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風聲》的好,,譬如畫面精致,、群戲精彩、尺度大膽等,,都已經(jīng)被夸得太多了,。這些東西,做好了會很加分,,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寄托了女排情懷的《奪冠》、口碑冰火兩重天的《姜子牙》,、集結了喜劇界半壁江山的《我和我的家鄉(xiāng)》……讓人仿佛置身春節(jié)檔的神仙打架,。
然而,在我心里,,“歷年國慶檔最強影片”的稱號,,依舊沒有易主。
前段時間影院復工,,除了新片,,也有相當一部分舊作參與了重映,,其中就有2009年國慶檔上映的《風聲》。

重映一個月,,票房超過一千萬,即使在一眾經(jīng)典片里也算是能打的,。畢竟,,想重溫《風聲》,途徑實在是太多了——
且不說CCTV6每隔一段時間就重播,,在多數(shù)視頻網(wǎng)站,,你甚至不需要會員就可以免費觀看。
《風聲》的魔力,,也體現(xiàn)在評分上,。作為一部商業(yè)片,即使被將近45萬人打出8.2的高分,,仍然有人認為它是“最被低估的國產(chǎn)電影”,。

十多年過去,,《風聲》憑什么還能被觀眾念念不忘?

不得不說,,《風聲》所選取的歷史背景,其實很普通,。
國產(chǎn)諜戰(zhàn)戲,,十有八九都發(fā)生在抗戰(zhàn)時期,《風聲》也不例外,。小說里故事發(fā)生在1941年,,電影則改到了一年之后。彼時,,抗戰(zhàn)正處在黎明前的黑暗期,。
但《風聲》的環(huán)境設定,又無疑是討巧的——
汪偽政權的一個機要單位發(fā)現(xiàn)有共產(chǎn)黨的臥底,,為了找出這個代號為“老鬼”的共產(chǎn)黨員,,特務們把有嫌疑的幾個人關到一起審問。

在這間名為“裘莊”的人間地獄里,,人人在找鬼,人人在搞鬼,。栽贓,、暗算,、廝殺等,都發(fā)生在這人為制造的密室里,。
潛藏其中的“老鬼”,,身負重任卻又身陷囹圄,內(nèi)無幫手,,外無接應,。這出戲,究竟要怎么往下唱?
站在現(xiàn)在的視角往回看,,《風聲》的成功,,實在有太多理由了。

從內(nèi)容看,,改編自麥家同名小說,,并進行了大刀闊斧的“魔改”(把“老鬼”的身份從李寧玉換成了顧曉夢),故事依然出色,;
從陣容看,,張涵予、王志文的發(fā)揮一如既往地穩(wěn)定,,蘇有朋顛覆了以往的形象,,周迅貢獻了全片的淚點,而黃曉明,、李冰冰的演技高光時刻,,也都在這部電影里了。
就連配角,,也是朱旭,、倪大紅、段奕宏這般分量的演員,。

但別忘了,,那是2009年。
那時,,被譽為神劇的《潛伏》剛剛收官不到半年,,而距離諜戰(zhàn)劇開山之作《暗算》的播出,也才過去三年,??梢哉f,,當時的觀眾對于同類題材的期待是相當高的。

總有人說,《風聲》如果放到現(xiàn)在上映,,絕對票房20億起步,,是吊打同行般的存在。但仔細想想,,真放到現(xiàn)在,,這個電影本身可能也不復存在了。
想象一下——
還在拍攝時,,#拒絕《風聲》魔改##李寧玉 一番##請華誼公平對待李冰冰#的熱搜就安排上,;
宣發(fā)期間,官方發(fā)微博再為先@哪位演員反復編輯幾十次,;
上映后,,網(wǎng)友又為“片中的酷刑是不是在抹黑針灸”大吵三百回合……

不少觀眾還能記得宣傳海報上那行小字——“《風聲》之后,,再無傳奇”。放在當時頗有些大言不慚,,如今看來,,卻一語成讖,。
十一年過去,,國內(nèi)再也沒能拍出比肩《風聲》的諜戰(zhàn)片,更別說是超越,。

《風聲》能成功,沒什么可奇怪的,。拋開臺前幕后的精湛演技與成熟制作不提,,這個故事本身,就是曾被市場多次驗證過的爆款,。
選對劇本,,或許是《風聲》做對的第一件事。與電影同名的小說《風聲》,,是麥家“解密”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三部曲里,《風聲》出版最晚,,但熱度最高,。彼時,,麥家已經(jīng)憑借《暗算》一戰(zhàn)成名,成為諜戰(zhàn)懸疑題材領域炙手可熱的名家,。

當然,這也給影視化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導演陳國富曾表示,,《風聲》改編電影的前提,就是預設“觀眾人人看過原著”,,其影響力和改編難度可見一斑,。
說是“三部曲”,但在麥家看來,,《風聲》和《解密》《暗算》其實是有壁的——
“《解密》《暗算》是長在一條藤上的,,親兄弟;《風聲》則是旁支,,長在另一條藤上,。”
但對于熟悉麥家作品的讀者來說,,《暗算》和《風聲》,,分明是亞當和夏娃的關系——
麥家從《暗算》中抽出了一根肋骨,并以此為基礎,,創(chuàng)造了《風聲》,。
具體來說,是小說《風聲》的第一部分《東風》,,來自電視劇版《暗算》的最后一部分《捕風》,。

不信?來看一段描述——
“在臥底過程中,,主角的身份遭到懷疑,,并與多人一同被敵人軟禁,導致重要情報被傳不出去,,到最后,,是主角犧牲了自己,,情報才得以送出?!?
你以為說的是電影《風聲》,?其實是電視劇《暗算》的《捕風》。就連“接頭的人是收垃圾的”這個細節(jié),,都如出一轍,。

但麥家顯然不太愿意承認這其中的關聯(lián),。
一則,,算上最早的《地下的天空》,相似的設定用了三次之多,,未免顯得作者創(chuàng)意不夠,,仿佛來來回回只有程咬金那三板斧;
二則,,《風聲》出版后,,即被《暗算》的制作方,北京東方聯(lián)盟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導演柳云龍與制片人楊健聯(lián)合成立的影視公司,,柳任董事長,,楊任總經(jīng)理)指責侵權。
是的,,你沒看錯,,版權賣出后,自己抄自己也算侵權,。
這時再承認《風聲》的部分故事梗概來自《暗算》,,無異于坐實了這個指控。
2007年底,,麥家與《暗算》制片人楊健互相起訴,,一時成為電視劇編劇維權著名案例之一。

這場“羅生門”以撤訴告終,但庭外的對決卻仍在繼續(xù),?!皸罱?柳云龍”這對諜戰(zhàn)劇的黃金搭檔,又拉上范冰冰,,拍了一部電影《東風雨》,。
然而,起個大早趕個晚集,,籌備得更早的《東風雨》,,上映卻比《風聲》晚了半年,。彼時,創(chuàng)下了在當時看來超高票房的《風聲》,,已經(jīng)是諜戰(zhàn)領域繞不開的話題,。
對此,《東風雨》導演兼主演柳云龍淡定地表示,,“現(xiàn)在中國拍了不少諜戰(zhàn)片,,不見得拍得多了,就沒有好的了,。不是上映得晚了,,就成不了經(jīng)典了?!?

這話說得很有藝術。相比之下,,另一主演范冰冰可能是對這部戲太過有信心,,以至于沒給自己留下太多轉圜余地。她的采訪發(fā)言,,日后還常常被拿出來鞭尸——
“我們的電影不是講獸性而是講人性,,我們沒有用扎針、抽鞭子那種情節(jié)來制造恐怖,?!?
“《東風雨》不僅講述抓間諜的過程,還表現(xiàn)了中國人的情誼,,他們那個格局相對比較小,,我們的格局比較大?!?
然而,,《東風雨》的潰敗,從角色介紹上就能看出來,。


關于《風聲》的好,譬如畫面精致,、群戲精彩,、尺度大膽等,這些已經(jīng)被夸得太多了,。這些東西,,做好了會很加分,但并不是最重要的。
就拿大制作們最愛吹的服裝,、化妝,、道具來說吧。有些諜戰(zhàn)戲對于服化道的執(zhí)著,,已經(jīng)是往婚紗攝影的路子上走了,。
一場戲下來,主角換了很多套衣服,,擺拍姿勢也很帥,,但劇情呢?說稀爛都算恭維,。

比起尋常的諜戰(zhàn)戲,《風聲》最為難得的地方,,其實是在感情戲份上的點到為止,。
從《東風雨》三角戀到《聽風者》的雙重三角戀,再到《偽裝者》里承包了所有bug的女主程錦云,,無一不是憑借感情戲的一己之力,,將作品整體的觀感拉低了好幾個點。
《風聲》不是沒有感情線,,但無論鏡頭還是語言,,都呈現(xiàn)得相當克制。在這里,,你能很清晰地看出“利用感情來完成工作”和“借工作之便談戀愛”的區(qū)別,。

當然,,《風聲》也絕不是完美的。
前面說了,,為了與原著制造差異,,也為了電影的節(jié)奏感,《風聲》對原來的故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刪改,,甚至連“老鬼”的身份也改了,。
又要好看,又要有邏輯,,還不能脫離原著,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就跟普通人想要的“錢多,、事少,、離家近”一樣,能滿足兩條已經(jīng)是奢望,。
《風聲》上映后,,很快就被吐槽硬傷太多。當時最犀利的一篇影評,,甚至總結出了“《風聲》的50個漏洞”,。

提一個本不該是問題的問題,片尾周迅的念白,,那段感人肺腑的“老鬼”遺言,,究竟是留給誰的?
玉姐嗎,?未必,。
我們不妨較真地去想一想,按照發(fā)電報的原理,,每個漢字至少要換成4位的數(shù)字,,每個數(shù)字再換算成1到5位不等的摩斯碼。

那段百余字的獨白,,換算成摩斯碼后有多復雜,,可想而知。
且不說玉姐的旗袍有沒有這么長的口子,,就是有,,照這個工作量,顧曉夢一天一夜也縫不完,。

但如果把它理解成打破第四堵墻,,直接說給觀眾的呢?是不是就說得通了,。
“我親愛的人
我對你們?nèi)绱藷o情
只因民族已到存亡之際
我輩只能奮不顧身
挽救于萬一
我的肉體即將隕滅
靈魂將與你們同在
敵人不會了解
老鬼老槍不是個人
而是一種精神 一種信仰”
無情,,反而是深情。
用商業(yè)片的方式打造主旋律電影,,這幾年來我們見得太多了,,但春風化雨地讓觀眾感受到理想信念的力量,只有《風聲》做到了。


《范冰冰炮轟<風聲>獸性:我們不表現(xiàn)殘酷鏡頭》,瀟湘晨報,,2010-03-23
《<暗算>向法院提起訴訟 楊健麥家暗斗升級》,,北京娛樂信報,2007-12-06
(編輯:月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