,打開左后和右前方的窗,。如果實在太冷,不想開窗,,空調(diào)開外循環(huán),,再研究車內(nèi)的空調(diào)循環(huán)模式,如果是從前到后的循環(huán)模式,,戴上防護口罩,,盡量縮短乘車時間。
如果你是駕駛員,,不想被乘客感染,。
提醒乘客坐在你的右后方。除了車窗全開外,,還可以選擇左前方的車窗(靠近自己的車窗)關閉,,其他車窗打開。如果乘客覺得冷,,需要關窗,,最好是關掉左后方和右前方的窗。如果乘客要求不開窗,,空調(diào)啟動外循環(huán),,開到最大風,帶好防護口罩,。
當然,,洗手,、戴口罩和保持車內(nèi)整潔,同樣重要,!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