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后大學生航拍“千里江山圖” 喚起年輕人文化認同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中國青年網王磊 王海涵2022-08-29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渺,。日前,,一條拍攝于安徽六安舒城縣的風景視頻發(fā)布后迅速走紅,一周內全網累計曝光點擊量達3億,,被近百家媒體轉載,。“云霧繚繞,,山勢綿亙。猶如

峰巒起伏綿延,,江河煙波浩渺,。日前,一條拍攝于安徽六安舒城縣的風景視頻發(fā)布后迅速走紅,,一周內全網累計曝光點擊量達3億,,被近百家媒體轉載?!霸旗F繚繞,,山勢綿亙。猶如一幅青綠山水的《千里江山圖》”有媒體對該視頻如是評價,。

拍攝者是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00后本科生郭昊,。一個月前,他在黃山市黟縣參加暑期社會實踐時創(chuàng)作的《清晨宏村》短視頻就已成功“出圈”,,被多家媒體轉載,,讓網民看到宏村這一世界文化遺產的別樣景觀。

大學讀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的他喜歡用航拍攝影的方式記錄生活,。在他心中,,憑專業(yè)能力為家鄉(xiāng)文旅宣傳作貢獻,是一件幸福的事,。讓家鄉(xiāng)美景進入更多人的視線,,也是他一直以來的夢想。

高中時看了央視《航拍中國》紀錄片后,,郭昊對祖國的大好河山充滿向往,,也對無人機航拍產生濃厚興趣。高考后的暑假,,在父母支持下,,他入手了人生第一臺無人機,。他將空閑時間全部用于拍攝和剪輯,帶著好奇心到處轉悠,,邊走邊拍,。每到一處地點,他都會思考,,如果自己是紀錄片導演,,會怎么從空中視角拍攝家鄉(xiāng)景物。

大學期間,,郭昊一直想拍有創(chuàng)意的好作品,。他覺得首先要思考作品內容定位問題,同質化的作品彰顯不出特色,,會導致觀眾審美疲勞,。蕪湖城市并不大,卻有著許多航拍愛好者,。相較于經常來往各地取材的職業(yè)航拍博主,,校園生活經歷卻成為他的優(yōu)勢。

今年3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校園封閉管理,,他所航拍的一則以校園春景為主題的視頻引起了全校師生的轉發(fā)與點贊,另一條校園廣場舞的航拍視頻在他的抖音賬號播放量甚至突破1000萬,,從高空俯視,,操場上的學生圍成不同隊形唱跳,傳遞了師生樂觀抗疫的精神,,也展現(xiàn)了年輕人該有的活力和朝氣,。

與其說這次黃山宏村拍攝的視頻是意外出圈,不如說是“籌劃已久”,。在宏村暑期實踐期間,,郭昊制定了6天“拍攝計劃”,前兩天研究宏村的地理位置和歷史文化,,后4天通過無人機的不斷起降觀察拍攝角度,。他了解到,宏村村落的南部有一處規(guī)模較大的湖水,,西北部和東北部則有山脈,。此外,清晨,,往往水域大的地方容易起霧,。

最終,他將宏村南部湖面確定為“絕佳拍攝點”,,7月10日清晨,,卡在日出時的5點30分,,郭昊按下操縱按鈕,終于拍出自己滿意的和諧畫卷——薄霧籠罩下的古村落魅力十足,。

宏村的視頻“出圈”后,,他就一直醞釀回家鄉(xiāng)拍個“大片”。7月11日回到舒城縣后,,他每天背上無人機在附近到處跑,,“千里江山圖”就是他花20多天“跑”出來的作品。

當時,,郭昊通過地圖軟件以及無人機機位觀察,,發(fā)現(xiàn)了家鄉(xiāng)所在的舒城縣湯池鎮(zhèn)恰好位于大別山山脈東部衍生的起始位置。同時,,湯池鎮(zhèn)地處國家5A級風景區(qū)萬佛湖的東部,,而在湯池鎮(zhèn)的倒淌河附近觀察萬佛湖方向,經常會看到云霧繚繞,、山勢綿亙的畫面,。

但是,并不是每一個時間點都可以拍出“千里江山”的感覺和氣勢,。他曾在不同的天氣、不同的時間點進行觀察和取景,,前后一共拍攝過10多次,,但效果始終欠佳。

8月10日傍晚6點30分左右,,郭昊帶著無人機再次出發(fā),。起初,他并不覺得這次拍攝和之前有何不同,,但是當無人機起飛升高,,從100米一直到500米時,一幅令他終生難忘的絕美畫面出現(xiàn)了,!“美好的事物往往出現(xiàn)在一瞬間,,我想著,一定要抓住這‘天時地利人和’的時間點,?!彼貞洝?

在前幾次的機位觀察中,,郭昊對這幾個機位已經很熟悉了,。因此,經過15分鐘取景,,他終于拍下了心目中這個夏天最美的“千里江山圖”,。

視頻中,,傍晚的山巒和湖水相映生輝,水天一色,,仿佛一幅活動的中國畫,。不少網友看完視頻感嘆:“原來千里江山圖不是寫意,而是寫實,?!?

最讓他感動的是,評論區(qū)有很多90后和00后的留言,,還有不少IP地址在國外的留學生也發(fā)出了對祖國壯麗山河的贊美,。

安徽師范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網絡與新媒體專業(yè)主任林燕經常關注學生的攝影作品。她覺得,,郭昊兩部作品“出圈”傳播并非偶然,,背后有兩點重要原因,一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地域美景本身的吸引力,,喚起了年輕一代對于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大好河山的認同和熱愛,,這是文化自信的體現(xiàn)。

此外,,越來越多年輕學子巧妙運用所學技能,,在新媒體技術加持下發(fā)揮創(chuàng)意,表達他們獨特的審美想法,,用更新潮的拍攝方式和傳播渠道來弘揚文化,。“他們在實踐中磨煉專業(yè)水準,,這也是學校教師非常樂于看到的趨勢,。”林燕分析,。

“通過一幀幀畫面影響更多人,,讓他們知曉,華夏有如此大好河山,,年輕人更要挺起脊梁,,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惫徽J為,,這是拍攝好作品的意義所在。

近兩年的航拍嘗試讓郭昊的優(yōu)質作品逐漸多了起來,,他也在蕪湖本地航拍圈里積累了一定名氣,,萌發(fā)了打造屬于自己的航拍攝影展的想法。

“從業(yè)余走向專業(yè),可能有些異想天開,,但是沒關系,,熱愛是支撐我走下去的動力?!惫蛔罾硐氲穆殬I(yè)就是進入媒體工作,,或者回到學校任教,將這份熱愛傳遞給更多人,。

(編輯:映雪)



00后大學生航拍“千里江山圖” 喚起年輕人文化認同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