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域十年愛心映像》玉樹公益紀實攝影展在京隆重開幕

  來源:聚焦中國2019-09-27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本網(wǎng)訊:2019年9月25日下午,,北京熱騰公益基金會主辦的《雪域十年愛心映像——慶祝建國70周年暨玉樹公益紀實攝影展》在北京藍潤國際藝術館隆重開幕,。作為對新中國建國70周

本網(wǎng)訊:2019年9月25日下午,,北京熱騰公益基金會主辦的《雪域十年愛心映像——慶祝建國70周年暨玉樹公益紀實攝影展》在北京藍潤國際藝術館隆重開幕,。

作為對新中國建國70周年華誕的獻禮,,此次攝影展呈現(xiàn)的52部作品全部來源于熱騰公益的志愿者們十年公益之路的一次成果總結與展現(xiàn),,是對關懷社會和關愛他人的大愛精神的倡導,,也是對黨和國家扶貧號召的積極響應,。

熱騰公益名譽理事長熱騰仁波切、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華環(huán)保聯(lián)合會主席孫曉華,、中國發(fā)改委新興產業(yè)中心主任王軍、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國,、西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參事暨著名畫家葉星生,、著名演員馬景濤以及堅持十年公益之路的志愿者、給與熱騰公益大力支持的社會各界人士近百人,,共同參加了影展開幕式,,

熱騰公益名譽理事長熱騰仁波切接受媒體采訪

開幕式上,熱騰公益名譽理事長熱騰仁波切首先代表基金會上臺致辭,。在熱騰仁波切看來,,這次影展是一個公益人獻給祖國母親70年華誕的一份禮物,是交給祖國母親的一份成績,。通過影展,,我們可以看到藏區(qū)十年來的變化。同時,,在志愿者和愛心人士十年奔赴玉樹的公益旅途中,,有很多感動和溫暖留存心間,而影像是和他人分享這種內心感受最好的方式,。仁波切說,,慈善不僅是捐一份錢捐一份物資,慈善是一種內心的感動,。希望這些影像,,能傳遞這份慈善的感動,讓更多人能參與到公益的隊伍中來,。

全國政協(xié)委員,、中華環(huán)保聯(lián)合會主席孫曉華說,這次影展是對黨中央“扶貧攻堅”號召的積極響應,。建國70周年,,脫貧致富、讓人們過上幸福美好的生活,,是黨和國家以及習總書記一直以來的心愿,。此次攝影可以展現(xiàn)國家和社會多年來的扶貧歷程,影像中藏區(qū)人民的笑容,,孩子們的笑臉讓人們看到扶貧工作實實在在的成績,。

中國發(fā)改委新興產業(yè)中心主任王軍在致辭中,熱情地贊揚了熱騰公益的參與者和支持者的努力和無私付出,,在公益旅程中志愿者們所展現(xiàn)出的善良,、真情是我們整個社會所需要的,。

中國文化藝術發(fā)展促進會副會長兼秘書長王建國,在致辭中表達了對這次活動的熱烈祝賀,,并衷心希望這樣的愛心活動能感染到更多人,,讓國家充滿希望,讓社會充滿美好,。

著名演員馬景濤也是熱騰公益“感恩之旅”的參與者之一,他曾帶著孩子隨著感恩之旅來到了海拔4500米高原,,探望那里的貧困老人們,。他說,在旅途中,,他驚喜于自己的孩子對他人的關愛和對祖國的熱愛,。他非常感恩可以和大家一起通過這個影展,表達對祖國70周年生日的祝賀,。

西藏自治區(qū)人民政府參事暨著名畫家葉星生為慶賀影展開幕,,特地帶來了一份珍貴的禮物——人民大會堂壁畫《扎西德勒》的限量版衍生畫卷。他說,,這次影展的作品真實地體現(xiàn)了雪域藏區(qū)的風土人情和藏區(qū)人民的精神風貌,。熱騰公益的事業(yè)都是在黨和國家,全社會的關懷支持下,,得以完成,,盡管過程充滿艱辛,但是大家臉上的笑容流露出了內心的滿足,。

各位嘉賓在致辭之后,,與熱騰公益名譽理事長熱騰仁波切一起為影展進行了剪彩,并為此次入圍影展的15位攝影師頒發(fā)了榮譽證書,。

開幕式上還出現(xiàn)了令人感動的一幕,,入圍影展的15位攝影師在影展開幕前夕共同決定,將所有入圍作品的著作權無償贈與熱騰公益基金會,,希望這些記錄下愛心瞬間的攝影作品在影展之后,,能在社會公益事業(yè)中繼續(xù)發(fā)揮作用,向更多的人們傳遞愛心,。開幕式現(xiàn)場,,熱騰公益的副理事長張雪鳳女士上臺,接受了15位攝影師的聯(lián)名著作權贈與函,。

陶行知教育基金會秘書長,、中國書畫收藏家協(xié)會理事劉大瑋先生,將自己親手書寫的《金剛經(jīng)》在開幕式上贈與了熱騰基金會,,基金會名譽理事長熱騰仁波切上臺接受了捐贈,。

在開幕式后,,嘉賓和現(xiàn)場所有受邀來賓一起參觀了影展??粗跋裰杏駱洳貐^(qū)孩子們的純真笑臉和和老人們滄桑的面龐,,志愿者和愛心伙伴們深深感到,在未來還要更加努力,,盡己所能幫助更多的需要幫助的人們,。也希望更多的人們能加入到公益事業(yè)中來,讓這個世界和每個人的內心被真情所充滿,,多一些愛和溫暖,。 (圖文:杜海義)

[責任編輯:蔚楠]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