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根據訪談實錄整理:
鳳凰網國學:正規(guī)的博物館,比如故宮,、上博這樣的博物館,,入藏一件收藏家捐贈會經過什么流程?
于成龍:博物館入藏藏品是非常重要的事情,。首先,,我們一定會組織有關專家對藏品的真?zhèn)芜M行鑒定并判定價值。其次,,我們一定要追問這件藏品的來源,,這個很重要,我們必須要確定這件藏品的來源是否合法,,如其來源不合法,,比如偷或盜,,這里就涉及到嚴重的司法問題。
被質疑的重慶大學博物館藏品
其次,,在對這件藏品鑒定真?zhèn)渭捌渌闆r的基礎上,,我們要明確這件藏品是捐贈還是賣給博物館,如此等等,。博物館入藏藏品必須通過規(guī)定的流程,,層層審核,嚴密把關,。所以,,我國正規(guī)的文物部門對于藏品入藏在判定文物的真?zhèn)渭皝碓催@些關鍵的問題上必須由數位有關專家進行集體鑒定,因此,,在我國正規(guī)的博物館及其他文物部門是不會出現入藏大批贗品的情況的,。
鳳凰網國學:就您所知,大學博物館的藏品來源途徑是怎樣的,?大學建博物館有什么規(guī)范流程,,如何避免藏品鑒定出現真空?
于成龍:前幾日,,我聽說重慶大學博物館這件事情也沒太上心,,今天一看,簡直就是個笑話,。前幾年北京師范大學也鬧出類似的笑話,。一般來說,大學博物館藏品的來源有以下三種:一是校友捐贈,;二是學校自己考古專業(yè)的考古發(fā)掘品;三是社會征集藏品,。大學建立博物館,,首先該校要具備建立博物館的資質,而且博物館藏品必須要經過文物專家的鑒定,。就目前出現的這類情況,,我認為應該由文物主管部門來對大學建立博物館的資質進行嚴格的審核。
被疑的陶俑展品 來源:澎湃新聞
所以,,對于大學的博物館,,我們要明確:第一,是否制定有藏品捐贈程序,;第二,,入藏藏品是否有國家級鑒定專家團的鑒定,若有,,必須向社會公示有關專家姓名,;第三,,高校是否具備資質建立博物館,是否配備專業(yè)的文物管理團隊和專家顧問,。
但是,,現在的一些大學及民營博物館并沒有真正的文物管理及鑒定資質。這些大學博物館的藏品怎么來的,?是免費捐贈還是征集購買,?有些捐贈又為什么還要給錢?這里邊是否存在其他什么交易,?參與這些活動的專家又是怎么回事兒,?這些問題必須搞清楚。
被疑的銅車馬 來源:澎湃新聞
鳳凰網國學:為什么高校入藏一再爆出這種尷尬事件,?
于成龍:高校博物館藏品的丑聞不斷,,我想主要原因有如下兩方面:第一,高校博物館就藏品入藏沒有遵循嚴格的藏品鑒定,、入藏及管理程序,。另外,當今社會很多人對文物的鑒定問題還有一個誤解,,以為考古專業(yè)或者文博專業(yè)的學生只要經過了專業(yè)訓練就會懂得文物鑒定,,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看法。文物鑒定與我們目前高校普遍設置的考古,、文博專業(yè)并不完全一樣,,它是另外一門學問,過去也叫“古器物學”,,它強調的是對各類文物,,如青銅器、玉器,、瓷器等本身特征的精通,,我們在具備了各類文物的基礎理論知識后還必須經過十年或二十年對實物的細心揣摩才能練就一雙火眼金睛,因此,,就像大家所熟知的,,中國真正的文物鑒定專家絕大多數都出自博物館,這是因為在博物館中我們有更多機會對實物進行細心揣摩和研究,,而且文物鑒定也是博物館專家必須具備的技能之一,。
第二,我們在這里還必須明確高校博物館的藏品來源,,要明確大學建立博物館的初衷,。許多高校連考古、文博專業(yè)都還沒有設置,,那么它建立博物館的目的是什么,?還有,,重慶大學以及此前類似的事例,居然出現這么多贗品,,這些贗品甚至都不如潘家園的地攤貨,。高校博物館入藏的這么大數量的贗品,即使不是文博專業(yè)的人也能看出來,,這究竟是要做什么,?
一些高校博物館、“國寶幫”和一些民營博物館近年來屢次被曝出大量藏品為贗品,,這一現象值得我們深思,,透過這個表象,個中由頭似乎非常復雜,。高校建立博物館應該以北京大學為榜樣,,北京大學是中國第一個設立考古學專業(yè)的大學,有著深厚的文博傳統(tǒng),,培養(yǎng)了大批從事文博工作的專業(yè)人才,,該校博物館對于藏品的鑒定和管理遵循著嚴格的鑒定程序,所以一直在業(yè)界享有較高聲譽,。
被疑的展品烏龜 來源:澎湃新聞
鳳凰網國學:您如何看到當下的“文物熱”,?
于成龍:首先我們熱愛自己的文物,它是我們中華文明的一種載體,,我們理當去關注,,但是關注物質實體的同時,我們還要去關注這個文物所反映的歷史和文化,,并從中得到教育,,像我們研究文物的人,常常避免談到這個文物值多少錢這樣的問題,,一般也不會提“國寶”這兩個字,,任何文物都有它的價值。但就大學博物館藏品來源的問題,,值得深談而且必須深談。
于成龍,,男,,黑龍江省綏化市人,2004年7月畢業(yè)于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考古學及博物館學專業(yè),,歷史學博士,,著名青銅器專家;2004年7月~2019年5月,,任職于中國國家博物館研究院副院長,、研究館員,,現為安陽師范學院歷史與文博學院教授;學術研究范圍遍及中國考古學,、古文字學與中國古代青銅器,、玉器及書法等文物專項研究。
(編輯:紅研)
《科學導報今日文教》征稿可發(fā)新聞,、政工論壇,、學術論文、課題研究,、講座,、學生作文、書畫,、攝影作品,、傳記、專家,、企業(yè)專訪,、廣告軟文等,歡迎投稿,。國內統(tǒng)一刊號:CN37—0016,郵發(fā)代號:23—139 電話:010-89456159 微信:15011204522 QQ:10624217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