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報道
中科院合肥一研究所90多人集體離職,,人事處:被挖走的
針對有媒體報道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簡稱“核安全所”)90多名科研人員集體辭職一事,7月16日,,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人事處一名負責離職管理的工作人員告訴澎湃新聞,,90多名科研人員于6月份集體向該研究院提出離職,“他們都是自愿離職的,,現離職手續(xù)都已經辦完,?!?
核安全所是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下屬研究所。
前述工作人員透露,,這90多名科研人員確實是被挖走的,,但離職屬于正常人員流動。
同日,,中國科學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一位研究員告訴澎湃新聞,,離職發(fā)生在上個月,具體離職原因等其他相關情況不知情,。
16日,,有媒體報道稱,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90多名科研人員離職,。報道引用一名內部人士的表述稱,,離職人員集中于合肥研究院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其中大多數是博士畢業(yè),,并擁有事業(yè)編制,。時間均在今年年內,離職原因似與待遇并無直接關聯,。
前述人事處的工作人員向澎湃新聞證實,,90多名科研人員出走的消息屬實,但前述媒體報道,,部分夸大事實,,“事實勝于雄辯”。
核安全所官網顯示,,吳宜燦是核能安全技術研究所所長,,負責研究所戰(zhàn)略規(guī)劃工作。2019年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正式公布2019年院士增選結果,,吳宜燦研究員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16日,,澎湃新聞多次致電中國科學院相關職能部門,,截至目前,暫未獲得有效回應,。
核安全所官網信息稱,,該所是面向核安全與先進核技術相關領域開展基礎性、前瞻性,、戰(zhàn)略性研究的創(chuàng)新型研究所,,目標是建成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核安全技術基礎研究基地、核能安全專業(yè)創(chuàng)新型高端人才培養(yǎng)中心、核電站及其它核設施安全技術綜合支持平臺及第三方評價機構,。研究所坐落在安徽省合肥市科學島上,。核安全所在IAEA及ITER國際合作計劃、國家“973”/“863”計劃,、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計劃、國家磁約束核聚變專項和中國科學院戰(zhàn)略性先導科技專項等重大項目牽引支持下,,始終追求“從源頭確保核安全”的理念,,深度交融“研、學,、產”,,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領先水平的原創(chuàng)性科技成果,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國家能源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產學研合作創(chuàng)新成果獎一等獎,、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獎等20余項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還獲歐洲聚變核能創(chuàng)新獎和美國核學會杰出成就獎、國際聚變核技術杰出貢獻獎等國際獎勵,。
編輯:紅研
好消息:2020全國素質教育新課堂教研成果評選開始了,,主要有論文、課件,、微課教案評選等,。同時開展第十三屆“正心杯”全國校園科幻寫作繪畫大賽。主辦單位:《科學導報·今日文教》編輯部,、中國中小學教育藝術教與學研究中心,、《作家報社》、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中華文教網等,。咨詢電話;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