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種方法巧用鹽,讓你遠離鼻炎,、緩解疼痛,、皮膚光潔

  來源:家庭醫(yī)藥雜志2019-01-30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我們的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鹽,但你是否知道鹽除了可以調(diào)味,,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

我們的一日三餐都少不了鹽,,但你是否知道鹽除了可以調(diào)味,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用于

1. 過敏性鼻炎:淡鹽水洗鼻

過敏性鼻炎是一種由于吸入過敏原而導致的免疫性疾病,,在癥狀不是很嚴重又不想總是用藥物控制的情況下,用淡鹽水或者生理鹽水洗鼻是一個不錯的選擇,。通過使用沖鼻器和鹽水沖洗局部鼻腔,,將鼻腔黏膜上沉淀和附著的過敏原排出,可一定程度緩解過敏性癥狀,。

t012f9b007e719a6727.jpg?size=640<em></em>x554

沖鼻器及其用法

做法:首選已經(jīng)制好的生理鹽水,,無菌、濃度精確,,而且便宜,,在不方便的情況下自制淡鹽水也可以,但注意一定要選用無碘鹽,,1000毫升的溫水(37℃)中添加9克鹽即可,。

大家若是覺得溫度難以把控,可以使用鹽水測溫帖,,可以幫助你方便快捷地把控鹽水的溫度,。

5種方法巧用鹽,讓你遠離鼻炎、緩解疼痛,、皮膚光潔

鹽水測溫帖

2. 咽喉痛,、牙齦腫痛:溫鹽水漱口

大家應該都遇到過咽喉痛、牙齦腫痛的難受時刻吧,?此時真的是說話難受、吃東西也沒心情,。其實,,這些疼痛巧妙地使用溫鹽水是可以有效緩解的。

方法是:當你出現(xiàn)輕度的咽喉痛,、智齒痛,、牙齦腫痛等軟組織炎癥時,可以用溫鹽水漱口,、漱喉,。每次大約10秒鐘,每天3~6次,,漱完后不要咽下,、直接吐出。

t010db279f8e4caf10f.jpg?size=500<em></em>x562

這樣做的原理在于溫鹽水能在口腔中制造出一個短時間的高鹽屏障,,有消腫,、抗炎、 抗菌的作用,,能暫時緩解疼痛,。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調(diào)制鹽水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濃度不能過高,用1/4~1/2茶匙的鹽,,溶解到一 杯約240毫升的溫水中就剛剛好了,。(240ml,差不多是常見玻璃杯的容量)

t01bc4981adc590eab3.jpg?size=411x512

240ml玻璃杯

3. 緩解疼痛:粗鹽熱敷

對于因為受寒或者血淤而引起的痛經(jīng)或其他部位的疼痛,,用粗鹽熱敷能加速局部血液循環(huán),,起到很好的散寒鎮(zhèn)痛、活血化淤的作用,。

做法:用大粒粗鹽放入干凈的鍋中炒熱,,裝入棉布袋中后熱敷在疼痛部位,注意溫度不能太高,,否則容易燙傷皮膚,。

若是沒有時間制作的人們,可以考慮直接購買粗鹽熱敷包,,這些熱敷包中含有高品質(zhì)的大粒粗鹽,,還能根據(jù)自身需求,調(diào)節(jié)溫度,把熱敷包敷在不同的位置,,腰腿膝蓋疼痛,、身有寒氣的女性朋友,必備,。

t01cffefa95991f57d0.jpg?size=640<em></em>x387
t010fe8dcacd15eb5d2.jpg?size=640<em></em>x694
t01f4d33e89a95a2e68.jpg?size=640<em></em>x610

電商平臺上可購買到熱敷包

4. 腹瀉時補液:喝糖鹽水

如果腹瀉次數(shù)多又沒有胃口吃東西,, 大量消化液的丟失不僅會消耗體內(nèi)的水分和能量,還可能導致低鈉,、低鉀等電解質(zhì)紊亂,,此時可以喝點糖鹽水避免脫水。

做法:500毫升溫開水兌1.75克鹽和10克葡萄糖粉,。

t012eaef3e1073c81d3.jpg?size=264x266

提醒:因為自己配置的濃度比例通常不夠精準,,且配方中缺乏鉀離子和碳酸氫鈉,若小兒腹瀉或者腹瀉非常嚴重時,,應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5. 美容潔膚:鹽敷臉上按摩

鹽有清潔皮膚、改善粗糙皮膚的作用,,油脂分泌旺盛的人不妨試試,。

做法:用溫水洗完臉后,用水沾濕少許鹽敷在臉上,,輕柔按摩數(shù)分鐘后再沖洗干凈,,鹽能去除部分毛孔中積聚的油脂和污垢,使皮膚變得光潔平滑,。

t01135b1142cc30c6a7.jpg?size=640<em></em>x427

注意:清潔時注意避開眼部周圍皮膚,,清潔頻率不能太高, 每周1次即可,。

(編輯:愛娣)



5種方法巧用鹽,,讓你遠離鼻炎、緩解疼痛,、皮膚光潔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quán)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shù)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