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改造老人的家才能適合老人家,?

  來源:人民網(wǎng)-人民日報海外版王美華2022-07-08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安享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個家庭的關切。如何從整體上打造對老年人友好的居家環(huán)境?如何讓老年人居住得更加安全,、方便和舒心,?近日,,清華大學建

安享幸福美滿的晚年生活,,是每位老年人的期盼,,也是每個家庭的關切。

如何從整體上打造對老年人友好的居家環(huán)境,?如何讓老年人居住得更加安全、方便和舒心,?近日,,清華大學建筑學院周燕珉教授分享了她對居家適老化設計,、改造的經(jīng)驗與心得。

居家改造,,理解老人是關鍵

記者:居家適老化改造有多重要,?

周燕珉:目前我國已經(jīng)進入老齡化社會,整體上我國的養(yǎng)老模式呈“9073”的格局,,也就是有90%左右的老年人選擇居家養(yǎng)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qū)服務支持養(yǎng)老,3%的老年人入住機構養(yǎng)老,??梢姡蛹茵B(yǎng)老是我國老年人最主要的選擇,,而家庭環(huán)境作為居家養(yǎng)老的重要空間載體,,關乎老年人的安全健康和生活品質。隨著老人身體機能的退化,,熟悉的家里也會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不方便,,這就要求我們的家庭進行恰當?shù)倪m老化改造,為老年人創(chuàng)造一個安全,、便利的生活環(huán)境,。

記者:適老化改造重點要幫老年人解決什么問題?目前人們對適老化改造的認識有哪些有待提升之處,?

周燕珉:最重要的是跌倒問題,。在我國,跌倒是65歲及以上老年人因傷害死亡的首位原因,,嚴重影響老年人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也給家庭增加照護負擔。全國調(diào)查顯示,,老年人的跌倒有一半以上在家中發(fā)生,。老年人年齡越大,發(fā)生跌倒并因此受傷或死亡的風險越高,。

由于跌倒是老年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最多,、對身體影響最大的問題,為老年人的住宅進行設計和改造時,,要考慮如何最大限度地避免跌倒,,同時要考慮隨著高齡化,老年人身體,、心理變化所產(chǎn)生的進一步需求,。

許多年輕人還沒有經(jīng)歷衰老的過程,對適老化改造的必要性認識不足。其實,,居家適老化改造的關鍵在于理解,、關心老人,設身處地為老人著想,,提前預見老年人身體機能逐漸下降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從而采取相應措施解決問題。

居家適老化改造,,不能簡單地理解為就是在衛(wèi)生間安裝扶手,、鋪設防滑地墊,而是要真正解決老年人面臨的具體問題,,不放過每一個細節(jié),。比如,要解決老年人夜間如何獨立上廁所的問題,,需要考慮一系列環(huán)節(jié):老人如何從床上起來,、如何方便地找到鞋子、如何順利走到廁所,、晚上有無合適的燈來照明,、到了廁所如何轉身、如何順利坐到馬桶上,、如何順利起身等,。真正看見老人生活中究竟面臨哪些不方便,才能有的放矢解決問題,。

大家知道老人一般比較節(jié)約,,往往不愿意子女為自己花錢,許多老年人也沒意識到跌倒對自己有多危險,。其實,,在預防跌倒這方面要舍得花錢、花心思,。子女們可以用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幫老年人排查家里的隱患,,比如過道不要堆放雜物,以免絆倒老人,,子女考慮得越周到細致,,越能幫老人降低跌倒的風險。

記者:什么時候適合進行適老化改造,?

周燕珉:總體來說,,希望在老年人75歲之前身體尚健康的時候完成居家適老化改造。如果覺得暫時不需要做太多,,也要建立適老化改造的理念,,在裝修或者設計家居時給日后的適老化改造,、加設物品部件留有余地。

“兩多兩勻”,,“四通一平”有講究

記者:適老化改造有哪些需要遵循的原則,?

周燕珉:老年人居家環(huán)境講究“兩多兩勻”“四通一平”?!皟啥鄡蓜颉笔侵竷Σ囟唷⑴_面多和光線勻,、溫度勻,。“四通”是指視線通,、聲音通,、路徑通和空氣通,“一平”即地面平,。

關于“兩多兩勻”,,需要特別提到廚房。要盡量使廚房的儲藏和臺面多一點,,方便老年人操作,。有些家庭會將微波爐掛在相對高的托架上,老年人操作時需要抬手向上夠取,,而老年人因看不見食物加熱的狀態(tài),、反應速度又慢,在將滾燙的飯菜取出時,,很容易失手發(fā)生燙傷等危險,。從這個角度來說,放在低柜上比放在高處更適合老年人,。有些家庭因為臺面不夠用,,有時會將家電臨時放在地上,這就增加了絆倒老人的風險,。因此,,即使臺面的寬度窄一點,也要盡可能多地在家居中增加臺面,,使老年人操作更方便,、更安全。

關于“四通”,,首先是視線通,。老年人居家時容易對突然發(fā)出的聲音敏感,有聲音時總想看看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如果家居中視線是被遮擋的,,就會給老年人的“一探究竟”設置障礙,,增加跌倒概率。例如,,我家進行適老化改造時在客廳安裝了一面鏡子,,這樣我的母親坐在客廳沙發(fā)上通過鏡子就可以輕松地看到門廳。當有人進門時,,我母親不用起身,、通過鏡子就能看到誰回家了。這種視線上的通暢,,對老年人的身心來說是非常友好的,。另外建議有條件的家庭將廚房對著起居室餐廳的墻面換成玻璃,這樣在廚房做飯的子女可以通過玻璃隨時觀察到父母的狀態(tài),,在父母需要時可隨時照應,。另外,老年人大多喜歡看電視,,建議調(diào)整好沙發(fā)餐桌位置,,這樣子女用餐時可以與父母一起聊幾句日常或者電視內(nèi)容,,既不耽誤吃飯,,也不耽誤老年人看電視,全家其樂融融,,可以很好地照應到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第二是聲音通,指家庭成員之間可以比較方便地互相聽見,。比如老年人在一個房間需要子女時,,只要喊一聲,子女可以迅速判斷父母的位置并且及時過去,。如果您正在為父母選擇養(yǎng)老的住房,,建議房子的面積不宜過大,老人住的房間不要在深處,。因為太大的房子打掃起來費勁,,在深處的房間于聲音傳導不利,突發(fā)情況時會造成應對不及時的狀況,。

第三是路徑通,,就是老年人在家里行走時最好不要有小坎,如地毯卷邊,;地面上也不要有絆腳的東西,,要讓老年人行走起來特別順暢。

第四是空氣通,??諝馔▽夏耆艘卜浅V匾?。老年人外出的機會少,所以更需要家中空氣新鮮,、通風好,,這也是為什么大家選房子時更喜歡南北通透的房型。大部分老年人并不喜歡開空調(diào)的環(huán)境,,良好的通風不但會使溫度適宜,,也更符合老年人的生理需求。

“一平”就是地面平,、沒有高差,。家里有高差的地方,是老人最容易摔倒的地方,,比如臺階、樓梯,,大門下框,、陽臺或衛(wèi)生間的門檻等。年輕人可能覺得這種高度不算高,,老年人現(xiàn)在跨過去沒有問題,,但是可能有一天,老年人因為生病或年邁根本跨不過那點高度,?;蛞虿恍⌒哪_沒抬到位而絆倒,有可能發(fā)生意想不到的危險,,因此要盡量避免高度差,。

善用巧思,“小細節(jié)”改出“大幸?!?

記者:一般來說,,對住宅進行適老化改造時,主要有哪些細節(jié)需要注意,?

周燕珉:我們可以分不同的區(qū)域開展——

浴室:必要時在衛(wèi)生間馬桶,、浴缸、淋浴處加裝扶手,,便于老人起身時借力,。安裝扶手時要注意符合人體工學,高度和尺寸要根據(jù)老人的需要和身材來設定,。注意,,扶手并不是越多越好,這可能會給老人不好的心理暗示,。很多時候可以用適宜的家具來代替,,比如走廊可以用鞋柜,、薄柜來代替扶手的功能。淋浴處應放置防滑墊,,避免老人在洗澡時跌倒,。注意不能把淋浴區(qū)的水帶出衛(wèi)生間外,避免弄濕地面使老人滑倒,,可考慮在浴室門口設防滑地墊,。

床頭柜:床邊放一張寫字臺或者桌子,可能比床頭柜更適合老年人,。寫字臺的臺面較大,,可以方便放置藥品、水杯,、眼鏡,、臺燈等物品。而且寫字臺的高度適合老年人從床上起來時當做扶手助力,。

茶幾和沙發(fā):茶幾要選擇高一點,,低茶幾令老年人貓著腰拿取東西不太方便。茶幾的邊要圓,,方便老年人從茶幾邊上坐到沙發(fā)上,。沙發(fā)不要選特別軟、特別矮的,,沙發(fā)面要稍高并且稍硬,,方便老年人起身。

插座:不建議插座安排在桌面下,,老年人低頭彎腰容易發(fā)生危險,。建議把插座放在桌面上方。

開關:家中如果有坐輪椅的老年人,,要將開關設計在站姿和坐姿都容易控制的高度,。另外,如果有條件,,可以在老年人臥室或者門口設置雙控開關,,方便老年人睡前和出門時一鍵關閉所有的燈。

門把手:圓形球狀的門把手對老年人不太友好,,老年人手部旋轉力變?nèi)?,可能使不上勁。特別是在衛(wèi)生間或者廚房,,手上沾點水就轉不動這樣的門把手了,,而棍狀的門把手容易套住袖口或者包帶,存在安全隱患,。門把手(如下圖所示)可以選擇這種棍狀的末端又彎過去的,,既可以下壓開門,,還不容易套住袖口。

餐椅:餐椅有扶手可以方便老年人站起,。但是兩邊都有扶手,,前面有餐桌,對于老年人來說,,站起來也不是很方便,。可以選擇半扶手椅,,要起身的時候,,老年人先轉過來,把腿擱到側面來,,一手扶著桌子,、一手扶著椅子的扶手,就輕松地站起來了,。

夜燈:通向衛(wèi)生間的走廊要設置夜燈,,方便老年人起夜。

毛巾位置:老年人家中的地板上要盡量避免有水,,以免滑倒,因此擦手巾的位置要方便,,洗完手接著就能擦干,。

吊柜:吊柜較高,不宜過多,。老年人身高不夠時要踩高取物,,會增加跌倒概率。建議在吊柜下方增加中部柜或者掛鉤,、小架子之類的收納構件,。

總之,作為建筑師,,我們應該承擔起營造老年人宜居環(huán)境的責任,,為身邊的老年人也為未來的自己,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編輯:月兒)


怎樣改造老人的家才能適合老人家,?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