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 讓孩子保留一顆詩心
在規(guī)范化教學的同時,,依然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生長的天空,不要過早地給他們套上枷鎖,,讓他們能以“赤子之心”面對世界,。
“有本事沖我來,,別在家長會上嚇唬我爸!”這不是一名頑劣少年在說粗話,,而是一句表達孩子真情實感的詩,。這些天,網(wǎng)上流傳一組富有童真,、童趣的詩,,很多人看完后感慨:我們的寫作水平,可能連小學生都不如了,!
這組孩子的詩確實驚艷,。比如一個7歲小朋友寫的:“燈把黑夜/燙了一個洞”。這個“燙”字用得多好,,不禁讓人想到王安石寫“春風又綠江南岸”時推敲“綠”字的故事,。一個8歲的小朋友寫道:“春天來了/我去小溪邊砸冰/把春天砸得頭破血流/直淌眼淚/到了花開的時候/它就把那些事兒忘了/真正原諒了我”。雖然還很稚嫩,,但又多么富有哲理,。
記得一年中秋過后,我家剛上幼兒園的孩子看著天上的彎月說:中秋的時候,,月餅吃多了,,月亮長胖了;月餅吃多了,,現(xiàn)在生病了,,月亮變瘦了??吹健霸掠袌A缺”,,聯(lián)想到健康生病,這種邏輯只有孩子能想到,。
這些孩子年紀尚小,,大多剛上小學,有的還在上幼兒園,,他們認識的字不多,,沒有基本的文化積淀,更不要說經(jīng)過專門的詩歌訓練,。正因為如此,,他們的詩有著一種簡單、直接,、動人的力量,。其實,詩歌出現(xiàn)之始,就是對人們最直接觀察與思考的記錄,。
很難說這些孩子長大之后還有多少人保留寫詩的習慣,,更難說會有幾個人成為詩人。蕓蕓眾生,,自是不可能人人都成為詩人,,也沒有必要人人都成為詩人。但是,,不能成為詩人,,卻可以擁有詩一樣的心靈。詩人荷爾德林有一句詩,,“人,,詩意的棲居在大地之上”,因為哲學家海德格爾的借用并賦予其哲學內涵而廣為人知,。能不能實現(xiàn)“詩意地棲居”,,外部環(huán)境是重要的,更重要的還是在于能不能擁有一顆“詩心”,。
在每個人成長的路上,,都曾經(jīng)有過“詩心”,只是走著走著,,后來走丟了,。所以高曉松一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苛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才會引起那么多的共鳴,。這也正是我們想問的,現(xiàn)在這群引起驚艷的孩子,,再過十年二十年后,,還會有多少人保持“詩心”?如果他們興趣來了再寫一首詩,,還會像現(xiàn)在這樣有著觸及人心的美嗎,?
這里,不是向現(xiàn)代教育叫板,。教育有其自身規(guī)律,,經(jīng)過這么多的探索,也形成了一些共識,。包括現(xiàn)行的語文教育,,依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與必要性。這里更多是在提醒,,在規(guī)范化教學的同時,,依然應該給孩子提供一個自由生長的天空,,不要過早地給他們套上枷鎖,讓他們能以“赤子之心”面對世界,。
不奢望所有人都成為詩人,但所有人都應該留有一顆“詩心”,。當然,,能不能存有一顆“詩心”也有社會的問題,有時社會的堅硬與復雜讓人們不再心靈柔軟,。不管如何,,現(xiàn)代教育應該呵護孩子的“詩心”。
(編輯:愛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