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助眠食療方

  來源:能醫(yī)2020-12-3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緩解失眠的食療方
今天和大家分享幾個緩解失眠的食療方。如果學會了,,歡迎在文末點贊打卡哦~
人類大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良好的睡眠可以讓我們恢復精力,,緩解身心疲勞,,這對維持健康也有重要的意義,。
長期的睡眠不足或不規(guī)律,不僅可能引發(fā)慢性失眠,,還可能加大罹患心血管,、內(nèi)分泌等多種慢性疾病的幾率。這該怎么辦呢,?

藥食同源,,有些食物除營養(yǎng)價值外,還有一定的藥效,。失眠患者也可在一些常見的食物中找到具有對失眠有治療作用品種,,幫助改善睡眠。
治療失眠的食物
大棗

大棗性味甘平,,有補益脾胃,、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
現(xiàn)代研究大棗還有抗過敏反應,、調(diào)節(jié)中樞神經(jīng),、保肝強體、降低膽固醇,、抑制腫瘤等作用,,對因某些疾病引起的失眠也有輔助性安神催眠作用。
食療方:晚餐后用大棗加水煎汁服用,,能縮短入睡時間,,也可與百合煮粥食用。尤其是用于血虛失眠,。
蜂蜜

蜂蜜性味甘平,,有潤肺補中,緩急解毒,、潤腸通便的功效,。
神經(jīng)衰弱失眠患者,在每天睡眠前,,口服一湯匙蜂蜜,,可以促進入眠,對失眠有明顯的調(diào)節(jié)作用,。
小麥

小麥有養(yǎng)心安神,、補腸益脾、利尿活血,、除煩止渴的功效,。
更年期女性食用未精制的小麥能緩解更年期綜合征、防治失眠,。
食療方:
a,、小麥100克,、甘草10克、大棗10枚,,水煎,,早晚2次分服。
b,、小麥50克,、大棗10枚、龍眼肉10克,,加水煮熟后連渣食,。
c、小麥50克,、黑豆20克,、合歡花15克(布包),水煎后棄合歡花,,喝湯食麥,、豆。
小米

小米性微寒,、味甘,,有健脾和胃、安眠的功效,。
“胃不和則臥不安”,,晚飯吃得過少,胃中空虛使人難眠,,吃的過多胃因飽脹而壓迫內(nèi)臟,,也會妨礙睡眠。
改食小米粥,,既不會很快地排空而“吊胃”,,又不會過飽而失眠。因此,,小米粥可謂是安眠良方,。
現(xiàn)代研究也證實,人類睡眠的產(chǎn)生與困倦程度及食物蛋白質(zhì)內(nèi)色氨酸含量密切相關,,色氨酸能促進大腦神經(jīng)細胞分泌一種催人欲睡的血清素,,而小米中色氨酸的含量名列前茅。
蓮子

蓮子性味甘澀平,,有補中,,安心、止瀉,。
可用于夜寐多夢,,遺精頻繁或滑精者,,特別是對青年人夢多遺精者,有良好的安神止遺作用,。
蓮子可做成蓮子湯、蓮子羹,、蓮心粥等食品,,又可燉雞、鴨服用,。
食療方:
失眠者可用蓮子心30個,,水煎,加鹽少許,,睡前服,。
失眠伴夢遺泄精者,蓮肉,、益智仁,、龍骨各等份,研為細末,,每次6克,,空腹或清米湯調(diào)下。
高血壓病伴失眠者,,蓮子心15克,,水煎代茶飲。
月經(jīng)過多伴失眠者,,蓮子50克,,冰糖25克,燉熟食之,,并喝湯,。
桂圓

桂圓也稱龍眼,性味甘溫,,益心脾,、補氣血。
可用于心脾虛損,、氣血不足所致的失眠,、健忘、驚悸,、眩暈等癥,。還能輔助治療病后體弱或腦力衰退,對于女性的產(chǎn)后調(diào)補也很適合,。
食療方:
貧血,、神經(jīng)衰弱,、失眠、心悸,、盜汗等,,桂圓肉4-6枚、蓮子10克,、芡實10克,,加水燉湯,睡前服,。
產(chǎn)后失眠,,桂圓100克,雞蛋1個,,紅糖適量,。置鍋內(nèi)蒸10-20分鐘,將蒸好的雞蛋,、桂圓一起連湯服下,。
失眠,每晚睡前吃桂圓2個,,可養(yǎng)心安神,。
百合

百合性味甘平,有潤肺,、清心調(diào)中之效,。有良好的營養(yǎng)滋補之功,特別對于病后體弱,,神經(jīng)衰弱等有較好的作用,。
食療方:
百合50克、蜂蜜50克,,拌勻蒸熟,,睡前食用。
百合15克,、酸棗仁30克,、遠志10克,水煎服,。
睡眠問題的食療調(diào)理只是一個方面,,對于復雜的失眠問題,如果僅僅依靠食物或者藥物調(diào)理,,效果可能并不理想,。

睡眠問題很多時候是心理和軀體面對壓力反應的結果,兩者互相影響。對于伴隨生活事件引起的情緒障礙的患者,,則應通過心理治療來緩解情緒,,在心理治療師的幫助下調(diào)整性格及應對方式,達到心身和諧,,從而改善失眠癥狀,。

(編輯:月兒)



幾個助眠食療方


 

相關閱讀: 助眠食療方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