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向“國際茶日”系列活動致信表示熱烈祝賀?!吨袊曈^》帶您了解“國際茶日”,。
為什么設立“國際茶日”?
茶是世界三大飲品之一,,全球產茶國和地區(qū)達60多個,,飲茶人口超過20億,茶文化已成為全世界共同的精神財富,。2019年12月,,聯合國大會宣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以贊美茶葉的經濟,、社會和文化價值,,促進全球農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農業(yè)農村部部長韓長賦表示,,聯合國大會將每年5月21日確定為“國際茶日”,,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茶產業(yè)、茶文化的高度認可,,必將對推動茶產業(yè)發(fā)展和茶文化繁榮產生深遠影響,。今天,世界各地將舉辦豐富多彩的“國際茶日”活動,,中國活動以“茶和世界 共品共享”為主題,,設立茶扶貧、茶文化,、茶體驗,、茶消費、茶旅游等板塊,。在線上展示茶葉和茶文化,,動員更多公眾走近茶、認知茶,、品茗茶,。真誠歡迎各界朋友踴躍參與其中,,關注種茶者,樂做愛茶者,,成為茶產業(yè)發(fā)展,,茶文化交流的積極推動者。
韓長賦提出了三點倡議:一要狠抓質量,,堅持為民興茶,。二要引導消費,提倡健康飲茶,。三要擴大交流,踐行開放促茶,。
香飄世界的中國茶
中國是茶的故鄉(xiāng),,也茶文化發(fā)祥地。從古至今,,中國人世代種茶制茶,。以識茶為榮,飲茶為樂,,茶深深融入了中華民族的血脈,。千百年來,茶從中國出發(fā),,沿著茶馬古道和絲綢之路走向世界,,受到了各國人民喜愛。截至2019年底,,我國茶園面積約4500多萬畝,,茶葉年產量約280萬噸,分別占世界的60%和45%,,穩(wěn)居世界第一位,。
2019年我國茶葉出口量和出口額均創(chuàng)歷史新高。在我國茶葉十大出口省中,,浙江出口量和出口額居全國第一,,福建出口額出現31.58%的增長。貴州和湖北是出口增長最快的省,。
目前,,中國有15項經聯合國糧農組織認定的全球重要農業(yè)文化遺產系統(GIAHS),其中,,茶類遺產系統占有2項,;此外,在2019年中國農業(yè)農村部公布的36項第二批中國GIAHS預備名單中,,茶類遺產系統有6項,。
中國農業(yè)國際合作促進會茶產業(yè)委員會秘書長魏有表示,,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我國春茶生產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在農業(yè)農村部的堅強領導下,,茶產業(yè)不誤農時抓好采收、打通堵點全面復工,、創(chuàng)新方式促進產銷銜接,、強化監(jiān)督確保質量,正常生產和流通秩序逐步恢復,。習近平總書記為“國際茶日”致信,,為茶產業(yè)發(fā)展注入了“強心劑”,提振了茶農,、茶企的信心,。
茶產業(yè)未來前景如何?
茶,,是藝術,,是文化,是傳承,,也是數百萬人的生計,。隨著我國茶葉產量產值不斷上漲,出口量出口額不斷增加,,茶產業(yè)的未來發(fā)展前景具有巨大潛力,。聯合國糧農組織表示,“國際茶日”目的是推動茶產業(yè)的宣傳和進一步發(fā)展,,讓全球各國在慶?;顒又胁粌H把茶葉當成是一種商品,也要將其視作是一項遺產和小農生計的基礎,。
貴定云霧茶山采茶——茶之韻 王洪興/攝(貴州省網信辦供圖)
因茶致富,,因茶興業(yè)。4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陜西平利縣女媧鳳凰茶業(yè)現代示范園區(qū)考察調研,,察看茶園種植情況,與現場茶農親切交流,。習近平說:“因茶致富,,因茶興業(yè),能夠在這里脫貧奔小康,,做好這些事情,,把茶葉這個產業(yè)做好?!辈枞~作為重要的經濟作物,,是部分貧困家庭的主要謀生手段,,當前,茶產業(yè)已經成為我國精準扶貧計劃中的一項重要產業(yè),,做好茶產業(yè)扶貧對于提高當地茶農收入,,提高我國茶產業(yè)的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網上直播帶貨成潮流,。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9年間,我國茶葉線上規(guī)模市場保持快速增長的趨勢,。截至2019年,,茶葉線上市場規(guī)模達到235億元,相比于2018年,,增長了14.6%,。電商在茶企眼中成為一塊能夠越做越大的“蛋糕”。新冠肺炎疫情發(fā)生以來,,電商平臺的作用更加凸顯,為幫助茶企茶農紓解銷售難題,,淘寶,、京東、抖音,、拼多多等電商平臺紛紛發(fā)起抗疫助農活動,。隨著線上交易市場規(guī)模不斷增大,茶葉線上銷售將成為潮流,。
中式茶飲前景廣闊,。我國茶產業(yè)已形成全產業(yè)鏈,上游種植采摘,、中游生產加工,、下游銷售市場、以及向后延伸的市場,,如新式茶飲,。據調查,截至2018年,,中國現制飲品門店數達45萬余家,,中式茶飲市場規(guī)模達900億元。中國新式茶飲市場的興起,,標志著年輕一代消費者對茶葉的消費熱情正在不斷上漲,。茶企在開拓國際市場過程中,除了需要了解外國受眾的飲茶習慣,,針對出口國研發(fā)適銷對路的茶產品外,,更需要注重中國茶文化的推廣,。
(編輯:鑫果)
