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你中獎了……”“我是房東,銀行卡號換成××了……”近年來,,這樣的短信,、電話內騙術層出不窮,即便是“老套路”了,,上當受騙的市民依然存在,,如何更好地防范電信詐騙?昨日,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走進重慶移動,、重慶電信和重慶聯(lián)通等運營商,為你解讀常見電信詐騙手段,,提高用戶自我防范意識,。
這些常見電信詐騙手段要警惕
當前,常見的電信詐騙手段主要包含“電話欠費”“賬戶被凍結”“虛假綁架”“引誘匯款”“購車退稅”等電信詐騙,。
重慶移動相關負責人介紹,,避免上當受騙,首先要增強警惕意識,,對于一切在電話中索要個人信息及要求資金轉款的行為要引起高度警惕;其次,,保護好驗證碼,對于銀行,、支付寶等發(fā)來的短信驗證碼不外泄,。另外,在登錄購物網站時要核實好網站的域名是否正確,,以防釣魚網站,。對于自稱家人的電話,如若涉及到財務,,也不要輕易相信,。
此外,在微博,、朋友圈,、論壇等社交網站,盡可能避免透露真實身份信息,,避免曬包含個人信息的照片,。參加網上調查活動也需要認真核實網站的信譽可靠性,不要貿然填寫導致個人信息泄露,。
運營商多渠道宣傳網絡安全知識
“我們這可以看到,,開通了防騷擾服務的用戶,能夠攔截大量的騷擾短信和電話,?!敝貞c移動星光三路營業(yè)廳業(yè)務代表蔣瑞函介紹,,移動用戶可編輯短信“KTFSR”,即“開通防騷擾”首字母拼音,,開通后,,可以自動攔截大量的騷擾電話和短信。
記者了解到,,2019重慶網絡安全周期間,,重慶移動、重慶電信,、重慶聯(lián)通等運營商通過官方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平臺廣泛宣傳網絡安全知識,,同時,,編輯引發(fā)網絡安全知識小手冊,免費發(fā)放給用戶,,多渠道宣傳網絡安全知識,,提高市民網絡安全防范意識。
重慶市通管局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截至9月18日14時,,重慶移動、重慶電信和重慶聯(lián)通三家運營商向重慶手機用戶,,共計發(fā)送4030萬余條網絡安全宣傳公益短信,。
見招拆招 教你識騙
1.“電話欠費”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電信員工告知事主電話欠費,或直接播放語音提示,,稱事主身份信息被冒用并欠下巨額話費,。隨后不法分子再假冒公檢法人員打來電話,稱事主名下的電話和銀行賬戶涉嫌洗錢等犯罪活動,。為了保障事主賬戶安全,,需要將事主名下賬號所有的存款轉移到司法機關開設的賬戶里。如果你同意你將上當,。司法機關不可能以個人姓名開戶,。因此,不要相信不明來電和短信,,不要透露自己的身份和銀行卡信息,,更不要輕易匯款。如有疑問,,可拔打110求助咨詢,,同時向相關職能部門或親友核實。
2.“刷卡消費”“扣除年費”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群發(fā)短信,稱用戶銀行卡剛在某店刷卡消費××元,,或已扣除年費××元,,如有疑問,可致電××號碼咨詢,。用戶回電后,,犯罪分子即假冒銀行客戶服務中心人員謊稱該銀行卡可能被復制盜用,利用受害人的恐慌心理,,要求用戶到銀行ATM機上進行所謂的加密操作,,逐步將受害人卡內的款項轉到犯罪分子指定的賬戶。市民如收到類似“刷卡消費”“扣除年費”等可疑短信,,首先應到開戶銀行核實短信內容,,不要相信對方提供的咨詢電話。
3.“賬戶被凍結”詐騙
不法分子冒充警察,,謊稱事主身份資料被盜用,,涉嫌犯罪,公安機關將監(jiān)管或凍結事主個人財產,,要求事主到銀行柜員機上將存款轉入指定監(jiān)管賬戶。由于不法分子利用了改號軟件,,此類詐騙來電號碼往往顯示為110等,,不少市民真假莫辨。在此提醒市民,,公安機關是不會通過電話詢問做筆錄的,,也沒有所謂的監(jiān)管賬戶,所有案件的調查工作都會依照法定程序出具相關法律文書再執(zhí)行,,市民如有疑問請及時向本地公安機關咨詢,。
4.“虛假綁架"詐騙
不法分子獲取受害人電話號碼后,打電話給受害人,,自稱黑社會,,受人雇傭要傷害事主,但事主可以破財消災,,然后提供賬號要求受害人匯款,。破解這種伎倆的方法很簡單,市民如果接到恐嚇勒索電話,,馬上向警方報警,。
5.“引誘匯款”詐騙
不法分子以群發(fā)短信的方式,將“請把錢打到銀行卡里,,卡號××”等短信大量發(fā)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匯款,收到此類匯款詐騙信息后,,未經仔細核實,,就將錢直接匯到不法分子提供的銀行賬號內,。這種群發(fā)短信騙術雖然拙劣,但騙子抱著“廣種薄收”的心理,,就等哪個急著匯錢又粗心大意的人上當,。如果遇到讓你轉賬、匯款的短信要與收款方取得聯(lián)系,,核實身份和賬號,。
6.“購車退稅”詐騙
不法分子通過各種渠道獲取受害人購買汽車資料后,以短信,、電話的方式,,冒充稅務局、財政局或車管所工作人員,,謊稱要退還部分購車稅款,。遇到此類詐騙,千萬不要相信所謂的退稅謊言,,如果真有退稅政策出臺,,稅務、財政部分會通過媒體發(fā)布權威信息,,不會以電話形式通知,。
重慶晨報上游新聞記者 李舒
(編輯:鑫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