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生,但可以決定自己的人生,。
劉秀祥,,就用這樣的信念改變了人生,活成了一束光,。
1977年,,劉秀祥出生在貴州一個山村。
家有兄妹三人,,在他4歲那年,,父親生了一場大病,,家里也就失去了經濟來源。
父親去世后,,為了讓家里有點收入,,哥哥姐姐相繼出去打工,后來都失去了聯(lián)系,。
劉秀祥的母親受不了打擊,,患上了間歇性精神病,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還時常會發(fā)病,。
原本溫馨的一家五口,只剩下11歲的劉秀祥獨自承擔起生活的重擔,。
每天早上天不亮,,劉秀祥就起床種地和砍柴,,做好早飯后去上學,,在書中,他找到精神的慰藉,,也看到未來的希望,。
即便生活再難,他也沒有放棄過要讀書,,墻壁上的獎狀是家中最美的裝飾,。
村里的人照顧他,幫他種地,,每年給他500斤糧食,,這樣劉秀祥省著吃,也能和母親勉強度日,。
在小升初時,,劉秀祥憑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縣重點中學,可看著通知書,,他卻犯了愁,。
02.
劉秀祥不是不想去重點學校讀書,可實在拿不出學費,,更重要的是,,他放不下母親。
想來想去,,他做了一個決定,,帶著瘋娘一起去讀書,將學校換成免費的民辦學校,。
沒有住宿,,他就在學校墻外搭一個帳篷,。
沒有生活費,他趁著夜色去撿廢品,,每個月可以掙到20元左右,。
一日三餐,劉秀祥只能開水泡飯,,再煮些撿來的菜葉改善生活,。
在班級里,他比同齡孩子要瘦小,,1米69的個子,,體重才80斤。
即便如此,,他的成績也依然優(yōu)異,,考入了安龍縣重點高中,當生活無光,,學習就是他唯一的動力,。
到高中后,學校旁邊沒法搭帳篷,,他利用暑假打工,,攢了600塊,卻發(fā)現(xiàn)連個單間都租不起,。
后來,,他租下一戶農家的豬圈,用塑料布圍住四面墻上的漏洞,,當成自己和母親臨時的家,。
為了攢學費,他周末去工地打工,,高強度的勞動,,營養(yǎng)卻跟不上,在高考前,,他病倒了,。
第一年高考,他落榜,。
不想就此被命運安排的劉秀祥,,決定再拼搏一回,他依然相信,,讀書是改變自己命運唯一的途徑,。
03.
為了能再次參加高考,他找到一家私立學校,,請求校長給他一次機會,。
校長被他打動,,同意免費收劉秀祥入學。
那一年,,劉秀祥格外努力,,復習的時候,他翻到自己原來日記本上寫的一句話:
“當你抱怨沒有鞋穿的時候,,你回頭一看,,發(fā)現(xiàn)別人竟然沒有腳?!?
是啊,,當我們擁有知足常樂的精神,生活也就不覺得苦,。
第二年,,劉秀祥以高分考入山東臨沂大學,母子倆相擁而泣,。
這就有了那篇報道“貴州孝子千里背母上大學”,,他的故事也激勵了很多人。
有好心人給他們提供了一個單間,,劉秀祥和母親終于住上了像樣的房間,,但同時,,他拒絕了大家的資助,,要用自己的雙手來養(yǎng)活母親。
大學四年,,他不僅自己掙夠了學費,,還資助了3個農村貧困家庭的學生,鼓勵他們好好讀書,。
然而,,在他大學畢業(yè)時,得到消息 ,,其中一個他資助的女生輟學了,,這給他很大的震動,明白要從教育入手才能改變現(xiàn)狀,。
于是,,大學畢業(yè)后,劉秀祥拒絕了好幾家單位的邀請,,回到家鄉(xiāng)當了一名高中教師,。
04.
劉秀祥說:“哪怕只影響一個學生,發(fā)生些許改變,,我都覺得非常值,?!?
他接手的那個班級成績很差,中考平均成績200多分,,而且,,還動不動就有人請假不來上學。
為了將請假的學生找回來,,他騎著那輛摩托車,,去一個個找學生。
有的在建筑工地找到,;
有的在農田里找到,;
也有的在網吧找到。
他跟學生們說:“讀書,,才能改變你們的命運,,我能從農村走出去,你們也能,?!?
在他的鼓勵下,全班47個人全部考上了大學,,有個學生還考出了586分的好成績,。
劉秀祥不僅僅教書,還育人,,他認為一個人不能低估夢想的力量,,當你心中有夢,未來就會閃光,。
如今,,12年過去了,32歲的劉秀祥又有了新身份,,他不僅當上了學校的副校長,,還被評為第24屆“中國青年五四獎章”。
這個獎他名至實歸,,也是對他勤奮,、孝順和助人精神的肯定。
這么多年,,劉秀祥再難,,也沒有拋下母親,用自己的雙手努力搭建一個家,。
經過一番寒徹骨,,迎來梅花撲鼻香。
生活中有很多明星的成名故事,,但我更敬佩劉秀祥這樣的寒門孝子,,他很平凡,,就如生活中的我們,但他用自己的行動,,給予身邊的人希望,。
他不僅讓自己走出黑暗,也幫助千萬個學生走出迷茫,,這才是令人感動的地方,。
為你點贊,劉秀祥,,好樣的,!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