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來源:賦聲傳媒2019-04-1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為何一個普通的電器修理工會被南昌各大媒體爭相報道,?甚至連學校,、社區(qū)都要邀請他做宣講,?

今天我們邀請了中國好人、南昌市道德模范-范圣高先生做客賦聲傳媒,,讓我們一起來聽聽這位小人物的大情懷,。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70年代丨一碗豬蹄給11歲少年帶來的影響力

在和范師傅的交流過程中我了解到在他11歲的時候,一次放學回家的路上,,他突然看到不遠的水庫里隱隱約約有人不斷撲騰,,很不對勁,他走近一看原來是有人溺水了,,當時還是冬天,,棉襖一脫,就毫不猶豫的跳進水里,,寒冷的水他患上了重感冒,,家境貧窮的他只有一套衣服,濕了就不能出門,,范母坐在火盆旁幫他一點點烤干,,在那個物資貧乏的年代是沒有肉吃的,后來那個被他從水里拯救的人為了感謝他的救命之恩給他送來了一碗豬蹄,,老師同學知道了也紛紛給他帶來關(guān)愛,,開全校表彰大會,頒發(fā)了獎狀,,贊美他是小雷鋒,,70年代很提倡學習雷鋒精神,幫助別人是很光榮的事情,,這件事讓范師傅心里那顆慈善的種子發(fā)芽了

90年代丨被冷漠對待的一顆赤子之心

我問范師傅,,您做了一輩子好事,難道就沒有做好事反被誤解的時候,?范師傅便和我回憶說:有一個女的當時騎自行車經(jīng)過他家門口,,突然她的自行車前輪鋼絲斷了,她也被鋼絲穿過了鼻孔,,留了一地的血,,范師傅急忙撥打120,等120趕到,,卻要求他交付醫(yī)藥費,,他辯解人不是他弄傷的,卻被扣留在哪里,,事后朋友也不解他的多管閑事,,又不是你的家人你救什么還要你出錢。面對這些不解和嘲笑他只能選擇默默忍受

20世紀 00年代丨如果能有更多的人站出來

2007 年 7 月,,范師傅在經(jīng)過民德路與八一大道交界地下通道時看到一個小偷在像一個婦女的口袋伸手,,他不假思索地厲聲喝道 :“有小偷,小偷要偷包!”在他的提醒下,,中年女子急忙轉(zhuǎn)身把包護到身前,。小偷又慌又氣,快步走上前,,想奪走女子的包,,在這危機時刻,范圣高挺身而出,,在和小偷搏斗的時候被連捅幾刀,,身受重傷的范圣高當場昏倒過去。等他醒來的時候,,人已經(jīng)躺在醫(yī)院,。如今,只要是天氣變化,,他的傷口仍會劇痛,。

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事后范師傅和我訴說這件事的時候也提起那時人們都不信仰雷鋒精神,大家都事不關(guān)己高高掛起,,如果當時能有多幾個人站出來,,或許那個小偷也不敢那么囂張,他也不會受傷那么嚴重,。

圖為范師傅身側(cè)受傷的一小部分

就是這樣一雙手

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燃燒自己奉獻他人

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01

圖為受訪的范師傅

就在前幾天范師傅還幫助了一個倒地的老人

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在蘇圃路和疊山路交叉的路口,,6點多的時候,有一位老人被電動車壓倒在地,,幾分鐘過去了都沒有人敢扶,,怕被訛詐,當時他覺得別人怕,,我不怕,,后來在他的感動下其他路人也紛紛加入了援救行列當中。

“各位領(lǐng)導早上好!真不好意思,,這打擾你,。我很感謝你們支持,我在26日能讓老人不再受傷,,別人怕,,我不怕也是我們領(lǐng)導給我培養(yǎng)及鼓勵膽量,說句實在話,,當時不止18個路人,,老人已發(fā)出了救我命的微若聲音。冷漠無助,。萬一再車碾壓受傷老人可能再也無法站起來,,交通也會一尺糊涂。那個真的現(xiàn)再版廣東小悅悅事。有多大不良影響,。為弘揚拒絕冷漠,弘揚見義勇為……”事后范師傅如是說道,。

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60歲的他還在發(fā)揚夕陽紅精神,,經(jīng)常幫助社區(qū)里的孤寡老人免費修理電器,一聽說我們的冰箱壞了范師傅就馬上拿出工具修理起來,。

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訪談結(jié)束后,,范師傅和我說了一段話:現(xiàn)在國家強盛給了大家更多的安全感,經(jīng)濟條件也更好了,,雷鋒精神卻落伍了,,希望更小的那些90后00后不要貪圖享樂,我們作為英雄城的市民應該更有責任感和擔當,,我們要一起行動起來,,讓世界充滿愛。

(編輯:守城)


我們身邊的好人-范圣高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quán)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shù)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