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中的古人風雅:飲酒賞荷 暑月游船

  來源:中新網(wǎng)上官云2019-07-2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如諺語所說,,大暑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便是“極熱”,,所以,,此時的民俗也多圍繞“消夏”進行,比如喝綠豆粥、吃鳳梨等等。在古代,人們把大暑過得頗為風雅,,還會到郊外游玩避暑、乘船賞荷花等等

大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接下來的節(jié)氣是立秋。就北半球而言,,大暑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到來,。

“小暑不算熱,大暑正伏天”如諺語所說,,大暑給人們的第一印象便是“極熱”,,所以,此時的民俗也多圍繞“消夏”進行,,比如喝綠豆粥,、吃鳳梨等等。在古代,,人們把大暑過得頗為風雅,,還會到郊外游玩避暑、乘船賞荷花等等,。

大暑,,夏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

大暑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是夏季的最后一個節(jié)氣,,接下來的節(jié)氣是立秋,。就北半球而言,大暑在每年7月22-24日之間到來,。

最早記載大暑的是《逸周書·周月解》。該書中明確指出,,“夏三月中氣,,小滿、夏至,、大暑”,。據(jù)民俗專家蕭放稱,二十四節(jié)氣系統(tǒng)至周秦時期應已出現(xiàn),,漢代劉安主持編撰的《淮南子》有二十四節(jié)氣的完整記載,,大暑就在其中。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解釋:“暑,熱也,,就熱之中分為大小,,月初為小,月中為大,,今則熱氣猶大也,。”所以,,大暑節(jié)氣比小暑時天氣更熱,。

一般認為,太陽到達黃經(jīng)120°為大暑,,此時恰好在“中伏”前后,,全國大部分地區(qū)進入一年中最熱的時候,也是喜溫作物生長最快的時期,。

大暑時雷陣雨天氣很多,。有句諺語說:“東閃無半滴,西閃走不及”意思指在夏天的午后,,閃電如果出現(xiàn)在東方,,雨不會下到這里;若閃電出現(xiàn)的西方,,則雨勢很快就會到來,,想躲避都來不及。

舌尖美食:吃仙草,、喝暑羊

夏季的農(nóng)活繁多,,但人們沒有忘記大暑,各種有趣的民俗活動中寄托著對生活的美好希望,。

比如,,人們會選擇吃一些涼性食物消暑。廣東很多地方在大暑時節(jié)有“吃仙草”的習俗,。仙草又名涼粉草,、仙人草,莖葉曬干后可以做成“燒仙草”,,清甜可口,。

山東南部地區(qū)則有在大暑到來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湯)的習俗。有說法稱,,暑天人體內(nèi)積熱,,此時喝羊湯,還有辣椒油,、蒜等配料,,出汗可帶走五臟積熱,、排出毒素,對健康頗有益處,。

潮濕悶熱的天氣極容易“苦夏”,,不思飲食,人們講究“貼伏膘”,。此時,,北方人習慣吃面條、餃子等食物,,早年間北京還有藥鋪施舍一些“十滴水”之類的藥品,,緩解人們的頭疼腦熱。

暑日里的風雅:飲酒賞荷 暑月游船

大暑雖熱,,古人們也自有降溫妙招,。

民俗專家蕭放說,古代有伏日頒冰的儀式,,唐宋至明清帝都京師,,入夏即有皇家賜冰之舉。宋代朝廷從初伏日開始,,“每日賜近臣冰,,人四匣”。明代還會在立夏日,,賜冰給文武大臣,。明代文學家鐘惺《夏冰》即是對此事的記載。

彼時,,在京城有敲擊冰盞,、沿街叫賣涼冰的小販,直到清代仍存,。蕭放介紹,,史料描述道“清冷可聽,亦太平之音響也”,。

臨水觀賞荷花,,亦是古人消暑的好選擇??崾钪?,荷花綻放,人們會攜上家人或三五好友出門賞荷,,喝酒聚會。據(jù)說,,北京什剎?!昂苫ㄗ钍ⅰ?,舊時每至六月,士女云集,。而杭州西湖自唐代以后開始種植青蓮,,文人雅士暑日則泛舟其上。

“暑月游船也是舊時民俗之一,。過去,,南京人在大暑前后乘船夜游秦淮,‘呼茗清談’,,賞月觀景,,沿岸風光無限?!笔挿耪f,。

(編輯:李月)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