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歲博士獲聘教授:非神童 就是花的時間比別人多

  來源:北京青年報孔令晗,韓謙2019-09-2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今年29歲的胡劍突然收獲大量關注。在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畢業(yè)后,,他被聘為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成為該校首位90后教授。

  因為一個特殊的身份,,今年29歲的胡劍突然收獲大量關注,。在從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博士畢業(yè)后,他被聘為華東交通大學材料學院教授,,成為該校首位90后教授,。

  年紀輕輕就當上教授,這位90后有何過人之處,?對此,,華東交大官方網(wǎng)站曾發(fā)文提到:胡劍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發(fā)表高水平文章,由于科研業(yè)績突出,,2017年7月來校后直接享受教授的績效工資待遇,,2018年順利成為省聘教授。而在胡劍自己看來,,成為教授或者當選碩導,,最重要的還是勤奮與毅力,“如果能夠投入大多數(shù)時間潛心科研,,肯定會有成果,,別的都是水到渠成的事,。”

  90后博士獲聘教授引發(fā)關注

  胡劍第一次進入公眾視野,,源于9月26日一段名為《90后博士獲聘教授:我其實不是學霸》的視頻,。視頻中,胡劍作為華東交通大學首位90后教授接受采訪,。他表示,,自己并非學霸,“能夠有一點小成果,,可能更多還是因為我們比較用功一點或者說勤奮一點,,有好幾個月都是6點左右去實驗室,晚上12點才回宿舍,?!?

  視頻一經(jīng)發(fā)布,很快引發(fā)熱議,。

  校方因其科研業(yè)績突出聘用

  事實上,,胡劍個人簡歷非常出眾。根據(jù)華東交大材料學院官方網(wǎng)站消息,,胡劍,,1990年生于江西南昌,博士畢業(yè)于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師從盧柯院士,,曾獲中科院“優(yōu)秀畢業(yè)生”、中科院“師昌緒獎”,、中科院“院長獎”特別獎等?,F(xiàn)為華東交通大學教授,中國生物材料學會生物醫(yī)用復合材料分會常務委員,。主要從事納米金屬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揭示了納米金屬材料的結構-性能本征關系,相關研究成果發(fā)表在《Science》(《科學》),。

  9月21日,,華東交大官方網(wǎng)站發(fā)布文章介紹該校舉辦2019(首屆)國際青年學者論壇的具體情況,其中明確介紹了學校引進胡劍的具體理由,。文章稱,,論壇召開期間,胡劍作為青年學者代表發(fā)言,?!拔倚J孜弧?0后’教授胡劍博士,曾以第一作者身份在《Science》發(fā)表高水平文章,,由于科研業(yè)績突出,,2017年7月來校后直接享受教授的績效工資待遇,,2018年又順利成為省聘教授?!?

  以第一作者在重要學術期刊發(fā)文

  顯然,,能夠以第一作者在《Science》周刊發(fā)文,成為胡劍獲聘教授的關鍵因素之一,。

  據(jù)了解,,《Science》是美國科學促進會出版的一份學術期刊,系各國學術界公認的最權威學術期刊之一,。近年來,國內(nèi)許多高校都曾發(fā)布獎勵措施,,鼓勵學者在《Science》發(fā)文,。而在9月21日發(fā)布的相關文章中,華東交大也曾提到,,校內(nèi)教職工在《Nature》《Science》《Cell》等期刊正刊發(fā)表學術論文,,將被獎勵40萬元。

  文章稱,,近年來華東交大惜才重才,、愛才用才,不僅從行動上愛護,,更從政策上保障:實行“年薪制”,,在注重引育平衡的同時,保障人才薪酬與聘期同步,;實施“塔青人才計劃”,,打造“人才蓄水池”,聘期內(nèi)不設定課題,、文章,、項目等具體考核要求,在全國高校尚屬首次,;大幅度提高高水平教學科研成果的獎勵力度,,國家科技獎一、二等獎分別獎勵200萬元,、120萬元,;在保持總體待遇全省高校領先的基礎上,再次提高標準,,對優(yōu)秀博士,,提供60萬—80萬元的住房補貼、安家費和科研啟動經(jīng)費,,引進3年內(nèi),,直接享受副教授績效工資待遇等,;對長江學者、國家杰青等國家級人才,,提供不低于160萬元的年薪,;針對頂尖人才,設立“人才特區(qū)”,,一人一策,;同時學校在平臺、團隊,、家屬,、住房、子女就學等方面,,加以側重,。

  對話胡劍

  不存在神童就是花的時間比別人多

  9月27日,胡劍接受北京青年報記者采訪,。他介紹,,去年自己剛剛完成身份“升級”,與愛人結婚,,今年又成為新晉奶爸,。但因為主要精力都被投入到了科研工作中,對妻女的關心,、照顧就很不夠,,也因此常常心懷愧疚。對于近日引發(fā)的網(wǎng)絡關注,,他表示,,關注度也是一種動力,推著自己不得不往前趕,。

  談成果

  我覺得不存在神童

  北青報:什么時候被聘為碩導的,?

  胡劍:去年6月份的時候評的。

  北青報:評碩導需要參加面試嗎,?

  胡劍:不需要,。主要看業(yè)績的,學術成果達標了,,學校學術委員會通過就可以,。

  北青報:那這次被評為碩導,主要是依據(jù)你的哪些學術成果,?

  胡劍:主要是項目和論文兩項,。項目方面我是獲批了兩項國家級自然科學基金,論文是在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Science》雜志上發(fā)表了一篇論文,另外還發(fā)表了SCI一區(qū)論文3篇,。

  北青報:年紀輕輕就有這么多學術成果,,有人評價你是“神童”,你怎么看,?

  胡劍:我覺得不存在“神童”,。有些人走得快,就是花的時間比別人多,。勤奮肯定是最基本的,,還有就是堅持下去的毅力。搞科研肯定會遇到很多挫折,,有需要有毅力和決心走下去,。再就是運氣,比如說遇到一個好導師,。

  談工作

  與學生相差四五歲沒代溝

  北青報:今年開始帶第一批碩士生了嗎,?

  胡劍:是的,今年帶了兩個碩士生,。


北青報:和學生相處如何?

  胡劍:蠻好的,,學生差不多是1995年的,,相差四五歲左右,沒有代溝,。

  北青報:學校和你年紀差不多的碩導,、教授人數(shù)多嗎?

  胡劍:碩導的總體趨勢是在往年輕化發(fā)展,,碩導年紀跟我差不多的還蠻多的,。教授相對來說難度大一些,我是由于在《Science》上發(fā)表了論文,,被江西省破格提拔的,。正常通過職稱評定的話,要看資歷,,學校45歲以下的都沒有,。

  談關注

  不得不往前趕

  北青報:如何看待網(wǎng)友對你的關注?

  胡劍:不管是網(wǎng)上還是學校內(nèi),,都有一些好奇甚至懷疑的聲音,。從我自己的角度來說,最重要的還把本職工作做好,。

  北青報:這種關注度影響做科研嗎,?

  胡劍:這種關注度對我來說是一種動力,推著你不得不往前趕,我自己還是挺平常心的,。一直以來,,我在科研方面對自己還是蠻嚴格的。因為對一個科研工作者來說,,最精華的年紀就是在20多歲到40歲之間,,我現(xiàn)在就必須要把握每一秒時間,以后回過頭來至少我不會后悔,。

  北青報:對未來有什么規(guī)劃,?

  胡劍:我覺得最難的就是把科研工作堅持下來。其實如果能夠投入大多數(shù)時間潛心科研,,肯定會有成果,。

  (編輯:月兒)



29歲博士獲聘教授:非神童 就是花的時間比別人多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