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七成受訪者有兩部及以上閑置手機
74.4%受訪者期待建立安全可靠的回收平臺
隨著手機更新迭代的速度加快,,不少年輕人手中都有多部閑置手機,。據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等2020年發(fā)布的《中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及綜合利用行業(yè)白皮書2019》顯示,我國2019年手機的理論報廢量約為2.89億臺,,重量約為5.78萬噸,。對于閑置手機,你會選擇回收處理嗎,?
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通過問卷網(wenjuan.com),,對2011名受訪者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9.3%的受訪者有兩部及以上閑置手機。59.4%的受訪者表示會將閑置手機留著當備用機,,44.9%受訪者會送給父母長輩使用,。對于手機回收,78.5%的受訪者擔心會泄露個人隱私,。74.4%的受訪者希望建立安全可靠的手機回收平臺,,以保障個人權益。
近七成受訪者有兩部及以上閑置手機
家住安徽蚌埠的80后青年李偉(化名)表示,,由于工作的關系,,會留一部手機備用,其他的手機則會留給父母使用,?!拔覔Q手機的頻率不是特別高,基本上一年半換一部?,F在手機質量都挺好的,,使用壽命很長,有的功能比較完好的手機就會留給父母?,F在有的手機還支持遠程協助,,父母不會操作時,我就能遠程幫他們操作,,比較方便”,。
95后的周非(化名)曾有兩部閑置的手機,一部給了家人,,另一部比較新的,,放到了某網站的回收平臺上,因為手機的保值率較高,,通過回收能有一筆不小的收入,,“跟我預期的價值差不多,,反正留在手里也沒什么用,不如出掉”,。
調查顯示,,59.4%的受訪者表示會將閑置手機留著當備用機,44.9%受訪者會送給父母長輩使用,,放到二手網站/回收網站上售賣的占28.7%,,置之不管的占25.8%。
78.5%受訪者擔心手機回收會泄露個人隱私
調查顯示,,超過半數的調查者對手機回收持謹慎態(tài)度,,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擔心手機回收會造成數據泄露,暴露隱私,,占到78.5%,。
“現在技術太發(fā)達了,即使是恢復出廠設置,,也很難保證個人信息不被泄露,。”90后張成(化名)說,,他寧愿手機閑著不用,,也不會把手機送去回收,“總擔心別人會找回我的數據,,另做他用”,。
有過手機回收經歷的周非介紹,現在手機回收需要先在網站上填寫手機的相關信息,,比如機型,、購買時間、新舊狀況等,,平臺會依據填寫的信息給出估值,,可以選擇寄送或上門回收?!拔彝ǔx擇回收員上門回收,,這樣能減少寄送環(huán)節(jié)可能出現的損毀。另外,,我會要求回收員當場將手機恢復出廠設置,,刪除個人信息”。不過,,周非覺得整個回收流程缺乏監(jiān)管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一般是由回收員現場檢驗手機的成色,以判定手機的價值,?!拔矣X得這樣判定太主觀了,,比如手機上有一小道細微的劃痕,完全不影響正常使用,,也會因此被扣掉100元,。我覺得手機價值單方面由回收人員說了算,這并不合理”,。
調查顯示,,除了擔心隱私泄露,還有55.8%的受訪者表示缺乏正規(guī)可靠的回收渠道,,46.7%的受訪者擔心回收價低于期望值,,37.5%的受訪者表示回收的手機去向不明,擔心破壞環(huán)境,。
調查中,,74.4%的受訪者期待建立安全可靠的回收平臺。
李偉表示,,現在大多數手機回收都是由商家開展的,是商業(yè)行為,,一切規(guī)則都由商家說了算,,是否安全也全靠商家的良心。有必要建立真正安全可靠的回收平臺,。
張成也認為現在手機回收的流程太不透明了,,“手機被回收后,會被如何處理根本不清楚,,是被翻新重新投入市場,,還是被拆解處理,都沒人知道”,。他認為,,有關部門需要對這一行為進行監(jiān)管,最好從源頭到流向都能及時對外公布,。手機作為電子產品,,有很多重金屬元件,處理不好會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巨大破壞,,所以監(jiān)管十分有必要,。
調查中,61.6%的受訪者希望建立完善的手機評估機制,,60.3%的受訪者期待提高手機數據處理的技術,,確保個人隱私安全,51.8%的受訪者期待完善回收流程,,形成可追溯鏈條,。
(編輯:映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